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投资的利基

(2010-10-14 21:59:54)
标签:

利基(niche)

农夫

分类: 投资笔记

利基(Niche)这个词来源于法语。法国人信奉天主教,在建造房屋时,常常在外墙上凿出一个不大的神龛,以供放圣母玛丽亚。它虽然小,但边界清晰,洞里乾坤,因为后来被用来形容大市场中的缝隙市场。在英语里,它还有一个意思,是悬崖上的石缝,人们在登山时,常常要借助这些微小的缝隙作为支点,一点点向上攀登。20世纪 80年代,美国商学院的学者们开始将这一词引入市场营销领域。而中国台湾的工商业者将其翻译为“利基”利基市场,指向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逐渐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

那么,作为价值投资者,我的利基在哪里?彼得林奇用石料厂的例子来说明投资领域的利基市场。因为石料本身价格低廉,如果从其它市场开采石料,运输成本可能远高于石料本身的价格。所以,在一定的运输半径以内,石料厂就拥有了利基。就像那个神龛,虽然很小,但边界清晰,洞里乾坤。巴菲特很早就认识到了地区性报纸的利基价值。有些地方,刚好只能容纳一家报纸企业。当地的报纸企业已经在此处具备绝对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所以,很少有其它报纸愿意加入竞争,因为就算进入成功,两家报纸共存的结果也是双输。

 

我想讨论的是,我们在投资市场上的利基是什么?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利基市场?众所周知,市场参与者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相对散户具有研究优势,信息优势,分析设备和资金优势。等等。面对这样的对手,个人投资者的利基在哪里?农夫总结为十六个字:另辟蹊径,避生就熟,扬长避短,老马识途。

 

一,另辟蹊径从规模上看。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的规模,一般不会去研究中小企业。因为研究本身是一种成本。以真维斯为例,该股市值几十亿,但绝大部分股本掌握在杨氏家族手里,市场上流通的股票极其有限,每天交易额只有百万上下,偶尔甚至只有几十万。这种企业,机构投资者是没有兴趣介入的,也无法介入。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边界。在这个边界内,优秀的个人投资者可以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

 

二,避生就熟。从能力圈看。如果你对某个行业特别熟悉,比如你是某行业的从业者。那么,相对而言,你掌握的信息和市场气候就比别人多。你能更切身的体会到这个行业的细微变化,冷暖先知。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再厉害,也很难达到业内人士那么熟悉。所以,只要你坚持在自己的熟悉行业寻找机会,你的利基就出现了。

 

三,扬长避短。从个人知识结构来看。任何知识都有一个专业和广博之分。机构投资者涉猎的范围很广,不太可能专注于一两个领域。而作为个人,你可以在某个领域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深化。从而在知识上形成一个壁垒,让机构的分析员很难达到你的高度。

 

四,老马识途。从行业角度看。这个和知识结构是一个道理。你可以把你的分析圈子锁定在某个行业。比如消费类,比如化工类,比如航空类,比如科技类,比如资源类。。。你甚至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细分。比如你只关注航空类的机场股票,比如你只关注科技累的电信板块,比如你只关注消费类的方便面,比如你只关注资源类的煤炭板块。。。你的焦点越集中,你的精力就越集中,你的知识优势也就越集中。

 

。。。

 

另辟蹊径,避生就熟,扬长避短,老马识途。整体上说,个人投资者的利基战略就是一种集中战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红利再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