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夜宴》的剧本,发觉还是与拍摄成品的电影有所出入的,以下我所讲的关于《夜宴》影片的评论,皆以《夜宴》剧本为对照。
这部影片的亮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对话的细节描写十分得当,人物性格符号鲜明。其中典型的是关于婉后的人物性格描写,开篇第一句台词“你撑不起它!”中的“你”字运用得就恰到好处,她没有直接称“皇上”,而是称“你”,体现出婉后对厉帝的厌恶。厉帝回话道,“对朕不要说你,叫皇上。明白吗?嫂嫂!”中“嫂嫂”一词是对婉后的一种挑衅与警告。讲到这里,剧本中关于婉后人物性格的变化过程就不得不谈了,剧本的第十三节,当厉帝为婉后按摩时,婉后说:“叔叔真会伺候女人!”这当中,绝不仅仅是一句对厉帝的赞赏,而是在利用机会试探厉帝,当厉帝说“有了嫂嫂,我还要江山做甚?”,婉后抓住机会马上说:“那,叔叔让出皇位,我随你归隐林泉,如何?”整个这段剧情是婉后复杂心理的深刻写照,先帝是英明的君主,如果他愿意便雄姿英发,这其中有一个感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起初是婉后嫁给先帝时对无鸾的愧疚,后来是迫嫁给厉帝后对先帝和无鸾的愧疚,所以她这样说;还有一点就是对无鸾的失望和对厉帝的痛恨,导致婉后心理上的绝望之余渴望最后的反扑,这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女性。她的淫荡的背后决不仅仅是可耻。这段最后一句婉后的话,“怎么,你不洗洗吗?皇上!”从开头的“你”到“皇上”是婉后的勇气,是她的忍辱负重,而这唯一的筹码是对无鸾的爱。又如剧本第二十到第二十三节关于裴洪的剧情,裴洪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铁杆的奴才,是奴才里的圣人,他不惧权阿贵,是条响当当的硬汉子,但却被无情地杖毙庭下,他的意义何在?何以正人君子不得善终?商鞅变法终被车裂,难道是他的变法不够成功?不是。裴洪直谏岂是不对?也不是。裴洪死了,铁骨铮铮,厉帝为何将裴洪杖毙庭下,是示威,向婉后示威,当厉帝说要赦免裴洪,婉后却说不赦,又是婉后的勇敢。后来在看杖毙裴洪的时候,厉帝说:“我感激你!”为什么感激?这是反语,一则感激婉后没有驳他的面子,释放裴洪,捍卫了厉帝的尊严,同时也是对婉后良知的挑战,婉后对于厉帝来说只是篡权后的一个战利品。等等如此这般的细节,都能够在人物的对话当中蕴含到如此恰到好处的地步,可以说这是本剧的一个成功之处。
二、影片结构安排巧妙,不断重复相似的画面,能够极好地造成与观众的共鸣。说到这一点,我们最容易发现的就是剧中的面具人以及他们的舞蹈了,当观众第一次看到片头那段舞蹈的时候,伴随着鲜血与杀戮,可能不知所云,但在后来,太子无鸾为厉帝重演刺杀先王的片断时那段精彩的舞蹈,对于观众来说就不再陌生了。此外,重复出现的道具,那个六角形的土陶瓶,还有那些精彩的剧本第五十三节和一百零一节相似的“比这(土陶瓶中的毒药)更毒的是什么?”“人心……”此外,越人歌的出现,为故事渲染了气氛。
三、故事哲理寓意强,主旨大意深刻多样。《夜宴》被称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越人歌的吟唱是高于死亡的寂寞的呼声,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而傀儡舞,为全剧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句歌词用了兴的手法,是对进一步暗示了结尾出寂寞带给人的恐惧。同样是死亡,正义的裴洪死得如此惨烈,圆滑的殷太常也郁郁而终,正直却单纯的青女被害,本有帝王之相的太子无鸾也被剑穿了后心,却是在黑暗的宫廷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婉后在剧本剧终时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是谁杀了她,剧本没有给出答案,但我们可以知道,最终杀了她的是寂寞。但电影的叙述没有让婉后死去,这一点处理比较好,丰满了人物。作者没有用俗套的描写英雄形象的方法来树立裴洪的人物形象,而是用死来刻画人物的境遇,更加能够说明哲理。
但这部戏也有所不足,主要是拍成电影之后,很多地方与剧本有所出入,尤其是结尾,显得不是十分符合人物性格。这部戏拍成电影之后,与剧本最大的不同就是结尾的设置,电影它让厉帝的死多少的又加了几分霸气与明治,让厉帝饮下毒酒,但按照厉帝的性格,当初他篡权谋反时所下的功夫已经相当大了,怎么能轻易放弃,即使是大势已去也要背水一战。他能够在看到太子无鸾对他挑衅的时候说:“我喜欢这个节目!”,这就是他的性格,对周围人的一种蔑视,这才是他的性格,所以理当如剧本所写被太子无鸾亲手刺杀,这也是作品本身在对前面伏笔的一种照应。另外,殷太常的死在电影中被改成流徙三千里,消解了整个故事的戏剧性,剧本安排在第一百三十五节,殷太常被婉后逼迫喝下毒酒,殷太常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这女人,一点想象力都没有,老是毒酒,毒酒的……换了我,叫你死得好看……”,这是殷太常对婉后最后的抗议,表现出殷太常的无力。流徙三千里一笔带过岂不可惜?第三,剧中太子无鸾的死是为了救婉后被殷隼的毒刀误伤致死,反而在一念之间让婉后将殷隼杀死,这只能让观众仇恨婉后,而这不是作品的初衷,婉后是个值得同情的人,剧本的第一百三十二节写道:“殷隼不知什么时候从地上爬起,充满仇恨的面孔激烈痉挛着,用尽生命中最后一点气力,将手中钢剑朝她掷了过去……
婉后本能地将无鸾一拽!钢剑深深插进无鸾的后背……”婉后为什么将无鸾一拽?不是婉后绝情,而是她的“本能”!是爱,她或许想在临死之前抱住无鸾,找到一种无助中的安全感。否则她是不会在无鸾死后如此伤心的。“婉后将他抱在怀里,满面泪水,深深吻了下去……”
以上是我对这部电影及剧本的看法,谨代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