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威胁过犹不及心理界限育儿 | 分类: 粘粘的妈妈 | 
 
 
 
 
妈妈回答:“我在思考一些妈妈自己的事情。”
粘粘追问:“能告诉我吗?”
妈妈不知道该如何向粘粘分享思考的事情,有关情绪,控制,怨恨等等的成长的挣扎。于是妈妈说:“这是妈妈自己的事情,你可能还不能理解,等你再长大点,妈妈愿意和你分享。”(后来听一位妈妈说孩子最忌讳听你还小的话了,....检讨中。。。难怪她接下来就生气了)
粘粘着急了,说:“坏妈妈,那我就。。。。。。我就。。。。,“明显地都是些带威胁的话。
妈妈问:“你这些话都是威胁的话,妈妈听了很不舒服,你是听到妈妈不和你分享想法,就很生气,是吗?”
粘粘点点头
妈妈说:“那请你再重新告诉我一遍,说你很生气,妈妈就知道了。“
粘粘:“ 妈妈,我听到你那样说有点生气。”
妈妈:“妈妈知道了,不过确实这是妈妈自己的事情,还不能和你分享,即使不和你分享这个事情,妈妈还是非常爱你的,就象前天晚上,你说有一件事情对我很生气,我想让你告诉我,可是你就是不愿意告诉我,虽然我很想知道,可是最后妈妈也尊重你不说的权利”
粘粘似乎明白了,不再追问。看起来似乎也是没有情绪了。
 
写到这,又想起这本书:《过犹不及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在界限与你的子女这一章节中提到尊重别人的界限,“第一:可以帮助我们为自己负责,了解别人不可能让我们随叫随到,听我们的使唤或遵照我们的吩咐形势,可帮助我们反求诸己,不是老向外以来别人,也帮助我们担负起自己的“背包”, 第二:注意别人的界限可以帮助孩子去爱别人。 。。。。。。我们的孩子说“不”需要受到别人的尊重,同样的,他们也需要学习尊重别人的“不”,假如父母不教导孩子这种原则,孩子很难长成一个有爱心的人。 他们往往变成自我中心,爱控制人。”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