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记录我的世界杯南非世界杯世界杯2010杂谈 |
乌德之赛,果然虞乐。虞乐如呜呜祖拉。
没有压力,只为名份;没有指标,只为展现;没有“内定”,只为排腚;没有王冠,只为续貂;两国队这场球踢的,轻松如迷朦的飘飘雨斜,随意的如曼德拉港湾的风东拉西扯;娱乐得如鼓着腮帮子全场猛吹呜呜祖拉。
其实,说它娱乐的如贺炜巧舌如簧的嘴巴,更准确。
本届世界杯,快要曲终人散,快要球去楼空了,或许也是“温情帝”“传知帝”“ 煽情帝”贺炜此哥知道这场赛是自己最后告别解说了吧,一想也轮不到说决赛,他索性放开身段也不装点啥,任性率性地将这场球解说成虞乐至死的超男节目!
啊哈,听听他这两段表述吧:
当德国队二号扬森进球后他说:那球是砸在他头上进去的,不,应该准确说,他是把头拿过去置放在球要落的那个位置上的-----
哈哈,叫他这么一说,好象牛高马大的猛壮人扬森的那头是装着螺丝钉,随时拧下来卸掉并提溜着去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第二段,德国队替补新上的年轻队员基斯林在乌队门前没把球传给位置更好的穆勒,此时一直处于虞乐状态的贺炜干脆放弃第三者描述,装扮成戏中人物直接编台词了:穆勒
还有不少类似表述。
从今天起,贺炜新绰号“虞乐帝” 将满天飞!
也多亏贺炜了。这场球踢得看着热闹,看着象激烈还进了五个球,其实没多大劲没多大嚼头,味同嚼蜡有点过,可称其为鸡肋一点不为过,德国人连几大主力都轮换了,多亏贺炜虞乐解说把众多球迷按在电视机前,没有咔哒一声关机倒头大睡。
由此,本人更感觉到“解说” 真是属于一种“艺术门类”, 应该建议中戏北电等各艺术院校应设一“解说”系。这门艺术,需要综合学问复合型人才,不是光喊七八个“进啦进啦”的激情就够,更不是温吞水式的冰冰凉凉病病殃殃象数学老师黑板前解题就可以;有人把一场好比赛说的人昏昏欲睡,有人可把一场无厘头比赛说得热闹有趣,津津有味,不忍关机。本人昨晚先看了一场北京台转播中国女排与意大利比赛,那么好看的球被那个姓江的说成垃圾,变成絮絮叨叨的老太婆裹脚布,变成飞进耳朵里的一只苍蝇,恨不得拣一把狗屎塞进他嘴巴里。
感谢贺炜,把鸡肋赛解说成虞乐赛,轻松有趣。选择方式极高明。
贺炜和章鱼保罗,是这届杯最大成功的人和鱼.
真希望,今夜决赛由他来说。那是不可能的。
只好准备一堆狗屎塞他们。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