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不是蒙古人的图腾
———《狼孩》再版后记
郭雪波
《狼孩》是《大漠狼孩》的修订版。
《大漠狼孩》于200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尽管出版后获得全国首届生态环境文学奖和全国民族文学骏马奖,印了两版,但自己感到仍有不少的缺憾。这次,当漓江出版社力挺此书,再行付梓之机,我对不足之处一一做了修正,并根据读者的反应,又加写了八万字的内容。
更换书名的原因是,市场上已发现《大漠狼孩》被人恶意盗版,尤其卑劣的是,把本人名字偷换成什么姜戎,妄称《大漠狼孩》是他继《狼图腾》之后的又一力作云云。这使我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我想说明的是,《大漠狼孩》早于《狼图腾》三年出版,而且该作者写《狼图腾》时曾通过其内人从我手上拿走一本《大漠狼孩》,做为他的参考书。这些宵小盗版贼的行为,很无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利令智昏,失去灵魂的纯洁,实在可悲。
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我顺便在此声明,狼不是蒙古人的图腾。
蒙古人,崇拜长生天长生地,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并祭拜以天地自然和祖先像征的“敖包”。草原上,狼和游牧民族是生存竞争对手,是敌对关系。蒙古人历来爱憎分明,不会把敌人当做崇拜的偶像的。在蒙古族的历史文化资料中,从未发现狼是蒙古人图腾这样的记载。我曾经在内蒙古社科院工作几年,专门研究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及文学,压根就没有这样的文字和口头流传资料。这纯属作者对另一民族文化不了解的肤浅妄说,一种商业炒作,不惜歪曲牺生另一民族的文化。而这种妄说,流传极广,影响很大,在蒙古族广大学者和读者当中已经引起很多的反对意见。我认为,把五千年的内地以汉民族为主的文化比喻成吃草根的“羊性”文化,总打不过吃肉的“狼性”文化的代表蒙古族等,这说法很不确切,也容易造成民族间的误会和隔核。何况,汉文化的扩张性和渗透性无法阻挡,现在整个亚洲都被儒家文化所主导,你看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哪个站住脚了?究竟哪个是“狼”,哪个是“羊”?再说,蒙古族和成吉思汗只有狼的血性狼的本事,岂能横扫欧亚,所谓的“狼文化”岂能含概古老蒙古文化的思想哲学内涵?这种比喻说法,毫无历史性学术性,是一种肤浅的妄自推断和个人臆造。其实,哪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狼性”和“羊性”,如果硬要这样比喻的话。据说那个不应称其为小说的作品里,还描写东部蒙古人如何坏西部蒙古人如何好等,这也已经引起东蒙同胞的愤慨。
我写过不少狼和狐的小说,如“沙狼”“公狼母狼狼子”“银狐”“沙狐”等,我写作的主要宗旨在于折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而不是从某种理念出发投机和偏激地对某个民族文化的狭义渲泄,拿一个民族说另一个民族的事,而是对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审视、反思和批判。
本书《狼孩》亦如此。
为后记
郭雪波
于北京金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