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姬:归宿总是风雨后

(2009-08-22 19:19:47)
标签:

尹襄

归宿

风雨

私念

夏姬

楚国

文化

杂谈

    接着上回继续。

    其实那是一场很有意思的局面。

 

    不知道屈巫面对公子子反的追问,于众目睽睽之下连声说“不敢”时,他眼睛的余光是否也“不敢”将夏姬纳入其中。但差不多可以肯定的说,在巫臣一而再再而三的否决中,夏姬已经对这个男人有了深刻印象。甚至还可以推断,就在巫臣回答子反那个尖锐问题这一刻,夏姬的眼睛是紧盯着他不放的。

    当夏姬以娇婉的求饶让楚庄王心旌摇荡时,说“不可以”的是这个男人;当将军子反跟进讨要夏姬时,说“不可以”的还是这个男人;而当子反追问他是否自己有打算时,这个男人却连声说“不敢不敢”,或许此时的夏姬有些失望,但在失望中似乎还有一些心动。

    如果联系到后来的结果,此时的夏姬凭着女人的直觉和阅人的经历,她已经感到这个叫屈巫的男人或许就是那个最终要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最终情况也正如夏姬所想的那样,据《史记 晋》中的零星记载是:“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

 

    不过,那还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

    巫臣三番两次的反对将夏姬送进王宫或将军府,确实是怀有私念的。如果夏姬被楚国上流社会王公贵族所纳,巫臣就会永远失去这个女人。可子反追问他是否自己想要这个女人时,巫臣却是断然不可承认的,如果说的是“敢”字,自己那些唬人的话不仅立即被拆穿,甚至还会被以扰乱色心罪处以死刑。

    巫臣通过断喝的方式给自己留下了得到夏姬的希望,但巫臣似乎也同样的以这种断喝的方式将这个希望变得非常渺茫起来。

 

    既然现场的高级官员都“不敢”要这个女人了,楚庄王便想起了一个丧妻多年作战勇猛的尹襄老。

    那时候连胡子都有些花白的尹襄,正在很敬业的整理着后队,他绝没想到一片桃花般的云彩居然会飘到了自己的家中。

    对嫁给或者说被塞给尹襄老,夏姬并没有什么反抗的举动。但毫无疑问,夏姬对这个老头是不会有感情可言的。在不久后的又一次战役里,似乎应证了巫臣关于夏姬“不祥”的那句话,尹襄真的战死了。对尹襄的战死,一开始夏姬并没有认真的去督促尹襄的儿子黑要去按风俗将遗体接回来安葬,反而早已可有可无的随黑要上了自己的床。

    在这段时间里,夏姬的身心似乎进入了一种梦游的状况。而这种状况差不多算是崩溃或沉沦的边缘。

 

    但突然间,夏姬踢开黑要,精神振奋但满面泪痕的向楚庄王提出了一个强烈要求:接尹襄的遗体回到自己的故里郑国。

    楚庄王同意了夏姬的请求。他绝不会料到自己的一点点同情心会在并不遥远的将来成了动摇自己国家根基的一把推动力。

    夏姬被楚庄王特批回国后,等待她的已经是又一次婚姻。说“已经”,那是因为夏姬还在路上时,郑国就受到了一份来自楚国的聘礼。无论是从政治需要还是夏姬个人幸福来看,答应这桩婚事对各方面都是有利的,所以,郑国便答应了。郑国当然不会了解这份聘礼的背后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显然,能做这一切的只有一个人,只有屈巫。

    有人说,人与人的沟通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足够了。大约夏姬与屈巫就是这样吧。

    夏姬与屈巫从未正面接触过,当夏姬被带到楚庄王的面前时,在那些对答的过程中,夏姬与屈巫一定是有过眼睛的交谈的,似乎可以断定他们在这种交谈中居然就达成了默契。

    但在夏姬被送给尹襄老之后,屈巫却从此没了音讯。估计在尹襄战死前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夏姬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对那个男人的直觉了,所以,那段日子里,夏姬差不多就要放弃了,毕竟那种交流常常是很不牢靠的。

    可就在这时,夏姬接到了一根竹条,上面只有四个字:“归!吾娶汝。”相信那一刻,夏姬的心情应该是难以言表的。她立即整肃自己的一切,以为尹襄安葬为由,回到了郑国。夏姬对已经等待她的这场婚姻早已作好了一切心理准备。

 

    但那时申公屈臣还在遥远的楚国,尽管他已经为这场婚姻安排好了一切,但身居要职的屈臣却无法离职来到夏姬面前,同样,因为人所周知的原因,他也无法将夏姬接回楚国。

    那时候世界的主题是争霸。围绕争霸的便是云波诡谲的外交和真刀实剑的战争。楚国的心腹之敌是晋国,楚晋之间始终在僵持着,谁也服不了谁。如果齐国能站在其中一方的话,这种貌似均衡的格局可能会立即被打破。楚齐之间曾经是盟友,可后来齐国却更倾向于晋国了。

    这种状况需要改变,而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途径便是外交手段。

    屈臣担当起了这个联齐抗晋的外交重任。

 

    屈巫出使的时候,楚庄王去世不久,楚共王新立。

    屈巫并没有去齐国,在接近郑国的时候,他直奔夏姬而去。

    这是屈巫第一次与夏姬亲密接触,以前所有的安排屈巫都是没有直接出面的,所以屈巫的出行没有引起楚国任何人的怀疑。

    屈巫的出逃对楚国而言无疑是一种叛国行为。在任何时代,叛国罪都是为人所不齿的,即使是为了惊天动地的爱情。楚国的反应是激烈的,屈家在楚的族人为屈臣的爱情买了单,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生命。

    在这场事关女人的事件里,如果也算一种博弈的话,看起来除了夏姬几乎没有赢家。

    那么是否就此可以去拿“红颜祸水”来责备夏姬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夏姬该如何去做才不受这种指责呢?

 

    其实对这种出逃的代价,屈巫是非常清楚的,他当然知道楚国不会轻易的放过他和他的家族。所以与夏姬激情之后,屈巫与夏姬都明白一点:这是一条不归路。

    屈巫更明白,以郑国之力是无法保证他们人生安全的,只要楚国一施压,郑国无疑只有选择牺牲他们来换取国家的苟安。于是,“楚申公巫臣盗夏姬以奔晋,晋以巫臣为邢大夫。”晋国正愁寻找不到有效的打击楚国的办法,巫臣来了,一个深知敌方堡垒隐秘的人来了,如果巫臣嫌大夫职位太低的话,要是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相信只要不太过分晋国都会给予满足的。

    屈巫没有,对他来说是不是还有更高的官位已经不重要了,他终于很安全的拥有了夏姬。屈巫最后的愿望就是搞垮楚国,这既是报楚国灭其家族的仇怨,也是报晋国庇护他们爱情的恩典。

 

    楚国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人搞垮的。在屈巫的建议下,晋国第一次开始与吴国进行正式交往,屈巫甚至派出自己的儿子常驻吴国,相当于军事顾问那样,指导和训练吴国的军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楚国的侧翼不断出击骚扰,拉开了吴楚之间进入漫长的战争状态的序幕。后来,另一个来自楚国的伍员,带着同样的恩怨,持续着这种反楚的事业。一个强大的国家终于被伤了元气,楚国逐渐没落了下去。

 

    不知道夏姬最后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样子,想必是在大夫府邸中安然的度过了人生。如果不是陈国的一次灭顶之灾,如果不是楚国的一次重要裂变,如果不是与这些事件密切相关,夏姬是不会被记载下来的。所以她的后来似乎是不值一提的了。

    被记载下来的夏姬当然不可能是用来歌颂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去探索一下她的内心感情世界。经历过太多男人的夏姬,在周旋和放任之中,在甘愿和无奈之中,她的心里或许一直有一个等待,她在等待着有一天有一个人带给她一个归宿。她终于等到了,这,对她来说已经不是足够了么?

 

 

                  夏姬:归宿总是风雨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