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呕心沥血追梦人

(2008-10-07 22:01:17)
标签:

杂谈

李贺

    “呕心沥血”这个成语典出于一个母亲对对儿子的责备。

 

     在河南宜阳一个不大的镇子里,每当朝阳升起的时候,人们总是能看到一个瘦弱的少年,带着一个书童,骑着一匹同样瘦弱的马,背上还有一个破锦囊,开始了一天的例行出游。

     他的出游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但却有着明确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诗。

     他注目着沿途的任何可以给他带来灵感的东西。一座山的剪影,一片叶的飘落,一朵云的飞过,一声鸟的惊啼,凡是给了他启示的,他便立即将那转瞬即逝的一刻记录下来,投到他的锦囊之中。

     日暮而归,他再将白天所记录的字句重新进行整理,然后再放到另一个锦囊当中。

 

     除了特殊情况,这个少年一直坚持着他独特的做法。

     一天,他的母亲看他又积累了许多纸片,很是生气的责备他说:“这孩子,你非要呕出心来不可呀!”

 

     这个被责备的孩子,名字叫李贺。

 

     李家的出身,如果要是理起来还是皇家的远亲。但这个身上流淌着皇族血统的著名诗人,从他的父辈开始就已经没有沾上皇家的丝毫恩泽了。

     虽然家道早已中落,困顿中的李贺却始终没有放弃对诗梦的追求。

     正是那种过度苦吟的劳累,李贺是早生华发。他曾自叹:“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但也正是他的勤奋,使他年轻时便享有盛名。

     据说,李贺曾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拜访赫赫有名的韩愈。当时正在午睡的韩愈,一开始很不想见客。当他打开诗卷时,开篇便是那首《雁门太守行》,“读而奇之,乃束带出见。”

 

     遗憾的是,如此才子却断了出仕之路。

     满怀信心的李贺本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算拿下科举考试的进士。他一直在为此倾心准备着。

     结果,有人对他的参考资格提出了质疑:李贺的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应该避讳,不得举进士。

     那个早就死于边疆小吏任上的李晋肃,绝不会想到因自己的名字断了儿子的前程。而且,这种断送居然是永久性的!

     尽管当时韩愈鉴于李贺的文才,以自己的影响专门为他写了《讳辩》来进行呼吁,但面对所谓法定的东西也终而回天无力。

 

     这种无妄的打击,对李贺来说是致命的。

     “我当二十怒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shi赊欠)宜阳一壶酒。”

     欲哭无泪呀!

 

     李贺一生只做了个奉礼郎,相当于一个礼仪先生罢了。

     这种郁闷是无法排解的,只有在他的诗歌中一抒情怀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真的如他的母亲所说,呕心沥血的创作,再加上心情的压抑,27岁时便早早的离开了人世。

     李贺的一生时乖命蹇,但关于他临终前所留下的传说则为他的生命涂上了一层亮色:

     他临终前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他梦见一个身穿红衣的人,驾着一条赤龙,来到他身边对他说:“上帝成白玉楼,召君作记。”

     李贺推脱不过,终于随他而去。

 

     大文豪鲁迅在读李贺时说:“李贺的诗做到别人看不懂。......因为这可以使他特别的尊严,超出一切平常的士大夫之上。”

     或许大师的话有些深奥,他所说的不仅仅是李贺的诗了。

     仅就诗作而言,这个年轻诗人“炼”出来或者说是“呕”出来的许多名句相信大家是不会陌生的:“黑云压城城欲催”、“雄鸡一唱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桃花乱落如红雨”......

 

                 呕心沥血追梦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