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光:灰飞烟灭

(2008-03-01 23:25:24)
标签:

杂谈

  霍光:灰飞烟灭  
 
     汉宣帝是个沉得住气的人。
     尤其是在处理霍家的问题上。
 
     从即位开始,他对霍光就有了如芒在背的感觉。但从方方面面观察和考虑,他对霍光主政还是信任的,对霍光的为人也是认可的,但还未达到心有灵犀的地步。
     他们之间政治路线基本没有多大分歧,何况霍光伴随武帝三十年,辅佐昭帝到宣帝也超二十年,在漫长的岁月里,霍光与几代皇上一起,创造了历史上称之为“中兴之治”的年代。
     如果说霍光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在汉昭帝去世后,朝野内外基本是霍光说了算的关键时期,以霍光的影响,搞些改朝换代的事是比较有把握的。(象后来的王莽,不就是这么干的么?)
     所以,汉宣帝顾念霍光对汉室的贡献,即使在得到霍禹等有不轨行为时,昭令已下,但还是没有下手,最终收回了成命。
 
     不过,事情往往可能还有另一面。
     也许是汉宣帝觉得在霍光去世不长的时间里,汉室便对一个功臣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功臣家里动手,世间及历史又会对自己怎么看呢?何况霍家掌握军权的子弟们基本已被拿掉,再有什么异心,也不可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了。
     再说,上官皇太后、皇后均与霍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动手之后,她们又如何处置呢?
     不如等等再说吧。
 
     不管出于什么想法,汉宣帝虽没有将霍家立马拿下,但将霍山(霍去病之子)、霍云(霍光之孙)免去了职务。
     也许,这正是汉宣帝高明之处。
     这个举动果然引起了霍家更大的不安。此时,霍家唯有霍禹以大司马身份还可以在朝廷出入,但霍禹明显感觉到汉宣帝以及大家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霍禹被宣帝当面责问:霍家为何如此嚣张不法?这,是从未有过的。
     霍家知道末路即将来临。
 
     没有人愿意坐以待弊。
     在未路面前,霍家别无选择。干不成固然是一个死,但不干肯定也是一个死,不如干了再说。于是,他们合谋进行最后的反击:以上官太后名义请丞相魏相、许广汉吃饭,由伏兵杀了他们,再乘势废除宣帝,最终霍禹称帝。
     这个密谋,除霍家一个女婿金赏(金日磾之子)未参与并及时作了离婚处理外,其他核心人物均无异议。
 
     但汉宣帝这次没再给他们任何机会。
     皇帝的消息是无穷的,宣帝得知后,立即派出几路人马,分头捉拿。
     霍山、霍云、范明友及时服毒而死;霍显、霍禹得到消息晚了一步,被活捉,他们在被逼供出密谋后,霍禹被腰斩,霍显也被处死;除金赏外,所有女儿、女婿均被杀。
     案情还在扩大,霍家的亲信、亲戚并受株连,相互连坐,被诸灭者不下千家。
     霍皇后被废,打入冷宫后,最终自杀。
 
     据说,霍显在密谋时,霍光曾在梦中出现,霍光问:“汝知儿被捕否?”
     据说,霍禹当夜恰也做了被兵马捉拿的怪梦。
 
     当然,这种事是不可信的。
     但即使有,霍光会作这种警告么?
     如果霍光在当初得知霍显指使毒死许后而告发霍显,霍显无疑会命丧皇泉,但霍家可能不受牵连,也许还会从中总结出什么;
     如果霍光深闇树大招风的道理,他对后代会进行妥当处置,也许不会出现众目所视的局面;
     如果霍光清楚自己执政太长结怨太多,况且自己专制废立为时代所不容,也许他会对一些大事作重新思量。
     如果霍光在公务之余多照照历史这面镜子,他会看到霍家在错误的轨道上惯性行驶下去,其结局必然是整体覆没。
     。。。。。。
 
    但历史是没有假设的余地的。
    看似固若金汤的霍家,其实犹如一棵中空的大树,一阵狂风暴雨,便就轰然倒下了。而且还是被连根拔起的倒下,连重新发芽的机会也不会有了。
    俺也不可以对霍光说三道四。
    俺倒认为霍光谋国是无可非议的,谋家虽不到位,但有谁能将身后之事一一说定呢?
    也许从传统的一些东西看,霍光不是完人。但正是从一个“人”的观点看,霍光在那个年代,在那个位置,在君、臣、国、家之间,做得比他更好的,历史上又有几人呢?
 
    不说历史,就是拿现实比较,在很多方面是否也是意味深长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