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博游八极圈”将本文推荐为锐博首页导读)
对市场经济要不要进行干预?如何进行干预?自亚当.斯密揭开“无形之手”理论盖子以来,相对而言的“有形之手”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但在公元前的中国,就有一个人在研究了,并成功的进行了实施。
古洛阳似乎是个出天才的地方。
前141年,这个战国以来最为著名的工商城市又一个天才步入了汉武帝的大殿。
他就是桑弘羊。
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桑弘羊得以入选侍中的主要理由是他会心算。
侍中之职因时常可以得近天子并参与朝政,不是一般人就给做的,基本都是显贵、国戚、文豪们包了。以商人家世而入选,小桑可能属异数。
俺之所以称其为小桑,是因那年他只有13岁。
汉武帝对小桑的器重也是后来的事。
特别是又要时不时的出去旅游,又要搞搞诸如上林苑之类的基本建设,还要集资打仗,不仅把70多年的汉家存款全花光了,还差点搞出经济危机来。一旦钱袋瘪了,武帝很自然就想起小桑。
前120年,武帝又没零花钱了。便成立了一个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小组,选了一批善于理财的人集中处理财政危机,其中最受重视的就是桑弘羊。此后20多年,全国财经工作基本都由他全面主持了。
要是从流派来划分的话,桑弘羊应属法家,但他又常常称引儒术。这很有贾谊“阳儒阴法”的影子。
他虽与商鞅同派,但经济观念却绝不相同。商鞅是重本(农)抑末(商),桑弘羊则主要围绕工商业抓改革、促发展。
一提到什么“有形之手”“无形之手”,人们自然就想起那个英国人亚当.斯密和一大批很牛的经济学家。其实这一套桑弘羊早就很熟练的玩了。
他对工商业的重视,并不是制订什么优惠政策来鼓励豪商大款,而是强调加强国家对工商业的控制。他认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事务,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商业部门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对干扰市场的大款们必须予以严厉打击。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在汉武帝的大力支持下,他开始行动了。
前119年,颁布了“算缗告缗令”:算缗,即向大款们和高利贷者开征财产税;告缗,即鼓励揭发他们隐产漏税违法行为。
前113年,改革币制:废除旧钱,国家统一铸币,即著名的“无铢钱”。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局面,规定:凡私铸者处以死刑。
前110年,实施盐铁官营:全国性清理整顿,国家垄断盐铁生产经营。在盐铁产区,分设盐官35处、铁官48处。
同年全国推行“均输、平准”:均输,即调剂物资流通和运输;平准,即平抑物价。打击囤积居奇、投机倒把行为,稳定了物价。(这对王安石的影响极大)
前98年,实施“酒榷”:类似盐铁官营,即酒类专卖。由私家酿造,但由官方统一销售。
这一系列组合拳不仅解了汉家的燃眉之急,对当时的国计民生以及抑制豪强也无疑是非常有益的,更为重要的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不少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东西,也许在桑弘羊那都可以找到影子。
可惜,这个经济专家在汉武帝死后,竟然因施政理念不同,参与了谋反事件,被汉昭帝和政敌霍光灭族。
但这并未影响他作为理财能手的崇高地位。
他不象陶朱公、白圭、弦高等很个人,俺认为在中国古代他是为国谋财第一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