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中国的出现确实容易引起世界上一些不自信的人的恐慌。
一方面利益蛋糕的瓜分,当然是参与的人越少越好,而且都希望别人的胃口越小越好。而中国体型生就如此,即使是维系温饱,他所须的份量也是他人所不能容忍的,因而他们谁都不会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就算是他们无力挡车,也会千方百计想将我们的车速尽量阻慢一点。据说西欧不少国家的“精英”们曾聚集一起,颇为认真的密商过一套方案:组建“民主同盟”取代现在的联合国,要想进入同盟,就必须满足他们的各种标准。中国当然是排除在外的。可惜政治问题肯定不是一帮精英说了算的,这个世界谁也不愿背上“麻烦制造者”的麻烦,所以,终究不了了之。在金融上,不少人一直要做文章;搞金融投机,弄得前几年亚洲危机四伏,终因中国太大,不是一次风暴就能刮倒的。于是,又掀起汇率大浪,国际一直要求人民币升值,我们也一直在左右为难。还有,各种贸易谈判和纠纷,也可谓是硝烟弥漫。可这些并不能让世人心服口服。但抓住“中国制造”中一些假冒伪劣问题,就有了最好的口实,并且还能激起大家的共鸣。于是,近来这些方面的舆论如雷贯耳,大有封杀之势。
一方面市场经济是趋利经济,哪里有利可图,那里图利的人就越多;哪里的利越大,那里投资也就越大。中国自身就是一个其大无比的市场,而且是个成本低,投资少,赚钱多,见效快,政局稳,环境优的地方,如果谁把它排除在外,谁就是不仅与自己过不去,更是与市场化全球化过不去。“中国制造”不是谁赐予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凡参与这种制造的均能获益。老美就比较有意思,他既从“中国制造”中牟利又带头使劲的指责“中国制造”,我们用低廉的劳动力利润积累去购买大量的美元或美国的国库券,相当一部分财富又回到美国,其实帮他们消除了预算方面许多问题;我们制造他们出口或经销,利润大头其实归了他们;他们国民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来享受“中国制造”的产品;他们的企业集团利用竞争优势不断扩大规模,不仅美国工人就业有更多保障,其就业岗位和机会也不断增加。但在强大的竞争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他们照骂不误。不过,应骂的确实也要骂,谁要你搞假冒伪劣呢,特别是药品及食物,他们不骂,我也要骂。
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中国制造”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毫不手软的,国家药监局长毙命就是明证,对不法企业的查处也是严厉的,中央台还专门设了个“质量调查”栏目(不过地方保护也是非常厉害的)。同时,对借机封杀“中国制造”的,我们也毫不客气,官司不怕打到别人家里去。
其实造假的历史与贸易的历史几乎是相伴而生的,并且,造假的手段与科技的发展也几乎是同步前进的。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会刺激造假业的泛滥。这种现象与国家民族以及经济发不发达无关。20世纪的美国的舆论渠道每天都有关于造假的新闻,从含银量低的餐具,到肉类,糖果,家具,白兰地,鞋子,甚至军队的制服不也是假货充斥嘛。他们的制造商也是利用新型防腐剂,色素和填充物来坑害消费者而牟取暴利。
因而,对糟蹋“中国制造”者要决不放过,对将“中国制造”推倒谈虎色变地步者同样也要决不放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