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之觉悟

(2011-12-04 19:37:07)
标签:

竹心堂主

随感

休闲

日记

书法

    题记:有朋友主办一机关杂志,要刊登我的书法。从QQ上传过去书法、篆刻、国画

      图片十几张,他还要我就书法写点文字。实在是难为我,因为不常写东西,也写不好。

   但盛情难却,还是答应了。昨天晚饭后出去散步,突然想到“觉悟”二字。心想,就用

    它入题吧。今天上班后,处理完手头事务,第一次直接用电脑急就此短文,算是完成

  任务。                                                          2011.12.01

 

书法之觉悟

白世锦

 

觉悟,是对事物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一个人觉悟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动地参与自身及社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最终决定其社会活动的效率和成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觉悟就是态度、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人的个体经验积累途径和认识活动等等方面存在差异,觉悟也存在个性差异。

书法之觉悟,自然是觉和悟两部分。“觉”是看的到摸得着的东西,是一种感觉。学书法从写大字开始,就是临摹碑贴,这个过程还不能叫做书法。而是对书法专用工具毛笔和汉字书写的初步感觉和认识。写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基本功,把字的间架结构把握了,基本达到形似以后,进入临习碑贴追求神似阶段,就有“悟”在其中了。这是认识的提高,基本踩到了“书法”的门槛。严格的说,这一漫长的过程还是在“觉”。因为,写字求神似是在触摸古人之法,感受古人的思想、学识、境遇等等,还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是“觉。所谓的“悟”,是在广泛学习古人法书的基础上,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心至手到。行家一看就知道里面有传统有自我,逐步形成自己的面貌,初步能表现自己的想法,又在不断学习、研究、琢磨和再学习、再研究、再琢磨的反复过程中逐步达到融会贯通、信手拈来,慢慢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一过程是更加漫长的,是要用一生去努力的。当然,与对任何事物的觉悟一样,书法之“觉”和“悟”不是绝对隔离开来的,是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完成“觉悟”的。

书法之觉悟也是有个性差异的。学书法,首先要爱书法。爱了,觉悟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关键在“悟”的环节。一个师傅带出的众多弟子成就不一,结论只能是在悟性里去找了。不能说没有天生的因素,可谁又认真地思考过在学习中的丝毫马虎而导致“觉悟”中的缺憾呢?

书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她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一部分,与国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独立的学习书法是学不好的,一定要在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书法。特别是对诗词、楹联、歌赋要有深入的学习。不要一写字就是唐诗宋词,人家的内容,你的手法,有时甚至对书写的内容不甚理解,那就很难在现有的情况下达到自己思想与手段的统一。就是不学书法,作为中国人,至少也要学习和基本了解中国文化。艺术家的成就,最后拼的是文化,文化是“觉悟”高低之根本。

 

 书法之觉悟

书法之觉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篆刻
后一篇:朋友嘱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