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途中困境

(2008-04-25 09:24:18)
标签:

回忆

上学

路途

饥饿

困苦

途中困境途中困境途中困境

 

    “文革”结束的时候我考学离开农村,到省城西安读书。因为父母是双职工,条件相对是好的,学校每月给9元的生活费,再添4元就保证了一月的伙食。在班里我算是富裕的了,时不时还到饭馆里改善一下生活。
    为了能省点钱,每个假期的往返是要吃苦头的。从西安到铜川坐火车,再坐汽车回延安,那时的车票很难买,夏天还好说,在候车室里过夜没什么,冬天就惨了,那个冷就别提了,万一买不到票那就饥寒交迫了。一次,快到寒假的时候,班里一位同学接到电报,要他回去为父亲奔丧,大家凑钱送他上了火车。我只留了两块六,一张西安到铜川的火车票钱,心想铜川有亲戚好想办法,到了铜川恰好是星期天,亲戚不在家也不在单位。等到天黑没等到,又冷又饿,只好再到候车室过夜了。夜里铜川的街道长的可怕,怎么也走不完,暗暗的路灯下,一个贫困潦倒的学生托着疲惫的步子,独自一人占据了整条马路。
    一辆邮车飞驰而过,惊的我抬起头来。这一抬头改变了我难堪的局面,邮车突然停了下来,我听到车里传出叫我名字的声音,眼眶一下子热了起来。原来是我在线务站工作的好朋友,他跟邮车查线。我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赶快让我吃碗饭,一天没吃东西前后心都粘在一块了”。他带我进了一家饭馆,两老碗面条狼吞虎咽地倒了进去,舒服的不成个样子。晚上安排在十几人的大通铺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朋友把我送上回延安的邮车上,他向西安的方向去了,别时塞给我一袋糕点。我坐过懑罐火车,坐懑罐汽车还是第一次,躺在邮包上,摇摇晃晃驶向家的方向。那个时候路不好走,邮车要一路装卸邮件,我也做了一路的装卸工。
    到延安时已是半夜,那袋糕点早就没了,离家三里地歇了六七次,饿的实在走不动。到家的时候,院子里静悄悄的黑的可怕,我敲门声音也大不起来。好一会儿,窑里的灯亮了,母亲开门迎我。我的第一句话还是要饭吃,母亲赶紧生炉子,问我想吃什么?我说:什么快做什么。那个时候,家里是不可能有剩饭的,也不可能有其他能吃的东西。母亲给我拌了一锅拌汤,让我头也不抬地一轱辘喝了下去,抬头看母亲的时候,母亲赶紧擦掉流出的泪水,我傻傻一笑说:“没事”。
    我一人在外,父母不放心,总想让我多带点钱,所以每次把路费给了我,又到处找熟人的顺车把我捎去西安。一次问到一辆客车,车到九燕山的时候,上来几个查票的工作人员要我补票。当时也真笨,如果说到甘泉只补一块钱的票就行了,心想补到西安是我近一个月的生活费,舍不得!只好下车往回走。三四十里路赶中午又进了家门。父母吃了一惊,怎么又回来了?我说明情况后,母亲急的说:“傻孩子,让补就补了吧,害的走了那么远的路,你写个信回来我再给你寄钱就是了”。第二天,又搭乘一辆去西安的货车,司机是亲戚,中午的饭也是他请的,把全程路费省了下来,可赚大发了。
    在校时的几次外出实习,途中也是很辛苦的,挤上火车没有座,一两天的时间实在难熬。好在穿着地质队员的工作服,一下子钻到客座下面,也不管脏不脏呼呼大睡,这一招教会了不少人,车厢反儿不挤了。
    因为这些苦远不比在农村时受的苦,所以当时没感觉到什么。  
                                    2007、12、30

途中困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