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喝酒

(2008-04-07 17:13:43)
标签:

回忆

插队

喝酒

分类: 散文
 
 

喝酒

 
    真正算得上喝酒是高中毕业到农村插队后的事了。
    1977年春节过后回到生产队,正月里天寒地冻,除了准备肥料基本没有什么农活。村上的老乡好像是商量好似的,家家户户请知青吃饭,先是队干部,后是社
喝酒员。早上还没有起床的时候,请客家的掌柜的就来到我们门前,敲敲门,听见里面有了动静便说:“你们不要做饭了,我婆姨把饭都做上了,上午在我家吃饭”。他不需要报上名来,因为我们能听来他是谁。饭时,请客家的小孩就上门来了,催促我们快点过去。小孩办事很认真,一定要我们锁上门,一路跟着,快到他家的时侯才放开腿跑进院子,高声喊:“来了”!喝酒
    我们去的第一家是公社知青专干家,他家就住我们村上。进门上炕,专干给我们斟酒,婆姨的从锅里捞饺子。专干发话了:“我家里的不会炒菜,再说年茶饭你们也吃腻了,咱们就弄点农村的小菜,男的半斤白酒,女的一两白酒,必须一口干掉,否则大家谁都不能吃饭”。专干与我们关系好,年龄比我们大一点,是管知青的,我们不敢不听话,一个个端起大酒杯,像喝凉水似的喝了下去。我是男生中最喝酒后一个喝完的,先是小小的喝了一点点,在大家的吆喝下,一狠心,闭上眼,憋住气,呱呱两口就下肚了。“咳!没味”。大家笑了:“这家伙厉害的很么,敢说没味”。的确,当时是没感觉到什么味,可一会儿就不行了,喝酒发现窑顶转的很厉害,也不知吃了几个饺子。回去的路上,大家相互搀扶着,有反应的不只是我一人。接下来是生产大队书记、大队长、会计、生产队小队长、社员家挨着个儿的请,那个月是在晕晕乎乎、摇摇晃晃中度过的。也就是这个月的集中培训,一起插队的男生酒量大了起来,人人喝一斤白酒不在话下。喝酒
     我们村在当时是条件比较好的,一天满工分一块二毛六。我是1976年7月到村上的,因为长的瘦小,“受苦”不行,工分与村上的女子们一样,才八分。年底却分得一百多元,那个高兴劲别提了,不知数了多少遍。晚上,像小孩子似的把所有的钱喝酒折成“宝”在炕上扇着玩。过年回家,把钱交给父母,他们不要。虽说这已是当时不小的数目,但母亲说:“你一人在农村太苦,钱留着你自己用,想吃点什么就去买的吃”。硬是在我回村时把钱塞给了我,这钱就成了我买手表和烟酒开支的资金来源。喝酒
      在山里劳动是很苦的,我们几个男生隔三差五就想弄点酒喝,一般用抓阄的方法解决酒资。从1元到3元不等写在几张小纸条上,留一张空白的,捏成团一人抓一个,各自按纸条上的钱数交于抓到空纸条的人,由他跑腿买酒。知青组长有令,喝酒一人只能是半斤,不能用杯子喝,要等大伙铺好床,脱了衣服,光着膀子坐在被窝里,一齐用牙齿咬开铁酒瓶盖,嘴对着酒瓶口,一口气喝完。然后,顺手把空酒瓶倒扔出去,地上早已放了筐子,扔进去的睡觉,扔不进去喝酒的要光着身子下地检起自己扔的瓶子,连同筐子送出门外才能上炕睡觉。这个乐子很有趣,也蛮有男子汉味道的,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到离开农村。
                  07、1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揽工
后一篇:对联[5]:书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