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打乒乓球
(2008-03-09 22:55:51)

上初一的时候喜欢上了乒乓球,因为大人们说:小球可以推动大球。
学校就几个水泥球台,成了同学们拼命抢占的领
地,也不管高年级低年级,只要能抢占到就是胜利,其他班的同学就只能当观众了。在每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什么也听不进去了,手早早的摸进了书包,紧握球拍,下课铃一响,急的不等老师出门已冲了出去,直奔球台,用十分钟的时间打一会球。这十分钟也不是俩个人玩的,而是一群同学玩打胜家,三个球一局,谁输谁下台,大家轮番上阵打的热火朝天。上课铃一响,一个个像兔子似的窜回教室。如此这般把课间时间利用了,下午放学也不急着回家,还要再玩几小时。
玩着玩着,有了进步,学校里很少有人能打过
我,而且我的每一个动作都很正规。同学们不知为什么?我不告诉他们,害怕他们知道后打败我。其实,每个星期天,我都到体育场,爬在窗子上偷看乒乓球队的训练,默默记住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在没人的时候比划两下子。有时没人与我打球,我一人到父母工作的厂会议
室,把那么大的球案拉到墙根,对着墙也要打一会。上初二时,地区招收少年乒乓球队员,我报名了,入选了。父母没让去,要我好好学习,我不敢反抗。也是那年,地区歌舞团招演员,恰好学校搞文艺演出,我在台上
的表演让人家看上了,要我。父母才不会同意了,坚决的很。歌舞团团长上门了,要说服我父母,结果她不得不放弃。因为她是我父亲的户家侄媳,也是我的嫂子,我不认识,她也不知道,一上门,我父亲一句不同意,她再没敢说什么。
当时的红旗化肥厂是很红火的,文体活动很多,我一个初中的厂子弟,虽然长的个头小,但是学校球队的,自然也成了业余厂队的队员,经常参加厂里与外单位的乒乓球比赛。在父母眼里有了点位置的时候,大着胆子向母亲要钱买好一点的球拍。七十年代初,一袋面粉4。5元、50斤全国通用粮票。母亲难为了一下,还是给了5元钱,只说了一句话:“弟兄三人一人买一个”。我拿着5元钱,觉得身价倍增,当时没有大款一词,但有飘飘然的意思。在南门坡转角楼门市,看着价格不同的球拍,一眼就盯上了“红双
喜”拍子,把俩个弟弟忘到了九霄云外,4。5元一只,买了!那个高兴是忘乎所以的、得意忘形的,连蹦带跳回到家里。母亲问:“买了”。“买回来了”。“拿来看看”。我把球拍递给了母亲。母亲伸手又问:“还有两个呢”?我一下子傻了,才想起原本是要买三个的。我结结巴巴的说:“四块半就买了一个,五毛买乒乓球了”。母亲怒了:“过来”!我也不知那来的勇气,过去从母亲手里抢过球拍抱在怀里,把屁股让了出去。虽然屁股有些疼,但那个球拍是一块打球的大人们都羡慕的。
高中时学工学农没再打球,接着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考学、工作也没打几次球。
这几年肚子大了,血压高了,不锻炼不行了,所以又开始打球了。也许是机关的几十年把斗志磨没了,打球也总是没有想斗的念头,以锻炼为
主,附带学点技术,比赛从来不管输赢,只要臭汗出上几身,三四个小时后,累了,几个朋友吃点便饭,喝点小酒,乐了就行。
07、12、02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