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恬:赋比兴尽是人间芳华---读郭顺敏诗词有感

(2015-09-10 18:11:47)
标签:

美食

赋比兴尽是人间芳华

 ——读郭顺敏诗词有感

 

(转自山东省作家协会官方网站《山东作家网》文学评论专栏)

 

于恬

 

人淡如菊,心素如简。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之间无论是何种关系,唯真挚情感最难能可贵。难在一生常怀赤子之心,不否定历史,不忘记过去,不背叛自己的内心。毅毅然,将心底里的花开在尘埃里,轻抚之,细浇灌,不求感德,但求无怨。读顺敏前辈的诗词,正是升腾了这种感悟。

清代梁章钜《浪迹续谈·不食物单》中云:《随园食单》所讲求烹调之法,率皆常味蔬菜,并无山海奇珍,不失雅人清致。确是这“雅人清致”一词,端的道出了顺敏前辈诗词中的美学追求。如“潍坊美食文化系列诗词”中的多种地方传统美食,尽皆本地百姓常食,其制作过程本身和经年累积的美食意象却深怀着本土民众的生活价值观和他们的精神向往。前辈诗作《题潍坊肉火烧》中写道:“红火泥炉矮马扎,垂涎方落瘾根发。肉香频惹乡思切,游子心花变泪花。”无数离潍在外的游子,心心念念萦绕、终生难以忘怀的,正是这一绺熟悉而特有的乡土味道,曾经在潍生活过的外地人,同样为这味道感触万千。更有《趣题肉丸子凉汤》:“菜码分明厨马忙,粉皮透亮卤皮黄。金针每绣花花口,银线总缠辘辘肠。丸子一团邻里好,高汤三滚寿福长。潍州独有开心面,小料调情大碗香。”还有《鹧鸪天大灶面》:“鸡柳鲜开三日忙,大锅重灶水云乡。青头老醋椒花卤,雪线明黄芡粉浆。面千种,口万张,抻得劲道煮炎凉。半生清爽半篇润,写作濰州一味香。”这味道,不仅是缱绻万千的离绪,更是潍坊本土人民的精神内核的能量释放。顺敏前辈品俗食,赋雅词,给予传统美食以遐想空间,常品者,会心一笑,未曾尝者,心向往之。

四合院文化是我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精神主轴聚神于此。儒家主张“中正”、“仁和”、谐调统一、不偏不倚、包容万物的中庸之道皆以物化的形式散落其间,四合院正是这种协和圆通思想的反映。明代文徵明有诗曰: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读顺敏前辈的诗词,却是人间芳华尽收眼底,尽在心中,尽皆释然。在“四合院文化系列诗词”中,《春明》、《夏韵》、《秋夜》、《冬日》四诗描绘了春夏秋冬四时的风物变化和人物活动,无不沉醉着对日常生活和情感的细致体悟:与花鸟鱼虫,有“照眼榴花次第开,双禽斗绿懒青苔”、“灰瓦青砖绿半窗,壶中旧事话天长”、 “茶馀最喜晚风轻,影壁闲遮闹世屏”。与友人亲朋,有《行香子.友邻》:“新韭香稍,童面添娇,向晚时、不请自邀。愁潜杯底,喜上眉梢。醉几分酒,几株绿,几神聊。官非七品,权无寸高。足得意、近有知交。观虹听籁,鱼水陶陶。写一生情,一世愿,一支谣。”与自我对话,有《临江仙.小院》:“小院风和秋打点,葡萄瓜枣畦花。闲情一把付鱼虾。棚鸽啄羽戏,蓝绿透窗纱。早唤娇儿学事紧,暮来牵手回家。孺牛泥马任由他。书声频过耳,虫曲惬无涯。”细致巧思如清泉般汩汩而来,令读者如置身其境,直叹妙哉。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种人,一种女人,始终不忘记自己的存在,始终记得让自我在日夜交替之间去成长,命运给她们的奖赏就是让她们知道怎样从痛苦的藤蔓上脱落,落地长成一个新的自己。生活在繁忙天地之间,找一片不为外物所扰的清朗空间已难上加难,为自己留一方怡然神处的净土,更显难能可贵。顺敏前辈为数位女同僚所作“贤淑”系列、“纯真”系列藏头诗,集趣味、真情、闳约、深美于诗、于人,如奉王云老师雅意题嵌名藏头诗曰:“王者清风阅草堂,云生岚翠掩行藏。纯如天趣得其妙,真味结篱南斗香。”更有奉陈曦老师雅意赠嵌名藏头诗曰:“陈韵生时饮梦长,曦光和袅篆烟香。贤人静养书一卷,淑气盈门润朴方。”此间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既悠且长,读诗的人,仿佛品醇酒般有一股热流漾荡于心田,悠悠化开,细细咂味,回甘无穷。有知己者若此,人生之幸也,尤以此知己,非红蓝俗色,非添香在侧,非逡巡穿梭而得来,诚可谓“雅人清致”之深藏版,唯女性之自珍自重自娱自乐,于浮躁物华的现世当中最珍贵情感是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弦歌不缀,美不胜收。潍县自古为东莱首邑,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清代,山东共出了六名状元,光绪年间,就有两名状元出在潍县。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潍县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曾任职潍县的郑板桥更是留有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的诗句,成为当时潍县社会民生的绝佳写照。若没有丰富的阅历,没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没有对风土物俗的全倾体悟,是无法作诗,也无法赏诗的。诗人的气质是一种入世的气质,此中情味,是和人间烟火捆绑在一起的,被世故的烟火熏出来的一种气质。与顺敏前辈相识,经十年余,彼此历经人生迭宕,变化诸多,唯前辈之诗情愈显,诗质愈佳,已由岁月沉淀成一诗性美人矣。作为潍坊的女儿,前辈承家族厚朴底蕴,孜孜采撷生活点滴之美,怡情逸兴,以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求诸己,是为赋比兴尽是人间芳华。

 

(作者简介:于恬,女,198012月出生,文艺学硕士。潍坊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