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嘉学派

(2008-04-30 22:37:45)
标签:

经理人

永嘉学派

温州

文化

分类: 学习

 

    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年间,太学有周行己、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戴述、赵霄、张辉、沈躬行、蒋元中等人,号称“永嘉九先生”,将“洛学”、“关学”引入浙东。

    南宋时期,以薛季宣和陈傅良为代表的永嘉先贤们把中原学术和文化带到永嘉,忧国忧民甚切,在政治态度、思想学术和观念独树一帜,旗帜鲜明地极力宣扬和提倡功事之学;薛季宣(1134~1173) 始与道学正统发生分歧,“其学主礼乐制度,以求见之事功”,反对空谈天命性理。之后,陈傅良(1137~1203)进一步发展讲究古今之变,“变通当世之治”的思想。叶适是永嘉之学的集大成者,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派鼎足而立。他讲学多就《尚书》、《周礼》、《周易》立论,重视学术史的研究,对先秦以来各派思想甚多评述。在哲学上叶适认为充盈宇宙者是“物”,而“道”存在于事物本身,“物之所在,道则在焉”;提倡功利之学,反对虚谈性命,弟子有丁希亮、周南、宋驹等人。他们“常以世道兴废为己重”,关心政事,强调“古今伦贯,物变终始”的研讨,表现了永嘉学派“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的特色;并经过传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永嘉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人,故名)。

   “永嘉学派”的“事功之学”学术思想强调:

  首先,“道不离器”是格物之本,为学务实,关心世事;“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政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一切空谈义理皆无益也。

  其二,在政治和教育上,“学与道合,人与德合”,“实政与实德双修”,杰出人物的“实德”是在“实政”的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

  其三,在伦理方面是“义利双行”,即“道义”与“功利”相结合,“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后世儒者行(董)仲舒之论,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

  其四,在推进经济发展上,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和政策,“夫四民(农工士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大力发展工商业。

  

    “事功之学”言简意远,而今细细读来仍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道不离器、为学务实”,就是地地道道的唯物论者,尊重物质的第一性,是“求真务实”的先行者;

  “实政与实德双修”就是强调执政者注重“德”字为上,执政为民;

    “义利双行”就是要以人为本,没有“利”,就无从谈“义”。

  “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贷币,”就是提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

  一言以蔽之,“功事之学”于今仍有指导意义,“永嘉学派”仍需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义利双行”就是要以人为本,没有“利”,就无从谈“义”。

  “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贷币,”就是提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

  一言以蔽之,“功事之学”于今仍有指导意义,“永嘉学派”仍需我们后人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