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杯日语演讲

(2009-05-23 20:31:04)
标签:

中华杯

日语

即兴演讲

   今天下午去看了中华杯日语演讲比赛东北赛区(全国一共八个赛区)的预赛,获得特等奖的两个人可以到东京参见决赛,机票是日本航空赞助的。比赛分上下午,上午是事先布置好题目的,有准备的,下午是临时抽题的即兴演讲。因为去当观众期末会有加分,所以跟多人都是为了加分去的,我因为去年看过,感觉一般般,所以这次也没有打算去看,不过快中午的时候室友发来短信说比去年强多了,而且小杰也参加了。我下午本来打算去上自习的,不过出门的时候又改变了注意,想去看看,就朝活动中心去了。

 

   上午的比赛我没看见,不过听室友说水平相差不多,就看下午的即兴了。我们学校是两人参赛,小杰和另一个跟他一届的女生,两人都是很强的说。现场很多人,评委都很资深的感觉,我们很多的外教也都去了。因为去的比较早所以坐的位置是很不错的。一点多的时候比赛终于开始了。

 

   一号明显相当紧张,在加上麦克的高度没怎么调好,所以听起来不是很好。后面的也是发挥差异很多,有的紧张得声音都有点颤了,还有说一说停住了不知道说什么的了。说的好的就很是流利了,肯定是平时积累不少。虽然说是即兴演讲,可是每个人的题目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都不知道彼此的题目,别人说的时候他们在后台也听不见,但也正因为是一个题目,所以水平也就显而易见了。题目是私の心に残った言葉(留存在我心底的一句话),几乎每个人说的都是什么关于要努力,不要放弃什么,一定要尝试什么的,都是别人说了什么话就给了自己勇气什么的。虽然在内容上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出彩的,但在语言组织上和表达上就差别很大了,而且是现实三分钟。等了很久终于到我们的学校的了,小杰是24号(共31人)跟他上午抽的号一样。我真不得不说他真的很强,非常流利,声音语调也是恰到好处,感觉非他第一了。过了几个之后是我们学校的另一个女生,表现的也是很好,估计这此的特等奖我们学校会包揽的,最然对于我们学校,日语演讲比赛什么的是势在必得。

 

   比赛结束了,大局已定。在看了几个余兴表演和日本航空的宣传之后是评委的点评,一个日本国事馆大学的教授(中国人)说了很多,对东北的比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日语果然还是东北强,尤其是大连。但他说的更多的是关于我们对日本应有的了解。他说我们对日本的了解还都很浅,能看到的也都是书上写的,而且很多书在中国是买不到的,关于那个民族的,关于我们两个民族之间的,关于过去和现在,我们应该多了解现在日本人的想法。的确值得我们思考的很多很多,我们生在这个国家,能看到的,能知道是在是太有限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以为是的理所当然,那些没有依据的臆想,无端的猜测其实是很恐怖的。但有些我们又真的很无可奈何,真实的虚假的,只是因为我们被那样告知了,或是我们本就是相信我们愿意相信的,连怀疑的勇气都没有。

 

   比赛的结果是在意料之中的,我们学校包揽了特等奖,他们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当也有出乎意料的,因为比赛规定如果特等奖的两名出至同一个学校,那么将由一等奖的那个人代替特等奖中那个分数低的去参加在东京的决赛。所以很不幸,小杰无缘东京的决赛了。对于这样的规定我不知道小杰在台上领奖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全场最高对荣誉的他竟突然成了台上最尴尬的人。几乎所有的人对于这样的规定有极其的不满和不解,说根本就不合理。但最意外的是我竟然对此没有什么多余的感想,虽然对小杰有惋惜,但对于规定本身并无异议。因为我觉得既然这样规定就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要不然举行了四年的比赛不能还延续着这样遭人怨念的规定,他们肯定有这样做的理由,就算我们不能理解但肯定有它存在的意义。所以在室友一直大嚷着不合理并表现出相当的愤怒的时候,我的反应是相当冷静的,甚至都没怎么说我的想法,也懒得跟她解释,因为我一直就觉得别人认不认别人的事,没必要每个人都跟你想法一样。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老了,再没有什么热血的冲动和极强的正义感了,或是我只是更冷漠了。

 

   现在很多事真是懒得说了,懒得去争什么了。以前总要争个谁对谁错,总觉得别人的想法肤浅,想让谁都认同我的想法。可现在觉得那个时候自己真的好幼稚,做那么没必要也没意义的事。现在我更多的时候只是在听别人说,赞不赞同我自有我的想法,但已经没有必要说出来了,肤浅幼稚也不是我有资格干预的,对于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思维我可以不赞同,但我永远会给予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关于故事
后一篇:这几天的诡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