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腾讯QQ与奇虎360:谁在保护我们的隐私?

(2010-10-12 10:35:49)
标签:

强装门

腾讯qq

隐私保护

隐私保护器

奇虎

360安全卫士

大璞不完

分类: 信息安全

【导读】腾讯QQ电脑管家炮制“强装门”剑指奇虎360后不足12小时,奇虎360就发布了新产品——360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那些窥视用户隐私的软件,而该软件一开始仅能支持监控的唯一一款软件正是腾讯QQ。“隐私保护”成为双方口水战的借口,那么究竟谁在保护我们的隐私?

http://s15/middle/4dcaada9g92627de0cdee&690
   360安全卫士发布隐私保护器

    这场始于9月26日23点16分的《360安全卫士发布隐私保护器专门曝光窥视软件》:

http://i2/IT/cr/2010/0928/1199392787.jpg
360隐私保护器

  如果你没有开启腾讯QQ,360隐私保护器会提醒你“请您打开腾讯QQ”。意思就是我们只针对腾讯QQ。

http://i2/IT/cr/2010/0928/3461714679.jpg
只有打开QQ,360隐私保护器才能有效工作

  360隐私保护器的发布颇有赶工嫌疑,暂时还没有官方下载页面,只是通过官方论坛发布下载链接,软件版本号为1.0 Beta。同时发布出来的软件简介明显地通篇都在针对腾讯QQ。

http://i3/IT/cr/2010/0928/387074978.jpg
360隐私保护器下载页面

  360直言不讳地称该软件“目前仅支持用户投诉最多、覆盖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QQ(暂不支持TM)”。

http://i2/IT/cr/2010/0928/2739073359.jpg
直言不讳,我们只针对腾讯QQ

  虽然360坚称隐私保护器是绿色软件,但我们不敢苟同,因为这款隐私保护器跟普通软件一样,需要安装后才能使用。并不是像我们所理解的“绿色软件”那样免安装、即下载即可使用。为此有网友戏称360所标榜的“绿色软件”其实只是指软件界面所采用的颜色而已。

http://i1/IT/cr/2010/0928/3489324532.jpg
360隐私保护器很难与“绿色软件沾边”

  腾讯公开发表声明

  就在360隐私保护器发布的当天晚上19时14分,腾讯发布了“腾讯关于《360新推软件指QQ侵犯隐私》的声明”。

http://i3/IT/cr/2010/0928/3936467829.jpg
腾讯官网发布套红声明

  腾讯在声明中一口否认了“窥探用户隐私”一说,但却没有对奇虎360公司采用过激言辞,只是在声明最后呼吁业内服务商共同努力。虽然腾讯这个声明不算反应过激,不过对待竞争对手的挑衅,以静制动从来都不是腾讯的作风,比如几年前的彩虹QQ和珊瑚虫QQ。

  也比如上次弄至满城风雨的《“狗日的”腾讯》事件,腾讯虽然选择了低调处理,不过最后《计算机世界》杂志社的老总和主编都被双双撤换后,事件才告一段落。

http://i0/IT/cr/2010/0928/1219476880.jpg
腾讯官网截图

  声明全文如下:

  近年来互联网安全环境日益恶化,并出现众多针对QQ的盗号木马,直接威胁到广大用户的网络账户与虚拟财产安全。为更好地保护用户账号安全,腾讯QQ不断强化安全特性,对QQ用户上网环境加强安全检测,以预防木马盗号。

  9月27日,有媒体报道《360新推软件指QQ侵犯隐私》。文章中提及的所谓“隐私扫描”内容,是对QQ安全功能的误解,我们在此强调,腾讯QQ软件绝对没有窥探用户隐私的行为,也绝不涉及任何用户隐私的泄露。

  文中提及的安全模块,采用了安全软件普遍采用的检测技术,系统地发现和清除各类木马。目前,QQ安全检测模块日均清除盗号木马170万个,拦截恶意攻击日均超过1500万次,有效保护了QQ用户的信息安全。该报道对用户具有误导性,因此,腾讯公司特此声明,以正视听。

  保护用户账号、虚拟财产和数据安全,始终是用户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我们最重视的课题。腾讯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在研发和运营上不断加强对用户的保护力度,我们有决心和信心维护广大QQ用户的信息安全,同时我们也呼吁业内服务商共同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腾讯公司

2010年9月27日

   2010年10月11日,腾讯再次发布了《关于腾讯QQ被诬蔑 “窥视用户隐私”的严正声明》,全文如下:

    近期某公司推出“隐私保护器”,诬蔑QQ窥视用户隐私。在此我们严正声明:QQ一向重视用户隐私的保护,绝没有窥视隐私的行为。被诬蔑的主要是QQ安全检查模块。 QQ安全检查模块是一个查杀存在于整个电脑中盗号木马的安全软件,在QQ登录后会对易被木马入侵的内存、开机启动项、常用软件启动项、桌面快捷方式等位置的文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的具体流程为:首先判断文件是否为可执行文件(例如*.exe/*.sys等程序文件),如果不是可执行文件,QQ安全检查模块不会对其进行任何操作;如果是可执行文件,QQ安全检查模块将进一步进行木马检查。可执行文件是木马病毒伪装或寄生的地方,检查可执行文件是业界所有杀毒软件的通用技术,绝不涉及用户隐私。 

    该公司“隐私保护器”对QQ用户的主要误导包括:

    一、在该“隐私保护器”刚推出的时候,无论将任何第三方程序更名改为“QQ.exe”后运行,都被该“隐私保护器”标示为QQ在窥视用户隐私,可见该“隐私保护器”的推出,不是为了保护用户,而是为了诬蔑QQ。

    二、将QQ执行用户的正常操作曲解为窥视用户隐私。例如:当用户通过QQ接收文件并另存到桌面或用户将QQ截图另存到桌面时,均被该“隐私保护器”曲解为窥视隐私的操作,并进行“窥视隐私”报警提示。

    三、将QQ安全检查模块对可执行文件的检查曲解为窥视用户隐私。例如,该“隐私保护器”把安全检查Word.exe的操作,当作“窥视”用户Word文件的操作来误导用户。实际上Word.exe是可执行程序,并不包含用户个人资料。又如,该“隐私保护器”将QQ安全检查模块对网银可执行文件的安全检查曲解为对用户网银资料的窥视。实际上网银可执行文件是金融机构公开提供的标准程序,并不包含用户网银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这些都是对广大用户的一种明显误导。

   经过12年发展,QQ帐号早已不单单应用于即时通信,还广泛应用于众多网游、在线网银支付、网络购物、社区空间、博客以及邮箱和微博等应用,是整合了通信、娱乐、资讯和商务的一站式平台的重要通行证,其安全保护需求的级别已远超其它即时通信产品。QQ产品团队一直把保障用户帐号安全看作最重要的工作,并通过提供QQ安全检查模块等一系列措施持续加强安全体系建设QQ从不窥视用户隐私,并且坚信只有尊重并真正保护用户安全及隐私的企业,才能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必须指出,作为一家自称“专业安全软件厂商”的企业,却曲解这种非常通用的安全检查原理和方法,除非是蓄意诬蔑,否则其专业能力令人质疑。对于该公司为了达到其恶意打击QQ的目的,以奖品为诱饵蒙蔽大众传播不实信息的手段,我们感到难以置信和愤怒。这种蒙骗用户的行为严重损害了QQ的声誉,我们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我们也呼吁同行企业本着用户利益至上的原则做好产品和服务,并欢迎广大媒体、用户公正监督,共同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QQ安全检查的原理、机制和效果,我们提供了更详细的说明,可查阅http://im.qq.com/shengming.shtml,也请广大用户明辨是非,不要被某公司的安全恐吓所欺骗!

QQ产品团队
2010年10月11日

追根溯源 中秋夜腾讯“霸王硬上弓”

  时间回到中秋期间,QQ电脑管家通过腾讯QQ客户端悄悄进入用户电脑,进行后台强制安装,后期甚至还演变成了不装QQ电脑管家就无法登录QQ。我们都相信,这是腾讯QQ电脑管家借QQ客户端的数量优势进行战略布局,目的就是要储备足够的用户数量作为筹码,伺机叫板装机量遥遥领先自己的安全防护类软件—— 奇虎360安全卫士。

  延伸阅读:QQ电脑管家玩自爆 “强装门”激起民愤?

http://i3/IT/cr/2010/0928/449843876.jpg
腾讯财经频道文章网页快照截图

  奇虎360敌动我也动 绝不是省油的灯

  腾讯QQ电脑管家大规模强制安装背后的目的,奇虎360绝对是第一个就能想到的,双方的交锋无可避免。既然腾讯已经做到不要脸、强制安装这个份上了,那么奇虎360也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奇虎360是业界出了名的“好战分子”,绝非省油的灯,虽然QQ电脑管家——脚下有1亿QQ客户端用户群,但奇虎360显然早就已经预见腾讯会走这一步棋,也早就仔细谋划过对策。360隐私保护器就是第一击,而且这一击非常巧妙。

  360这一击首先针对的不是QQ电脑管家,而是QQ电脑管家能肆无忌弹地挟持用户进行“强装”的基础、也是腾讯的基础——QQ客户端。

http://i0/IT/cr/2010/0928/248968715.jpg
360安全卫士“掌门”周鸿祎

  我们先来看看奇虎360隐私保护器是怎样“狠狠地”盯上腾讯QQ的。

  首先,360隐私保护器会先自动检测一段时间,如果你有开启腾讯QQ的话,那么很快就可以看到满地的企鹅头像。隐私保护会显示有哪些位置被小企鹅偷看过、是在什么时间被偷看的、具体行为是什么等等。换句话说,腾讯QQ的大部分操作都被360隐私保护器揪了出来,暴晒于光天化日之下。

http://i3/IT/cr/2010/0928/2475205264.jpg
腾讯QQ“满堂红”

  而可疑记录一般都能达到二三十项,不过这些可疑记录“可疑”在什么地方,360隐私保护器一概不予提及,我们也不清楚360隐私保护器对“可疑记录”的是如何定义的,操作记录“可疑”与否,由360说了算。

http://i2/IT/cr/2010/0928/843428384.jpg
360隐私保护器的“自我评价”

小实验 看360如何紧咬QQ不放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传闻360隐私浏览器只认准了“QQ.exe”这个程序名,我们就先关闭腾讯QQ,然后随便找来一款绿色软件的.exe文件,把它的名字改为“QQ.exe”,启动这个“伪QQ程序”之后,实验证明,360隐私保护器也同样会将这个“伪QQ程序”的一切动作报警处理。

http://i1/IT/cr/2010/0928/1713202511.jpg
实验证明,360隐私保护只认准了“QQ.exe”

  点评:只要QQ敢动一下汗毛,360隐私保护器也会记录在案并进行通报。敏感程度高得让人有一种错觉——360不是在监视腾讯QQ,而是在监视用户。

http://i1/IT/cr/2010/0928/3700337785.jpg
其实我们只认准QQ.exe

http://i3/IT/cr/2010/0929/2781200062.jpg
隐私保护器前后两天对QQ扫描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阴谋论一下:360能记录我们在QQ上的任何操作、掌握用户的每一个聊天动作,那么360岂不是变成了一个“影子腾讯”?360是否有想过自己推出一个能打败QQ的聊天工具呢?

  本来一款软件的前台、后台全部操作过程都被人这样硬生生地揪出来批斗已经够凄惨的了,可是360隐私保护器做得更加绝,软件右下角有三个按钮,每个按钮都大有乾坤。

  1、赶快告诉我的朋友:点击这个按钮后,软件将会自动复制一段分享信息到剪贴板,并鼓励你粘贴到微博,告诉更多的人“360出了个隐私保护器,专门揭腾讯QQ的疮疤”。

  此举可以鼓励用户自发帮360引起保护器做广告传播,而且,真的有用户热衷于这样做。毕竟,如果没人使用这款产品的话,360通过隐私保护器打击腾讯QQ的计划只会是以卵击石。

http://i2/IT/cr/2010/0928/834218275.jpg
鼓励用户自我传播

  继续阴谋论:360隐私保护器强调的是通过微博传播,对QQ传播只字不提。但毕竟微博功力有限,如果360也推出了自家的QQ,那对奇虎360来说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有时,真的很羡慕腾讯QQ的弹窗。

http://i1/IT/cr/2010/0928/542464594.jpg
有不少用户都通过微博传播了360隐私保护器的信息

  2、把检测结果保存为图片:这一功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有图有真相,QQ偷窥我的系统,立此为证。

http://i1/IT/cr/2010/0928/1247821477.jpg
把检测结果保存为图片

  3、阻止隐私文件被“窥视”:这一功能360暂时还没有对用户开放,点击后只会跳转到官网反馈页面。但这是360隐私保护器最绝、对毒辣的一招。

  作为针对腾讯QQ客户端最后的绝招,360很聪明地把这一招先扣住了,这个按钮暂时都只是给大家围观的。不过这个功能一旦开放,后果可想而知,就是QQ的各项功能将被360阻止,用户甚至可能无法登陆QQ。

http://i3/IT/cr/2010/0928/197758673.jpg
隐私保护三把刀

  之所以说这招绝,是因为这个“绝招按钮”同时也是给腾讯的一个警告。360想说的是:腾讯你可看好了,不要轻举妄动,我的这个绝招扣得不是太稳,随时都有开放的可能。

http://i0/IT/cr/2010/0928/344324774.jpg
点击这个按钮之后,会跳转到“为360献计献策”页面

各方表态:

  对于这次360与腾讯从暗战转到明刀明抢,网友都议论纷纷。360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了多条意味深长的微博,不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http://i1/IT/cr/2010/0928/582947880.jpg
360官方微博人气骤升

http://i1/IT/cr/2010/0928/791468071.jpg
奇虎360官方发布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

  更加有好事网友炮制了一张足以以假乱真的“卸载360获得5Q币”的腾讯会员活动宣传页面截图。不过事后证明,一切都只是恶搞。

http://i2/IT/cr/2010/0928/4017972819.jpg
好事网友炮制的卸载360获Q币活动。

  延伸阅读:追踪狗日事件始末 为何被捅的总是腾讯?

  以下为小编收集的网格精彩点评集合

  1、力撑奇虎360

  微波网友杨小妖:目前还没有,我们希望更多听一听用户的声音。但我们相信,转载就是态度,围观就是力量。360隐私查看器相当于将某些软件偷偷摸摸的行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阳光下,它还敢伸手吗?

  微波网友实验室的德克斯特:我并不是抹黑腾讯,但是QQ啊,你干嘛要扫描我的网银文件啊?这让我很没有安全感啊!刚才我用伪装的方法试了一下,这个检测工具还是准的。不管360是不是流氓,QQ未经同意扫描软件的确是跑不了了。

  2、QQ有点冤

  网友小伟-嘎嘎:360公然找qq下手,主要的目的还是推荐自己的360隐私保护器吧~之前还叫板金山,百度,看来坐拥2亿用户的360已经不是之前的流氓山寨杀毒软件了,内部的策划高手很厉害嘛。

  3、业界人士观点

  电脑报张晓明:我们都一直相信QQ这对可爱的企鹅。不过还是等评测了360隐私保护器再说吧。目前我暂时选择信任QQ。无论如何,QQ将面临一次巨大的信任危机,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登录QQ的时候,几乎根本没想过会不会泄露自己的隐私。突然之间,我们要多个心眼了,在Q哥Q妹东张西望的时候。

  搜狐CEO黄小川:保护隐私受大家欢迎,但关键是要有公平的态度,对360是否出于其他目的有担忧。”

  4、中立派

  网友摇摆_寻幂:刚试了下360隐私保护软件,发现真的很可怕。几乎所有装好的软件都会被扫描一遍。不过我要想了,360又有没有在获取隐私呢?

  网友lgx_fly:我们想问,360隐私保护器,这个保护二字何解?

  网友Controlsea:用上360隐私保护器,看完狗咬狗就把两个都卸了。

 

腾讯360之争未息 金山加入“隐私保护战”

  由“隐私保护器”引发的360公司与腾讯QQ之间的商战还未结束,昨日(10月11日),互联网安全厂商金山安全也正式推出金山隐私保护器。同一时间,360发布了《用户隐私保护白皮书》,呼吁其他互联网软件厂商一同将自己的行为全部透明化、公开化。

    隐私保护器成“香饽饽”

    “金山隐私保护器将隐私的定义权交给用户,不特别针对任何软件或者个人。”金山安全公关经理李小光表示,“金山隐私保护器可由用户自定义隐私文件,自行选择需要保护的文件。”

    金山安全表示,金山隐私保护器与360隐私保护器工作原理完全不同,金山隐私保护器以文件保护为核心,用户自定义隐私文件,只要有侵犯隐私文件的行为就会被提示。“而360隐私保护器只针对QQ、MSN等软件,将QQ、MSN调用数据的所有行为都定性为可疑,本身就混淆了偷窥隐私的概念。”

    针对金山安全的说法,360公司总裁齐向东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新版360隐私保护器已经实现了从“软件行为监测”到“用户隐私文件保护”的全面升级,包括“我的文档”、MSN聊天数据、腾讯QQ(腾讯TM)的用户数据文件、IE收藏夹等敏感位置。

    行业监管待加强

    “金山、360纷纷涉足隐私保护器市场,说明该市场存在客观上的需求。”业内专家谢文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隐私保护一直是互联网服务的一项空白,用户上网隐私成了三不管的灰色地带,为许多软件公司谋取商业利益提供了空间。

    谢文表示,金山、360推广隐私保护器的直接目的无非是获得更多的用户,通过隐私保护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然而,作为一款隐私保护软件,自身的行为是否侵犯了用户隐私也是用户担心的问题之一。据网络调查显示,近90%的网友认为网络隐私就是未经允许的前提下,不希望被第三方监控、查看或者收集的个人信息,如网络聊天记录、私人照片、私人文件以及网络银行的账号、密码等信息,个性化需求不同。

    对此,齐向东表示,360呼吁其他互联网软件厂商一同将自己的行为全部透明化、公开化,软件公司必须做到软件行为不越界、用户隐私不上传、执行操作告知用户等。

    “由于缺少独立第三方监管,也造成了产业问题难以言说,最后的选择权只能是用户自己。”谢文表示。

 

写在最后

  一个是号称2亿装机量的奇虎360,另一边是今年刚突破1亿在线注册用户数的腾讯QQ,两家国内最知名的互联网公司,最致命的招数还没使出来。

  这场“3亿大战”的阵容绝堪比好莱坞大片,由两家最著名的互联网巨头担纲主演绝对是戏码十足。不过还好,场面暂时还受控,还没演变到最血腥低俗的互相卸载局面。不过仅仅是暂时。我们不知道事件会如何发展,是继续出招、手段升级还是戛然而止?我们将继续关注。

  不过说到底,中国的网民真不容易,互联网地盘争霸战,今天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捅你,受伤的一直是网民用户。不过最幸福的也是中国网民,网络生活多姿多彩,天天上演明争暗斗,在中国当网民绝对不用担心会被闷倒。(大璞不完

 
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工具、杀毒软件会泄露隐私嘛?最多可选2项
发起时间:2010-10-12 11:00    截止时间:2011-12-12 11: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