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脑血管病防治问答

(2008-09-13 05:58:18)
标签:

中风

预防

溶栓

血管狭窄

支架

血管造影

健康

杂谈

分类: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防治问答 (2008-09-11 06:20:33)

 

脑卒中已经成为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是造成残疾的第一要素。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口中每年死于卒中的患者超过100万,而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在现有的700万卒中幸存者,大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卒中不仅危害患者本人,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脑卒中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

1. 大脑的供血来源

人的大脑重量仅为体重2%左右,但血液供应却占心输出量的近20%; 氧气消耗占全身约20%。大脑的血液供应主要通过颈部的血管:二侧颈动脉和椎动脉,并以Willis环为基础,在颅内建立较广泛的侧枝循环。 

2.什么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就是临床上常讲的“中风、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临床表现有:①颈动脉系统:运动与感觉障碍(偏瘫),失语、失明及读写障碍等。②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甚至不能活动及记忆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卧床不起,昏迷不醒,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

颅内外血管(指颅内血管和颈动脉、椎动脉颅外段)狭窄(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血管病理因素,约70%左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颅内外动脉的狭窄。

4. 脑血管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随着医学科技诊断的不断发展,以往无法进行诊断的部位现在可以轻松诊断,脑血管病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包括CT、磁共振、颈部超声、经颅多普勒(TCD)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等。

通过在DSA下行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的患病部位可以直观的在显影下呈现,对后期准确对症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拥有其他如CT、磁共振、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等在内的一切检查无与伦比的精确优势。

5. 什么是全脑血管造影?

全脑血管造影(DSA)是一种常规的、成熟的诊断方法,是用X线来探查中风的原因、动脉瘤的位置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是在病人的大腿根部做一穿刺,通过一细而柔软的导管在动脉内注射造影剂,同时连续拍照,记录造影过程,使脑部的血管图象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据此用以判断脑血管动脉有无病变,作出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

6.为什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需要行全脑血管造影?

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颅内外血管狭窄既可直接造成脑缺血,又可继发血栓形成造成脑缺血,还可因狭窄处的血栓或粥样斑块脱落阻塞脑血管造成脑缺血。所以脑血管造影是明确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所在的重要诊断手段。只有明确了血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才能针对发病的源头进行根本的治疗。

7.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三种方法中,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常欠理想,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相对创伤较大,需要全麻,手术中有时要阻断脑血流,再发生狭窄时不能重复施行,此类手术在我国开展得不够普遍。采用神经微创介入疗法对颈部血管(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和颅内血管狭窄进行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微小、适应症宽、再狭窄(或复发)率低和可重复施行的优势,血管内扩张和支架置入术不仅能够通过对狭窄的直接治疗使脑血流增加,脑缺血改善,而且能够预防或降低卒中的再次发作。微创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在脑部动脉球囊扩张和置放支架,疗效可靠,手术最安全,创伤最小。

8. 什么是缺血性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脑血管造影后确诊脑血管严重狭窄后,根据情况进行脑血管支架成形术,在X线透视下,将球囊送至病变血管处,加压充盈球囊将狭窄处扩张,从而改变血管供血,缓解症状。病变处扩张后,需用支架将病变处永久撑开,植入支架是为了减少斑块破裂后血管塌陷,急性闭塞,增加手术安全性,减少再狭窄。

9.什么样的血管狭窄需要行支架治疗?

血管内支架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认为动脉血管狭窄≥70%,不论有无症状,都需要行血管内支架治疗以消除狭窄,预防中风的发作;血管狭窄<70%,只要有该血管病变引起的症状,就应该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如果无症状,可以严密观察;血管狭窄<30%,有溃疡性斑块,不论有无症状,均应及时行血管内支架治疗。

10.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机理是什么?

血管内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由于动脉狭窄,脑供血量不足,使一部分脑细胞长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毗邻死亡边沿,一旦出现血压的剧烈波动或者意外的打击而造成脑血流量的进一步下降,这部分细胞就会发生坏死,而一旦血管狭窄消除,脑血流量增加,这部分细胞的功能就得到了挽救;②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不稳定的时候可以脱落,顺血流到达血管远端,而造成远端血管的闭塞。支架置入术后,通过支架的压迫作用,可以将不稳定的斑块压住,从而阻止了脱落;③对于溃疡性斑块,由于血流在溃疡内形成涡流,极易形成血栓,通过支架的压迫作用,使溃疡性斑块消失。

11.为什么说急诊动脉内超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通过溶栓使堵塞血管再通,但受治疗时间窗的限制,一般要求在发病6小时以内实施。在卒中发生6小时内梗死区中心小部分脑细胞缺血性坏死,难以逆转,但周围大部分的边缘地带为缺血性半暗带或水肿带,通过急诊微创介入的方法到达血管堵塞部位进行超选溶栓治疗,则可恢复或缓解,使脑梗死区不再扩大,有利于神经功能的代偿与康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