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强迫症的诊断与治疗

(2008-02-04 15:57:36)
标签:

强迫症

诊断与治疗

健康

分类: 强迫症

【概念和特点】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其共同特点为:

1.患者意识到这种强迫观念、意向和动作是不必要的,但不能为主观意志加以控制。

2.患者为这些强迫症状所苦恼和不安。

3.自知力保持完好,求治心切。

4.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

【病因和发病机理】

1.社会心理困素  是一诱发因素,在正常人偶尔有强迫观念,并不持续,往往在社会心理因素影响下被强化则持续存在,此种社会心理因素常见的有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要求过分严格,或处境困难,担心意外,或由于家庭不和,性生活的困难,怀孕,分娩等造成的紧张,或由于亲人的丧亡,突然惊吓,遭受政治上的冲击,频于破产等均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患者谨小慎微,遇事犹豫不决,反复思考,忧心忡忡,容易促发强迫症状,这些强迫症状均可能与上述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的联系,但随着环境的变迁,适应能力的增强,强迫症状有时也会有一定的改善。

2. 遗传因素   是一种素质因素,如有人统计双亲中有强迫症者约为3~5%,远较一般居民为高。双生子的研究由于病例太少,尚无定论,但是人格特征是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的特征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如同一类社会心理因素在有特殊人格的基础上更容易促发强迫症。这类人格的特点系:胆小怕事,优柔寡断,遇事过于细致,严肃,古板,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反复推敲等。

【临床表现】

1.  强迫观念

(1)强迫性怀疑

    对于业已完成的事仍然放心不下,如门已锁好,怀疑是否锁好。或信已投出,怀疑是否贴了邮票,医生处方后,怀疑剂量是否过小而贻误病情等。总是疑虑不安,常驱使反复查对才能放心。

(2)强迫性回忆 

   对于往事,经历,反复回忆,明知缺乏实际意义,没有必要,但不断回萦于脑海之中,无法摆脱。

(3)强迫性穷思竭虑

   对于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如对一些大自然的现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实也无休止地加以思索“如树上的叶子为什么会落下”,“人为什么要分男女”等。

(4)强迫性对立思维 

  患者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思想,如当看到“万岁”二字时,则出现对立词汇“打倒”,读到战争时,则立刻反映出“和平”等相反的概念。

2. 强迫意向和动作

(1)强迫意向

   患者在作某事则总出现相反的意愿,如一个外科医生,双手已清洁准备上手术台时,则出现要解大便的想法,无法克制,但决不采取行动,因此有这想法的外科医生总想回避上台作手术,以免引起恐慌和焦虑不安。

(2)强迫性洗涤

  怕不清洁而罹患某种传染病,患者接触了某物,则要反复洗手,明知手已清洁,无须再洗,但无法控制。并可发展为洗衣服及洗澡,否则心情不宁。 

(3)强迫计数 

  患者不可克制的计数,与强迫性联想有关,如见到电杆,则要计数;见到窗子,也要计数。不计数则感到烦躁,难以克服。

(4) 强迫性仪式动作  

 患者总是要作一定动作,以此象征着吉凶祸福,如一患者进门时先进二步,再后退一步,表示他父亲的病就能逢凶化吉,如果没完成这样的动作,则必须重复。明知这是毫无意义,但不作此动作,则焦虑不安。

【病程和预后】

     起病可急可缓,但缓慢起病多见。由于患者对强迫症状颇感苦恼,这种病痛的折磨则往往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而使病程迁延,经久不愈,有的患者甚至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如急性起病,诱因明显,病前无强迫人格者,预后颇隹。起病缓,病程长者,治疗困难。但由于药物的发展,对本病治疗的前景也较乐观,部分病员可自发缓解。

【诊断要点】

1.本病起病可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

2.有典型强迫观念或强迫意向和动作,可单一出现也可同时伴发,内容无不荒诞离奇;

3.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和抑郁情绪,病人自知强迫症状是不正常,但无法克制而痛苦;

4.自知力完好,常主动积极求治;

5.多数病人具有强迫人格特征;

6.要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精神分裂和抑郁症。

【治疗】

1.心理治疗 

   主要采取解释性心理治疗,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分析人格缺陷,正确对待疾病,减少精神上的负担和焦虑。说明这些均可使病情迁延,或症状加重,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行为疗法

    对此类患者有效,常用系统脱敏法,对强迫意向者尤为有利。如患者登上高楼,总出现要向下跳的想法,则可带患者走向二层楼,如无强迫意向,然后三楼,四楼,经多次反复训练,实践,常获成功。

3.药物治疗 

   本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如情绪改善则强迫症状也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好转。用氯羟安定1~2mg,每日3次,或丙咪嗪25~50mg,每日2~3次(早、中各一次),对控制强迫症状有效。有报告氯丙嗪10~20mg,每日2~3次,对强迫症状有特殊的效应,但对照研究表明仍对伴有抑郁症状者效果明显。电休克对强迫症状无直接效应,伴有情绪障碍者有效。

4.外科治疗

    强迫症是一种较难治疗的精神疾病,也是精神科较为常见的病种之一,其原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已有的研究材料显示,强迫症的发病涉及心理发育的异常,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脑代谢异常及内分泌异常等,但均未获得肯定的结论。目前对强迫症的治疗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氯丙咪嗪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约有三分之一病人对药物治疗无任何反映;而相当部分病人不愿或不具备接受心理治疗的条件。因此至少有百分之二十的病人对上述二种治疗无效,病情日益恶化,严重影响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病人感到痛苦异常,生活质量低下,部分病人因继发抑郁而导致自杀。所以一直在寻找能有效治疗强迫症的其他方法。一个难治性强迫症住院治疗一年费用一般为五万元。而许多难治性强迫症的病程往往长达数十年,常反复住院。对强迫症治疗效果的评定需做一定时限的随访(半年—三年)。强迫症评定量表(Y-BOCS)是国际上公认的强迫症评定量表,可作为评定强迫症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O)可作为评定强迫症病情的辅助指标。上述量表均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通过量表可以观察患者的疗效。然而,药物强迫症治疗效果并不完全令人满意,药物难治性强迫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往往不能保证,所以需要新的治疗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病情,手术通过破坏眼眶—纹状体—丘脑—边缘叶一额叶的功能环路,达到治疗的效果。

国内外研究表明,PET在药物治疗前后显示明显变化,表明PET作为一种评价治疗的客观依据是准确可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