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海和苏州的距离很近,乘动车就40
分钟的路程,但是由于最近在着手准备2008
年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同时又连续参加两次神经科和微创神经外科的学术会议,因此,连续两个礼拜没有回上海!
本人一贯坚持: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这种性格让自己能够专注于要做的事情,但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烦恼!自己当初离开读大学、硕士及工作多年的合肥,或多或少就是因为自己的个性使然!
自己曾多次为所在单位申报省级、国家级的课题,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经验,深知申报国家级的课题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思考的历程!是一个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旧观念的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地认识自己,否定自己,扬弃自己的历程!
做博士论文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触:越是随着课题的深入,越感觉自己的课题毛病太多,不能让自己满意,尽管自己设计的时候可能还是挺自我欣赏的!本人在构思课题时,阅读的国外参考文献足足有200篇,每个月都要上网更新,看看有没有更新的资料!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逐渐地勾勒出课题的轮廓,并不断充实!整整用了半年的时间,如今回过头来再分析,难免还会不时地蹙眉、摇头!!
即使是设计好的课题,做起来也未必就会那么顺利! 这就是考验耐心和毅力的时候了!去年11、12月,乃至圣诞、元旦,直到春节前两三天,自己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根本就没有星期天的概念,有一段时间就睡在实验室旁边不远的小房子里!不论是临床工作还是科研课题,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取得一点点的回报!当然,支撑自己的信念就是:拿到文凭,顺利毕业啦!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因此,此次申报课题一定要集中集体的智慧,发挥团队的力量,激发个人的潜能!既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又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在整理实验材料,构思技术路线的过程中,自己对今年的申报工作也越来越有信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