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05-25 09:33:19)
标签:

梦溪速写

敦煌考察日记

榆林窟

东千佛洞

六牙象

分类: 梦溪随笔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4月11日,随壁画系研究生课程班考察小组从北京西客站出发,30个小时后到达甘肃柳园火车站,转乘汽车2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敦煌,后又加入到袁野老师带领的西部考察小分队。

    漫步在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大餐前;徜徉于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万佛峡、瓜州东千佛洞里;徘徊在唐陵、汉陵、霍去病墓旁;仰视在卢舍那大佛脚下......尽情的汲取、吸纳,收获很大,感慨颇多。回来后整理了一下我的被填得满满的大脑和我此次西部考察凌乱的速写笔记,总结如下:

      4月12日--4月22日在甘肃敦煌考察十一天,莫高窟共考察了45个窟,普通窟34个调节窟3个特窟8个。榆林窟共考察了8个窟,东千佛洞考察了5个窟。

    4月23日--4月27日在陕西西安考察五天 西安碑林  唐代墓室壁画 省博物馆   市博物馆   汉阳陵  霍去病墓   

    4月28--4月30在河南洛阳考察3天,龙门石窟  洛阳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国际牡丹园。

 

一:甘肃  共看到的洞窟有六十多个(莫高窟共考察了45个普通窟34个调节窟3个特窟8个,榆林窟共考察了8个,东千佛洞考察了5个。)

(一)共看到的敦煌洞窟六十几个

( 1 ):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至今保留有从十六国、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十个朝代。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赤身女人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也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第275窟  北凉  莫高窟最早开凿的一批洞窟之一,这个窟的艺术特点完全呈现西域之风,

     第249窟  西魏   1400年前顶天立地的阿修罗四周是风、雷、雨、电神各自带着自己的法器尽职尽责,雷神周围的小鼓;风神的斗篷..... 南北壁上的西王母、东王公壁画也很有名气。
     第254窟  北魏   萨哆太子舍身饲虎图西域画家所为,构图画法服饰都呈现西域风格与285是不同的画法。

     第285窟   西魏    500强盗成佛图其构图属于中国传统的构图形式;人头龙身兽的开明神,13头、11头、9头分别掌管天界、昆仑山和人间的; 西魏飞天v字型摇摇欲坠的感觉,到了隋朝就飞的灵动快了起来,唐代的飞天有些是俯冲的、蛙泳式的。

     第257窟   西魏   此窟的美女多俗称美人窟,呈中心塔柱形式,著名的九色鹿本生图就在塔柱后面的西壁墙上,南壁小沙弥守戒图,棚顶的旋转裸体飞天让我怀疑 马蒂斯的著名舞者表象形式出自此处

    第259窟   北魏    开凿于公元五世纪用色以当地的敦煌土土红色为主调,释迦佛、多宝佛二佛并作,最美东方微笑彩塑禅定佛,中国汉式结构--人字顶,粗犷西域风格的飞天。

    第296窟   北周    微妙比尼转生(因果报应)故事壁画;徐达太子乐善好施故事壁画;  忍冬(金银花)图案。

     第292窟   隋代  协仕菩萨-波斯风格,青晶石很鲜艳很靓丽。

      第322窟  隋代     一佛五十菩萨像--一根莲茎分枝杈上都是菩萨; 维摩诘经变图--狮子座,手接大千;佛说法图。


    第335窟        手接大千

    第407窟   隋代   黑色三兔藻井图,莲花外是飞天还有飞和尚。龛套龛塑像及连珠纹应用,东壁经变图是唐大型经变的雏形, 其千佛的眼睛画法已经由南北朝的圆睁的眼球改变为上下眼睑勾线的表达方式。

     第390窟  隋代  公元年q00年   上百个画盖美丽而不相同,

     第427窟  隋代  塑像面部清秀头大肩宽腰细,上身长下身短,衣纹有刻有塑,随是南北朝中和阶段,比例虽然不准担石表达得很主观很大胆很写意的感觉 隋朝两代皇帝共执政37年,在敦煌莫高窟公开了90多个洞窟。过去佛--燃灯佛;现实佛--释迦佛;未来佛--弥勒佛。 108身飞天她们飞得很快很灵动,好似二方连续的花边装饰着洞窟墙壁。菩萨像的服饰很有西域风格特色很精致很独特。


      第397窟  隋代   大象图  夜乘图   白色三兔藻井 飞天很美

      第244窟   隋代  雕塑大气壁画感觉不凡

      第323窟  初唐   北壁张骞出使西域,南壁阿育王拜塔,壁画故事性很强山水画衬景

      第329窟   唐代   乘象入胎--大象足登莲花座下面是飞天托抚,  ---四位天人托着马蹄协助释迦佛升天;彩云祥云及蛙泳是飞天。  

      第328窟   唐代  迦叶很苦难的身姿与阿南的无忧随意形成了强烈对比;贴近华丽的塑像略显清秀,丝绸质感用泥巴俗了出来;唐朝300年的历史到了晚唐人物形象才以丰满为准。

    第16-17窟公元11世纪  藏经洞-- 洪變和尚圆寂的洞窟高不足3米里面藏了经书五万多件,一种说法是躲避战乱而藏另一种说法是过时文件的丢弃,经过了七八个世纪。佛堂是晚唐的,壁画是宋代的,雕塑是清代的,藻井上是金凤凰造型估计是武则天时代绘制的。藏经洞的发现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第148窟   唐代   卧佛,建筑画,有音乐的200多个洞窟之一。

    第09窟     劳度叉斗圣變,其故事讲的是佛教与婆罗门教都变故事;

    第103窟  盛唐   南壁的法华经变,右侧用青绿山水画的形式表现取经路途的艰辛难耐时,佛化美妙的城池安抚行人。

     第172窟  盛唐   北壁的西方极乐世界,古建筑画的优秀代表,在公园八世纪我们的祖先已经很明显的透视方法来表现远近城池, 构图方面采取倒凹字形布局以佛为中心轴呈鱼骨式构图。 


     第130窟   盛唐    大佛  高2q米,下大上小的锥形空间分上中下三层,共开凿了29年。
     第12窟    晚唐   南壁东侧弥勒经变故事画,西侧法华经变、观音经变故事画-- 东下角一组六匹马的状态西下角的战斗马过和场景,其构图和画法都很经典。下部是火宅域品场景。 1900年被道士王禄元发现。(这个窟我于1988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毕业考察时进过一次,2009年随家人第二次旧地重游时也来到了此窟, 这次是第三次,只有此次才看的最深入详实,收获多。)


   第202窟   初唐壁画


    第203窟   初唐        二牛抬杠、树上生衣、一种七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图;女子500岁出嫁、8400岁逝世图。

    第71窟  唐代   彩塑非常经典很美  。  西方净土变,极乐世界,不鼓自乐等等。线条可与103比美。

    第323窟   初唐1300年历史是僧人开的佛堂

     第158窟    中唐   释迦佛涅盘卧佛塑像南壁是弟子悲痛的描述被鄙,北壁是各国王悲伤痛苦壁画,天王、菩萨弟子、平民各不表情相同。

   第79窟   盛唐  千佛壁;天井花卉变化;化身童子  

   第445窟    盛唐   女子剃度;女子出嫁;一种七收;树上摘衣,布局对称生动紧凑。


      第97窟     盛唐 藻井上有 回形纹、连珠纹,古道洞窟屋顶的藻井喻意为能放火的功能


     第237窟     藏统治敦煌87年继续佛窟的开凿,维摩诘经变手接大千(须弥座,展示妙许国菩萨的生活场景) 阿弥托佛经变,文殊变文殊骑狮子,菩贤变菩贤骑大象;保定双佛、火宅玉品、三乘归一(牛羊马车)暨珠喻品   

       第45窟  盛唐         一组彩塑--其神态、动态、身态、心态各不相同,其彩绘上乘似唐三彩的上色工艺打蜡发光。观音生平(33显身)观音经变救8难


    第220窟  盛唐   南北两幅大壁画是唐代的代表作气势很大很壮观。餐厅卧室客厅出现了家具--胡桌胡椅胡凳的腿上是来自波斯的狮子造型,画面上出现了胡旋舞。唐代的舞蹈瞬间动态的表达都不一样,画家有观察有表现。

     第94窟   晚唐窟,西夏壁画,

      第205窟   盛唐   雕塑七尊 断臂菩萨

     第103窟   青绿山水 高原平原深远

      第217窟   盛唐  观无量经变画里面的建筑是寺庙建筑,与172的豪门建筑大不相同。观音经变中的故事画很有趣特别是下雨图让人记忆犹新。

      第46窟   盛唐   小卧佛塑像
      第156窟   盛唐   张义潮出行图狩猎图

       第55窟    五代宋代建造   弥勒三会三组佛塑像--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转世一次;南壁弥勒经变图--弥勒上身经、弥勒下身经出现了拆塔、梯度图;北壁西方净土变


       第100窟   宋代   供养人曹家窟

( 2 ):榆林窟

       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榆林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 现存最早的洞窟,建于初唐的17、28、39窟,虽然都是中心柱窟,但与莫高窟北魏时期盛行的中心塔柱窟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6窟  唐前期,未来佛24.7米高的大佛窟的型制与莫高窟的大佛窟不尽相同,显示了榆林窟初创时期的个性特征。
 

    第2窟西夏,  水月观音线描精致、设色富丽、意境高雅,令人赏心悦目、遐思神往。水月观音了的观音融于山水中很平民化,五色祥云 荷花

    第3窟  西夏时期,千手千眼观音手中所持物件多达140件,其中有冶铁、酿酒、铲、锯、双尾船等,还首次出现了拉弦乐器的鼻祖胡琴。

         文殊、普贤经变中的山水画一改以往背境装饰的陪衬作用而具有了明显的独立性、画面所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十分罕见的古代山水壁画精   

         文殊变菩贤变里的峨眉山五台山山水很高大很气势,六牙象,玄奘取经出现在这里,

     第25窟  唐中期,是一个显密结合的大乘净土窟、壁画保存得非常完好,技艺精湛、艺术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莫高窟此时期洞窟中尚无可以与之相比的作品。 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洞窟尤为精彩。无量经变  弥勒经变  花生童子图。


      第4窟  元代,藏密曼荼罗和多种度母、观音、文殊、普贤均以外来技法绘制、造型严谨,准确,色彩对比强烈、气氛神秘。

      第125窟  有明显的画千佛的绘画过程,有人打格、有人勾线、有人填色


(3):东千佛洞窟

     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三十五公里峡谷两岸。现存洞窟23个,有壁画、塑像者八窟,东岩三窟,西岩五窟,多为单室窟。形制有长方形中心柱燧道窟、

圆形穹窿顶窟、方形平顶窟。

    其中第2、4、5、7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窟,中心柱后画涅槃图,玄弉取经图据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或《玄弉取经记》绘制画面,穿插式的画面--普贤变、千手观音变、水月观音变中在榆林窟已经出现,但把玄弉取经场面放在水月观音变画面的重要位置,而且还有大梵天王凌空护卫,使玄弉取经成为经变中心,形式统一和谐的画面。四壁壁画分经变画、密宗图像、尊像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

   东千佛洞壁画艺术,完全是中国自创的变文与变相结合的产物,无论内容还是风格,均以第2窟为代表,一窟之内多种风格并存,涅槃变中悼念释迦的八部圣众、七大弟子和各国王子,形象真实,线描挺劲,神采飞扬。密宗曼荼罗中舞姿劲健的金刚,藏风颇浓,特别是手攀树枝、身姿妩媚、服饰特殊的观音像,印度影响很浓具有一定特点,是西域早期石窟形制的再现。 装饰图案除流行的花草、鸟兽、几何型外,还有以"天""王"等字变化成的图案,极富创意。

(二):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洞窟:

     自己更倾向于隋和隋以前的早期洞窟表达方式,主要在艺术处理表现手法上工匠几乎没有重复的构图形式完全是艺术家的原创,人物造型上粗犷圆浑厚重,姿态很朴实自然。 汉风的绘画是我国传统的单线平涂,其线有力量圆浑笨拙,与西域画风碰撞融合,出现了北凉、北周、北魏、西魏、隋的洞窟造型表现语言。

(三):洞窟的主题内容故事情节的了解:

     维摩诘经变;弥勒经变;劳度叉斗法图;观无量经变;西方净土变;观音经变;舍身饲虎;割肉称鸽......比较喜欢弥勒经变、劳度叉斗法图和维摩诘经变里面的构图和出其不意的故事情节。

(下面的图文未完待续)
(四):锁阳城遗址探寻: 掏敦煌土,拾陶瓦片,挖锁阳......

 二:西安

     西安碑林  唐代墓室壁画 省博物馆   市博物馆   汉阳陵  霍去病墓

 

 三:洛阳   

     龙门石窟  洛阳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国际牡丹园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2013年春季----梦溪甘陕冀古代文化考察小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