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丹的静物画

标签:
梦溪博客梦溪艺坛夏尔丹法国铜质给水器静物画狄德罗文化 |
分类: 艺海拾贝 |
在夏尔丹的作品中,静物写生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他所画的器具与食物,都是中产阶级厨房里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十分平凡,有些甚至很粗糙,然而却是生动活泼的.在柔和的光线里散发着生活的气息.其静物画作品在世界绘画史上始终闪烁着光辉,并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鳐鱼》
鱼和几条较小的鱼,左角还有几只牡蛎。鳐鱼的色彩描绘得极其真实,形象怪异,
面目狰狞,显得十分突出;牡蛎已掰开,从而引来了贪腥的小猫。整个画面色彩淡
雅,光影清晰,它不停留在一般“再现”的层次上,每一形象都融进画家对所描绘
的事物的深切感情。他曾说过:“问题不在于去描绘一件东西。”要通过这些事物,
画出画家自己的感情来。据说,一次有某位画家正大谈夏尔丹怎样善于运用颜色,
被夏尔丹听见,他不耐烦地问道:“谁告诉你我是用颜色作画的?”那位画家大惑
不解地反问:“那么,用什么呢?”夏尔丹说:“颜色固然得用,但绘画要用感情。”
他认为,经过推敲的静物构图,不单要使所画的静物可信,还要让它们具有光与色
的丰富表现力。这幅《鳐鱼》(另外他又画了两幅变体)所给人的美感正是如此。
的院士。夏尔丹所谓的画出“感情”的观点,还可以从他对现实与镜子的关系的言
论中去理解。他认为镜子越平,反映出来的事物也越“真”。但镜子反映不出事物
的感情,要靠画家有意去强调,靠各种色调的铺排,让颜色交错地起着发挥“感情”
的作用。夏尔丹用色,有时一层一层地铺,有时涂得很厚,简直象在用颜料砌墙。
他力求形象真实,但并不力求“逼真”感。狄德罗也赞美地讲过他的用色:“噢!
夏尔丹,你在调色板上调出来的不是什么白色、红色、黑色,而是物体的本色。”
我们还发现,夏尔丹往往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一个题材或构图,嘴上却反复地解
释,他没有重复,这可以想象他所孜孜以求的是什么。
为了表达这种静止物象的“生命”,夏尔丹一改早期静物画的富贵气,尽量不用浓
艳的色彩和闪光的器皿摆设,让静物展现其本来的面貌。在他的画面上,从不展现
精心描画的野味或豪华的餐具。1730年后,他所表现的静物对象是属于中产阶级厨
房里的普通物品,那些极其平凡的厨房器物,一旦再现在画上,它们的幻象反而显
出很强的“生命感”。无怪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狄德罗要称他为“大魔术师”。这一
幅《鳐鱼》是他最成功的作品。
http://www.jsyrart.com/News/200783/Main/Pic/2007831513488106016876182.jpg
《铜质给水器》
画家为了表达静止物象的“生命”,抹去富贵气息,在画中尽量不用浓艳的色彩和闪光的器皿摆设,使静物展现其自身本来的面貌。他30岁以后所画的静物,大多是中产阶级常用的物品,经他一再描绘,它们的幻象显出很强的“生命感”,狄德罗称他为大魔术师。我们在他的《铜质给水器》等静物中可见到它们的情感与生命。
http://t2.baidu.com/it/u=3405824328,2424513083&fm=15&gp=0.jpg
http://t1.baidu.com/it/u=4052885479,183918707&fm=0&gp=0.jpg
http://t1.baidu.com/it/u=3140131072,1588451874&fm=0&gp=0.jpg
有一位法国评论家说:“在夏尔丹之前,法国只有静物。自从有了他,才开始
了‘静的生命’--就象英国人和德国人对静物的叫法(Still-Life)那样。”这
段评语形象地称赞了夏尔丹的静物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