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鸟"到底是恐龙还是鸟类...

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上个世纪首先发现了朝阳大地古老的生物和生命演化的信息。
在葛得普的引导下,中国人提出了"热河生物群"概念。
鸟化石在热河生物群中最为引人注目。到目前为止朝阳已出土各种鸟化石数千枚,经专家鉴定,几乎占据整个辽西中生代鸟化石16属20种中的大多数,其中被命名为孔子鸟的鸟化石引起国内外各界的极大关注。朝阳所产鸟化石,为研究早期鸟类和其它生物的生理习性和恢复古环境提供了罕见的证据,创造了六个世界之最,即年代最早,鸟化石最多,属种最多,密度最大,含鸟化石层最多,未知领域最广。
与鸟类化石共生的,还有大量的鱼类、龟鳖类、爬行类、叶肢介类、介形虫类、昆虫类、真蕨类、苏铁类、楔叶类、银杏类、松柏类、被子植物类等古生物化石,总计6门14纲近20类。据介绍,除门类最齐全之外,迄今为止,朝阳化石群还拥有多项世界之最:
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期哺乳动物骨架:张和兽;
地球上第一枝"花":花为被子植物特有,距今1·45亿年(晚侏罗纪)的被子植物"辽宁古果"的发现,改写了被子植物起源史;
世界上第一批被发现长有"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意外北票龙、原始祖鸟和尾羽鸟;
保存最完整的早期蛙类:这只极其珍贵的三燕丽蟾化石距今至少1·2亿年,是世界上迄今已知骨骼保存得最为完整、精美的早期蛙类化石之一;
最早的鸟类化石群:孔子鸟、娇小辽西鸟、辽宁鸟、朝阳鸟等早期鸟类化石的发现,打破了始祖鸟一统天下的局面,距今大约在1·4亿
-1·2亿年左右的辽西鸟类化石群交叉分布在地层中,大都保存完好。
国内外专家认为,朝阳极有可能既是鱼类和某些昆虫类群的起源和演化中心,也是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区域。
朝阳拥有的古生物化石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朝阳是"世界级的古生物宝库"。
第一,它具有广泛性,除了几条年轻的山脉外,朝阳大地到处是含化石的地层,但化石保存下来的可能性为万分之一,在这万分之一中发现的可能性又是万分之一。
第二,它不可再生,这些生物化石大多形成于1.25亿年前,独特的地理条件、地质条件使它形成,而且不可再生。
第三,它具有世界性,它的蕴藏,它的发现,它的保护,它的利用,绝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属于全世界。
第四,它具有人文性,化石中含有人类生存环境的信息,而且含有人类产生前祖的信息。它与人类息息相关。
随着辽宁古果、中华龙鸟、孔子鸟、三燕丽蟾等一系列化石的发现,我国辽西(朝阳)地区正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化石宝库。作为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古生物化石群,朝阳化石群堪称迄今世界第一大化石群。
特别是"中华龙鸟"到底是恐龙还是鸟类的问题更是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科学研究表明"辽宁古果"这种原始被子植物比以往发现的早期被子植物还要早1500万年至2000万年。尤为珍贵的是,辽宁古果化石清晰地显示了胚珠(种子)为心皮包藏这一被子植物的典型特征,无可争辩地被国际古植物学家认定为"迄今首次发现的有确切证据的世界最早的花"。
翼龙化石主要发现于古代海岸环境,在陆地沉积中发现的种类非常稀少。而辽西热河生物群却是一个例外,在一个远离古海岸的内陆环境中发现了大量的具有惊人多样性的翼龙化石。最近,科学家又在我市发现两种新的大型翼龙化石。
一件新翼龙化石是在北票市章吉营乡黑蹄子沟发现的。化石保存了完好的头骨,头骨全长约40厘米。这种翼龙具有独特的头部特征:头骨细长,约76枚针状弯曲的牙齿分布于头骨的前三分之一部位;在它细长的头骨的前部和后部分别长有两个骨质的脊冠;更为奇特的是它的下颌比上颌短了约10%。科学家把这种翼龙命名为杨氏飞龙。属名“飞龙”意指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飞翔的龙”;种名“杨氏”献给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钟健,他研究了中国的第一件翼龙化石。杨氏飞龙化石产于地质上称义县组地层的下部,属于早白垩世地质时期,距今1.25亿年。
另一件新翼龙化石是在朝阳县大平房镇公皋发现的。化石为一件保存较为完好的骨架,头骨全长约33厘米。头骨最大的特征是具有一个超过头骨长度一半以上的鼻眶前孔,约54枚短粗侧扁的牙齿分布在头骨的前部,而这类牙齿很少在翼龙中被发现。科学家把这种翼龙命名为布氏努尔哈赤翼龙。属名“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创立者清太祖的名字,他曾在现今的辽宁省建立后金王朝;种名“布氏”献给巴西古生物学家伊格纳萧·布里托。布氏努尔哈赤翼龙化石是在地质上称九佛堂组地层中发现的,也属于早白垩世地质时期,距今1.2亿年。
飞龙和努尔哈赤翼龙都属于相对进步的大型翼手龙类,两翼展开可达2.4--2.5米。
科学家通过对两种新翼龙骨骼形态学研究以及对世界上40个翼龙类群的80个特征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飞龙和努尔哈赤翼龙与欧洲的翼龙类群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辽西许多翼龙类群是欧洲翼龙类群的延续,表明欧洲和东北亚地区存在着广泛的翼龙动物群之间的交流。同时,通过对其它翼龙分支如中国翼龙和辽宁翼龙的研究则表明,它们与巴西的早白垩世沉积中的翼龙类群有着最近的亲缘关系。热河生物群许多新生的翼龙类群逐渐繁盛,并向外迁移辐射直至扩散到现在的南美巴西一带。
辽西是翼龙王朝演替的历史舞台。
包括飞龙和努尔哈赤翼龙在内,辽西热河生物群近10年来发现了约140多件翼龙化石,已被科学家研究报道的达13种。其中,对于去年末被报道的在朝阳发现的命名为“无齿吉大翼龙”的化石,两国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朝阳翼龙的同属异名,甚至就是同种异名的张氏朝阳翼龙。辽西接连不断的翼龙发现显示,这里的翼龙多样性远远超过了世界上其它任何重要地点和层位,辽西是世界上最丰富、最重要的包括翼龙、鸟类、带毛兽脚类恐龙等重要类群的化石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