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以上那种在外买现成的吃法,每天再加点蔬菜水果,我估计每日在吃上的开销约为10欧左右。最省也要7-8欧吧,20天就需要约200欧,绝对还是很省得那种才办的到,估计吃匹萨面包什么的要吃到反胃。我记了下帐,我个人在吃上的大致支出是95欧左右,可是吃得非常舒服,包括有以下东西(含原材料半成品):三文鱼、鲑鱼、熏肉(我买过至少4个品种口味)、牛排、小香肠、蔬菜水果、色拉酱、通心粉(面)、米、面食点心、啤酒果汁、咖啡…….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下一段来讲讲怎么实现的,并罗列价钱给大家看看。
我认识的德国mm是180欧游几个国家,那她们怎么吃?原来他们拿的旅游书介绍很详细,甚至到当地的集市,赶集的日期,我看不懂德文,就跟班学习。
诀窍就是集市+超市+DIY(青旅厨房)
赶集主要是买新鲜的蔬菜水果鱼类肉类,价廉物美,超市的不新鲜还贵;
超市则主要采购半成品,调味料和酒水饮料;
DIY绝不是你想的那么复杂,加工真的已经简单到极致了——跟我在成都的川菜加工相比。主要是有燃气和微波炉辅助能让我的胃享受上热气腾腾的感觉.....
在巴黎赶集是我来欧洲之前绝对没想到的,在德国超市大肆采购食品也是我的预料之外。
巴黎物价最贵,就举在巴黎的例子:
2个德国mm的一顿晚餐(我们一起采购的所以我知道价格)——原材料:米
0.59欧1kg(吃好几顿了)、西红柿两个0.4欧,一种奶酪1.6欧(也可用几顿),橙汁500ml
0.29欧。西红柿加油捣烂再添点奶酪,浇在煮好的米饭上,配橙汁ok了!加工就这么简单。(她们不吃红肉,鱼类也吃得很少)。花费:2.88欧,且米奶酪不用再买了。
3个澳洲GG的晚餐,通心粉一袋500克(约0.4欧),西红柿青菜香料混在一起的一种酱一瓶(约0.89欧),肉末西兰花(估计1.2欧),分装三盘,红红黄黄绿绿的看起来还很醒目,一种啤酒0.6欧*3罐。花费:4.29欧。
(我是没想到年轻男生也是自己做饭吃,开始很惊讶,后来发现在青旅这个太平常了)
我们的早餐是青旅提供的,价格含在房费里。很简单,是法棍+黄油果酱+咖啡(茶或果汁)。白天大家出去游览,晚餐好多人都回来自己做,所以厨房在下午6-
8点都很热闹,成了交流的好地方,当天去了哪里啊,风景怎样?晚上准备去哪里?明天会去哪里?开朗外向的会交流厨艺,交换尝尝食物味道;
欧洲人要内向沉稳些,但是碰上有个会调节气氛的mm,大多也是喜欢说话的…….
我的餐盘端出来往往是最丰盛的——我舍得下功夫弄啊(大话哈),主要是比较重视吃,讲究色香味。

第一天晚餐:通心面浇番茄汁+熏肉片+黄瓜片,配咖啡, 饭后水果:红提。
第二天中午:蛋卷皮裹小香肠+头天晚上剩下的半截黄瓜+半瓶橙汁。
第二天晚餐:热米饭+三文鱼(调味汁)+生菜叶,配果味啤酒(greenlemon),饭后水果:橙子
第三天中午:面包+熏肉片+ 早上临出发拌好的蔬果色拉
第三天晚餐:五分熟牛排+柠檬汁 配土豆+ 果汁红酒(一意大利mm指导的结果)
第四天中午:头晚把剩的土豆搞成土豆泥用生菜裹着+罐头鲑鱼 配果汁。
.........
饭后水果有多时通常带到第二天外出时消耗,也有旁边有其他GGMM时顺手递过去请他们尝,其实习惯AA的西方学生虽然有时候会诧异,但大都还是知道了解一些东方礼仪之邦习惯,会很腼腆地道谢,之后接过来,双方皆大欢喜。
自然而然会聊一些生活趣闻,各自对对方国家感兴趣的东东,感觉年轻人自由烂漫,谈话内容不受拘束,德国mm一直对宗教问题感兴趣,追着我问,我对这个说不明白。昨天去看了《达芬.奇密码》,恍然领悟宗教在西方人眼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问题……..
晚餐过后通常会再溜达出去看夜景,看心情和当时状况,有时候成群结队,有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去体会。欧洲同学则习惯出去泡吧……
欧洲城市天黑得较晚,在巴黎我住的15区还好比较安全,离铁塔很近;塞纳河岸晚间则热闹非凡;而且我也试过22:00过在拉丁区索邦大学一带转,没什么事;人多当然可以走更远一点………
看看,我过的是怎样的旅游者的生活啊!特别是在巴黎,因为临时改变计划,在巴黎呆足了一周,7天半的时间我真的改变了我的旅行方式,有时候提着菜从市场回来的时候,恍惚感觉自己是当地人,悠哉悠哉变得有点像是度假了……
大多时候我是作为单身mm一个人游览的,拣一些简单记录:
一、出门在外最大的问题——搭讪。主动的和被动的。(个别案例,肯定不具代表性,只是我碰上的哈)
我主动——大多因为我要问路啊,一般手捧地图,一般我找斯文儒雅的人问,一般我问完谢过之后很快礼貌地走开…….
我的遭遇:走过的几个国家中,德国男人一般不主动搭讪,但如果问路或需要帮助,那种热情和周到确实让人非常受用,在回danke时,(德语:谢谢)如果眼神接触一定会被“电”到……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德国男人看女人的眼神就那么深情,“电能”那么强,后来我的一个朋友总结说: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文化知识教育环境艺术熏陶的结果。
法国男人的热情我算领教了,只是普通的问路,那个帅帅的法国GG立即亲自“护花”直到我住处的标牌都可以看见了…….走的这段路不算近,有7、8分钟吧,一路很照顾地讲英语交流,临分手时还马上派了一张名片给我……其实运气好,真的是我喜欢的类型,可惜了我没有把艳遇故事上演一个完整版
意大利男人的火爆是在从威尼斯出发去莎翁笔下的罗密欧朱利叶故乡维罗纳时见识的。买票时没注意IC
与REGION train
停靠站数的出入,问了两个人都说1个小时就到verona,可是发现他们两个都是坐了不到半个小时就下车了,觉得还是应该再问一下。这次好坏参半。好的是这个戴墨镜的意大利GG随身带有火车时刻表,认真帮我查了一下,要3个半小时才能到verona,我惊出一身冷汗,因为晚上还要搭夜车去萨尔斯堡。好在现在知道了,我脑子马上盘算回程要搭什么车?几点的才行?这个时候完成任务的酷GG手不老实起来,眼神也变的火爆爆的,这可还在列车上啊,我知道不好,放弃还要研究下时刻表的想法,一边欠身thank
you,一边赶快以最快的速度“闪人”…….余光眼见他的手刚刚好想从背上抚过来,落了个空….,赶快找个安全地方吧…….
二、安全性。
整体说来,欧洲旅游是比较安全的——如果你不是有意要探访阴暗地区。我在旅游期间搭火车10多次,没问题,非常安全。在德国时候安全到连放证件的所有包包都放座位上就去洗手间,回来一点没事。
但也给我遇到了一件极端事情——在从威尼斯到萨尔斯堡的夜车上。当时差不多21:00点过坐厢来了一个很瘦的男人,明显地精神有问题,并且有一只眼睛象是瞎了,蒙了一截黑眼罩,一身黑衣,外表看起来就有点恐怖。他一进包厢嘴里就不停地唠唠叨叨,说的语言我听不懂,但是我旁边的一位奥地利mm很快拎着包包离开了,这时车厢里尚有2个GG
在看书看报,一位JJ打毛衣,没人睬他……他开始凑到每个人面前去,突然他做了个手势,我看懂了——跟纳粹有关的…
..我冷静了一下,决定离开,大件行李先不管,拎着小背包出去看看有没有另外合适的地方。走了一圈,发现其实空位还是多,但是我眼见那“神经病”也站起来往另外的车厢来回地走,我还是觉得单另自己一个包厢有点不安,可是这节车厢实在都没有合适的女性包厢去……后来看到了一很斯文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个7、8岁的小男孩在一包厢,于是硬着头皮进去,简单解释了一下,那个男人很温和地笑了,说你形容的那个人刚才也来过这里,你不用怕,今晚就呆在这里吧。于是,搬来了我的大件行李,当晚享有了格鲁吉亚父子“一大一小两保镖”待遇。
再来接着说说安全问题。巴黎值得提起特别需要注意安全的有两个地方:蒙马特高地和11号线belleville上去的唐人街。到蒙马特时我有从戴高乐星型广场倒地铁的2号线。Line2比较有特色,整条线路到我下车时都是在地面上跑得,沿途可浏览街景,但是车厢人特多而且人种很杂,小心为妙。蒙马特高地比较可爱,据说是巴黎艺术家聚集的地方——毕加索、凡高、德加、卢梭、雷诺阿....都在此生活创作过......这里地势由低往高,沿途的石径小路两旁街沿成90度角的地方流淌着一股一股的清泉,街沿上有特别多的卖纪念品的小店…很多旅游书介绍说可以在这里购买纪念品….…
蒙马特属于18区靠近19区,人流杂乱。朝白色顶的圣心教堂去时,路边花园边有很多黑人玩给手上穿线要钱的把戏….
.那里路不宽,避开可能性不大,那么从容一些,不要理会,最好跟紧一些中老年人或是装作与左右旅客是团体关系……
高地是天然制高点,从圣心教堂俯瞰巴黎真的是非常美…
看过《天使爱美丽》的朋友一定印象深刻。但是高地上面浏览景色的地方也有很多无聊的人,曾经有两个男人在我背后用各种语言搭讪:你好!空你几瓦!how
do you do! Guten Tag! ……(还有唧唧刮刮说其他语种哦,这个不是我装,是真的不懂了
)那些人用意不知道,人看起来倒是斯斯文文干干净净,也许真的只是无聊搭讪打招呼,不过也真是够煞费苦心的.....
我建议mm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好就是装不懂,不搭理,并且迅速能和你周围看起来比较正常的也是旅游者身份的人,情侣啊,夫妇啊,建立一种随意的谈话氛围,这样避免很直接暴露你单身游的身份……
belleville上去的唐人街,是一华人GG提醒我的,可能他看我独自一人在逛,相机又直接拿在手上吧,被他一提醒,我反而有点怕怕的了,不过还好没有碰到不愉快的事。但是老实说这边比我住的15区人多得多、杂乱而且环境脏。
关于体力的问题
如果计划去欧洲旅游,尤其又有徒步爱好的mm们,建议还是应该提早适当地循序渐进地锻炼一下,增强体力。欧洲很多城市比我们想象的要小,景点集中,徒步真的是不放过美景的最好方式。
大家如果是上班族,必定都很忙,建议大家:平时能步行时就不要坐车,能负重的就不要轻装,(有时候大部头小说带在包里东奔西走,都有安慰啦),晚上看电视听音乐时顺带举一举哑玲什么的,我是每周还游两次泳,总之足力腕力练够,吼吼!很多小事有时候没有想到,提醒大家不要忽视,有付出必定有收获........
一路上很多事情证明了旅游中体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单身mm。不一一说了,讲个在维也纳听音乐会也需要好体力的小故事。
在维也纳时候,一直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街上有穿着夸张的戏服推销的人,给你看的曲目往往是莫扎特的,很可能一场一小时的音乐会还包括歌剧、芭蕾,听说技术不算太差,想来也是,音乐之乡啊........不过我们远道而来,还是想去金色大厅——神圣啊,很庆幸的是现在我们这些穿着旅游鞋的客人也可以进,当然只能买站票——座席内真的都是男士西装礼服,女士拽地长裙,气氛高贵典雅。买张站票进去看看金壁辉煌的大厅也好呀,而且很便宜,只要3.5欧。
进去以后,我知道便宜的代价了,真不知道卖了多少站票,整个2楼站厅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不过分,我运气好还站在很前面,回过头一看,彩色压压站了一片
(因为各种色彩头发外加旅游者的各种色彩外套),看来大家都是慕名而来。一场歌剧差不多3个小时,绝对要有好的体力。我坚持站了一个多小时,已经快来不起了,虽然剧情比较简单,栏杆边上镶的小屏幕有英文对白字幕,演员也表演精湛,但是我感觉我实在需要新鲜空气和坐下休息。
再看看旁边,认识的另一位mm早已经不顾一切蹲下休息——几乎埋在人群腿下了。我则依着栏杆一直坚持,礼节上怎么也得坚持到中场休息吧。再看看我左前面的一美国mm,又高又胖,她什么靠的都没有,就这么一直直立,而且逢到鼓掌欢呼时动作声音最大…..我不由感慨:身体素质是不一样啊…..不过锻炼过的始终好过未锻炼的。蹲下休息的mm最终还是由我掺着出去喝水休息…….
在奥地利维也纳我们去的超市标志是: EUROSPAR
很不错的橙子一袋(7or8个)0.85e
欧式香肠1.18e(切片)
果汁啤酒0.45e
蛋糕0.89e
去萨尔斯堡那天是周日。所有商场包括超市全部休息,跟中国完全不同哈
威尼斯的 超市有好几家,最大最好的那家这么走: 从火车站门口往左走上横街ALL LISTA DI
SPAGNA,
然后就一直顺着直走,走两分钟到一个小广场,之后沿着那条街直走不要右转,再过另一座桥,走上几分钟,左手边的SUPERMARKET(不清楚问问当地人,超市名字是BILLY)。因为我是反向从圣马可广场过去的,所以可能说不太准确从火车站过来的路径了。
我们在巴黎去赶的大集市是8号线ledru-rollin站下,记不得那个出口了,出来都是小街,你就找到麦当劳,然后把麦当劳顺在你的左侧走就对了,走到第一个路口转左,然后再顺着走上5分钟就到了——其实几个路口都可以转到集市,所以问问当地人一定可以找到。注意的是:集市不是每天都赶的——这个倒有点像中国农村集贸市场。可惜我那天是跟班的德国同学,问路领路咨询一切交涉都是苏菲用法语问当地人的,我也不懂,又没留意问,所以不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了。希望大家第一:能就近找到集市赶着玩;第二:我听苏菲说那是最大的集市,希望你好运,去得那天正好赶上。
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集市边上就有一家大的超市,标志是“桃子”,这个超市在巴黎市区很多。
四、 一个很难于启齿但是又很实际的问题…….关于找厕所toilet。
有一段同行的mm因为碰到特殊时期,对上洗手间需求量增大,这使得我们在这个方面很注意了一下,提供以下信息给大家。
欧洲很多城市都没有免费公厕,光顾一次是0.5欧。国内差不多也是需要0.5元,不过一乘以10,感觉去趟厕所真的很贵啊......最夸张的是富森天鹅堡山脚下服务中心的厕所,进出门设计类似法国地铁站,挺严的,自动投币进入。
开始也是没有办法,掏钱呗……...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当我们正在慕尼黑车站查看去维也纳的火车时刻时,该mm突然脸色大变,跟我说“不好,有点汹涌而出的感觉”。在她很难受蹲下之际,我赶紧左右问人洗手间地点,可是听起来还有点远……我们急得不知怎么办?突然电光火石般两个人同时冲出口:火车。离我们最近的火车上有啊…..我留守行李,看着mm艰难地挪上附近停靠的火车。过了2分钟,我突然有点怕起来,万一这节火车突然开了怎么办啊?!欧洲火车可是到点就开,不会给特明显信号好比鸣笛啊什么的…….,还好还好,远远的看到那件红衣服飘过来了…...
从这件事后,我们一下把上厕所问题重视起来了,开始琢磨起这件事:哪些地方有厕所?哪些地方又有免费的厕所呢?…….
首先改变的是走在路上碰到明显标志的免费厕所会互相提醒光顾一下;
第二,一般来说只要有咖啡店、餐馆的地方就会有洗手间。不过一般藏的比较深,标志不会太明显。(也碰到过居然要输入密码才能开门的厕所,太夸张了吧!)需要你耐心找找。实在找不着直接问侍者好了,一般也不会拒绝你的,就是要大胆些!商场、戏院也是有的,不过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少......
三、景点购票窗附近基本都有厕所,大都是免费的,就是要排队。凡尔塞除外,参观口的厕所要收费的,也是0.5欧。有些厕所是在购票处和检票口之间,你应急时不用买票直接穿过购票窗即可,因为你还没到检票口,一般没人查票的。象卢浮宫,美泉宫,厕所在墙角藏着,仔细找找。艾菲尔铁塔隐蔽处有一toilet,是免费的。但是请注意晚上会关门,不太清楚几点关,总之我第二次去看夜景时是已经关了,那时是22:00左右。
四、欧洲教堂很多。一般教堂侧面通向办公区的过道里会有,我偶然发现过,当然标志不太明显;
五、麦当劳等大型的快餐一般有洗手间,但是也不是全免费。麦当劳柏林几家店我有光顾过
,亚历山大广场对面的是免费的,环境很好,toilet门很隐蔽,我来回走了三趟才发现是门。动物园火车站对面那家,厕所门口有收费的钱盒,我当时询问要多少钱时?那个操德语的老太太摆摆手叫我走,又叫另一个留下,搞不太懂。不过当时有在那里吃饭,手里正好还拿着可乐杯子,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六、酒店。欧洲城市路边有很多酒店,门面不大,但是处处都有。想想:酒店可能没有toilet吗?!所以这也是个办法。酒店大堂一般无人理会你,不过厕所标志也许不太明显,一般会在餐厅附近或是办公区;不过就算被人问起,你一个干干净净斯斯文文的女孩礼貌地表示借用一下toilet,一般也不会拒绝你的,注意表达清楚一点,不要让人误会。
七、如果真的走到山穷水尽那一步,连收费厕所都没有的话,怎么办?我真遇到过一次。在萨尔斯堡,由于是凌晨下的火车,又碰上变天下起了雪,冷的很,于是猛灌咖啡,当时8:00不到又是周日厕所还没开门,我这个急啊
........
后来看到站口一家网吧开了门,冲进去,很小的店,根本没有toilet,我也是情急之下,不管有没有,朝老板走过去,礼貌但是很清晰地表述出借用个洗手间
——结果老板变魔术一样把柜台座椅移开,后面那扇看是墙实际是门的里面,藏着怎样干净温馨的一个洗手间啊...
我也很受感动,这么漂亮的私人洗手间借给我....用过之后冲得干干净净,面盆擦得清清爽爽,用过什么都整理好归位,出来礼貌地谢过......后来看看还早,就在这里又上了半小时网,老板很少见到中国人,还跟我聊了一会天......
特别提醒的是:巴黎从卢浮宫步行到香榭里舍大街,这其间穿过协和广场后,还要走很长距离的一片绿荫大道,那里是不好找toilet的,建议大家提早在两头解决。
五、关于旅游文化资料的准备。资料准备,大家都会做。我只讲一个心得。
关于资料的准备。如果去英语国家,到处都标示为英语,那即使临时去也无所谓。可以认得嘛!但欧洲不同,很多国家城市的景点、地图都没有英语标识的,换句话说,你在家里看中文英文介绍很清楚的景点,可能到时候就模模糊糊,一晃而过,有些甚至都找不到的。所以建议大家准备一些英语翻译件与相应的当地语言的原件以互为查询印证。当然如果有一些相关知识底蕴可能不会犯这种错。
讲个小故事来说明,在柏林最后一天,中午12:00前需要 check
out,可去巴黎的夜车是晚上21:36。想还有一下午时间,遂决定利用通票再跑一个城市。当时想去别人推荐的德累斯顿,可是看时间觉得有点赶,因为只有
EC。查了查靠近13:00班次发现有班ICE要到LEIPZIG,然后从那儿可以转搭ICE去德累斯顿。就这么定了,1个半小时后我已经站在
LEIPZIG中心火车站了,感觉车站好气派,整个一BIG
MALL,明亮的空间,高高的屋穹,两侧布满商店,装点得色彩缤纷,唯一提醒我们那是车站的是长廊两侧间或隔开的玻璃门,里面是象慕尼黑一样火车开到端头的站台。出车站过一条街,对面就是“i”的标志。接待人员非常热情,当知道我来自中国时,从桌下翻出一张中文的城市介绍给我。我一眼看见上面的城市中译名
——莱比锡,恍然大悟。可能是因为巴赫,因为贸易博览会,因为老树咖啡,莱比锡绝对是我在中国很早知道并且留下很深印象的德国城市名字。后记:莱比锡中央足球场是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第二场阿根廷对墨西哥赛场
看看介绍,算算时间,遂决定不去德累斯顿了,好好转转这个我闻名已久的城市。暖暖的阳光下,一阵非常大的风吹过来,但是不冷,是很凉爽又有清新感的风,莱比锡真是一个第一眼看上去就很合眼缘的城市…,人口与城市感觉很和谐,不冷清也不拥挤,小小的有那么一点点热闹和喧嚣,形成一种小城市里的人气。跟走过的那么几个人气很少的城市比,莱比锡显得很可爱。这里街道整洁,商业繁华,有着绿茵的足球场;中心雅致的教堂门口有一张巴赫的故居照,据说教堂里有巴赫的墓,但是没有开放;这里的居民酷爱音乐,街边常常会看到有人自娱自乐弹奏小提琴等乐器;另外莱比锡最早是作为博览帝国而闻名于世,世界上第一届样品博览会
(1895年)和第一届技术博览会(1918年)都是在莱比锡举行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在莱比锡,你可以看到一个这样的标志,2个大写的M重叠在一起,这是“样品展览会”的象征。莱比锡有一个别名------"博览会之母";莱比锡也是世界闻名的图书城,印刷业与图书业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莱比锡大学图书馆是德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馆藏丰富,方便了学生和读者;市中心咖啡馆林立,尤其是“老树咖啡街”几条穿在一起的小巷子里连着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咖啡座;在这里,我还吃到了到欧洲以来最cheaper最delicious的ice
cream,0.7欧一个球。2.1欧可以有三个球。其他德国城市一般1欧1个球。巴黎圣.路易斯岛上有家需要排队买,是4欧2个球。
这个下午过得非常有意义,可能因为消化了一下中文介绍,融会贯通了以前了解的知识,所以看起一个城市来有很深的感触。试想:在没有看到中文“莱比锡”前,我甚至对LEIPZIG没有什么概念。这一点我有个小结:看一个国家地名人名等一些专有名词时,一定不能只看或只记中文,一定要结合看原文。专业工作者一定早明白这些道理,而我们可能很多时候忽视了这些......
柏林的“近卫骑兵露天市集”,从中文名字我想当然的认为应该是什么什么样子,结果从这座非常漂亮的巴洛克广场经过而不得知…........
帝国国会大楼﹙Reichstagsgebrude﹚我也是很花了一些时间找,好在建筑还比较容易认。
六、关于行李与着装
行李当然是越轻越好(我们讨论单身mm
出游,有护花帮拿的可免看啦),怎么样能使带的东西又少又不漏掉必需品,这就考你的水平了。我也尽量准备精简,不过最后还是一大包、一小包。大的用的是带轮子的旅行背包,两用,有背带可以背的,大概在80
升左右吧。做了最坏打算是:如果走到偏僻村庄,路不好走的时候,可以背包徒步。
小背包 20
升左右,随身携带,放必备证件、票证,食物、相机、雨伞、瓶装水、地图、指南针、游览资料等等。我带的旅游资料是打印件,每看完一处景点就扔掉相关的或是留给需要的人,而感想则留在脑海和笔记本上了。这样是为了减少行李重量——哪怕一点点,我都尽力,因为要腾出空间来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印象中有一个有趣的画面——某一个晚上,一个房间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几个
mm 都同时趴在床上写笔记。
大包里带的东西则主要是衣物。 西欧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个人认为 5
月去是个不错的时间段,尚未到最旺季,气候也比价适宜,不会太冷太热。但早晚温差较大,所以 MM
们带衣服应该是以轻薄不易皱、多层次为主,碰到变天时候就一件件做加减法,这样可以少带而所带的每一件使用率又比较高。我的经验:厚的带一件毛衣,一件轻薄保暖的外套就够了。柏林和汉堡是我去的城市中纬度最高的了,但是你看我的照片,中午仍然可以着一袭夏天的裙装,早晚则有凉意,需要加个外套。
用于徒步的那种运动凉鞋带上一双是很有必要的,欧洲hostel没有拖鞋提供,这种凉鞋既能朔溪又可以当拖鞋。
ps:国内买的多用转换插头在德国不能用,原因在于当地的插孔不是与插头直接平面接触,插孔前端还有一截安全设置,插头先放入安全设置区才能与插孔接触。要特别注意。
关于着装
尽管预定青旅时尽量定female的房间,但保不住有些青旅只有mix的房间。淡季尚可能分得开,旺季则一定会有GG混住的。虽然在欧洲,青旅mix
room非常普遍,他们也没有 男女授受不清的观念,但是晚间冲了凉出来的着装还是注意一点比较好。
个人认为穿长裤睡觉特别不舒服,在火车上实在没办法,另当别论。五月的欧洲晚间还是要盖一薄被的,何必那么不舒服地穿长裤呢?国内的睡衣最好不要穿了,占地方不说,看起来怪怪的。建议大家准备一套不皱的薄纱面料套裙,上衣是无袖套头样式,齐臀,长裙从腰际至脚踝最好,不要纯色,选花色或条纹的。遮得又严实又有东方风情。拆分开也可以搭配其他衣服,利用率非常高。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个感觉,就是青旅住宿,尤其是mix
room,我睡觉时的装束一定要经得起我从床上站起来10秒钟内也能很自在,也能面对男生,因为在这里,哪怕是房间,也是被我当成了公众场合。不过事实上我也没有因此而紧张,睡眠也很好,这样的着装选择只是让自己显得非常大方得体而且舒服。这样不皱而穿上身睡觉也很舒服的面料很多,所以诸位
mm,往包包里放衣服时一定要考虑到哦
既然到了欧洲,又是自由自在的自助游形式,除了自然景观,怎么也要对很多人文的东西体会一下其与国内的不同吧。同样来说着装,个人认为:旅游着装不一定非要体桖衫+牛仔裤。如果有西方游伴(特别是那种成熟性感的女友)同去
Shopping 或 Bar,
你可以尝试在国内不敢穿出街的尺度,一则入乡随俗,不会显得格格不入;二则实际上你混在中间,你的挑战尺度相比而言还是属于比较不起眼的。刚开始可能周身不自在,对所有跟你讲话或是行欧式礼节的朋友,你都会脸红,但是你注意看看他们的神态,不论男女,真是自然极了,一下子你会觉得这样穿着也是很自然而有女人味的——尽管以国内的标准看是属于极度暴露。但是对你来说,绝对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
总结篇
打个总结吧。确确实实是有节约的办法的——不是理论,而是实际上只要你愿意和努力是可以做到的。
在我罗列的基础上节约20%——30%都是完全可行的。比如:计划早定不变,睡mix的房间,不要买那么多冰激凌来享受,不要乱买东西,
另外26岁以下火车证青年票便宜不少,参观的门票会有折扣等等…….
另外由于我是在国内西南城市,所以还有签证路费、出发到香港等等国内路程段的费用。在此备注。
我是在德国驻北京大使馆办的个人旅游申根签证。签证时间是30天。本来原计划要去西班牙巴塞罗拉和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的。后来因为工作原因我压缩到21天,线路也被迫更改。
香港——法兰克福——富森新天鹅堡——慕尼黑——维也纳——威尼斯——维诺那——萨尔斯堡——柏林——汉堡——汉诺维——科隆——柏林——巴黎——香港
总的费用:(补充一点:欧洲信用卡使用方便,机票火车票门票住宿商场购物大都用卡的,建议大家少带现金。但是超市一般不收信用卡)
6、德国单一国家火车证:1668.6元。即160欧折合10.3*160=1648,手续费2欧*10.3=20.6
7、欧洲境内机票火车票:(修改了下,主要是开始偷了下懒,都按着火车证代理商给的汇率1030折算欧元价,回来看了下信用卡还款单,还好还好,但因为是变动的,遂决定以7月16日1006为基准折算成人民币)
慕尼黑——维也纳291.74即29欧*10.06
维也纳——威尼斯704.20即70欧*10.06(临时改变线路定的)
提前一月预定是291.74(29欧)
威尼斯——萨尔斯堡503.00,即50欧*10.06(临时改变线路定的),
提前一月预定是191.14(19欧)
萨尔斯堡飞——柏林 hlx 300;
柏林——巴黎 251.50即25欧*10.06
市内交通参观费用: 约1500 这项灵活的,1000足够
6、欧洲住宿费用: 3200 (另有五晚夜火车省了)其实就巴黎200以上,其他不超过200一天。南欧应该物价更低一点。
7、欧洲境内其他消费合计:约2200 (含饮食、购买旅游纪念品等)我乱买不少东西,巧克力、咖啡,甚至还买了红酒背回国的,
凡以港币或欧元消费的,都折合成人民币,还有其他一些小费用,省略。
消费合计:21259
香港出发至欧洲境内消费合计:16899
大陆境内支出4360。
大陆境内支出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杂费,不过光交通费4020元已占整个支出的比例快20%了。有时候不得不叹:国内机票太贵,欧洲境内飞来飞去也用不了那么多。
如果按我红字标注的来计算:从深圳出发,自助旅游欧洲21天消费控制在13000一个人是可行的。我们当地旅行社报价是15天13000-16000左右,当然是疲于奔命那种。你有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