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最有帮助的(转自娟丫头)

(2008-06-06 13:37:18)
标签:

泥潭

一份

旅行的意义

陈绮贞

袁岳

生命之书

克里希那穆提

杂谈

分类: 艺海拾贝
  袁岳的喜悦主张 
 
   生活,因为喜悦而精彩;

   喜悦,因为分享而永恒。

 

   在年轻的时候寻找自己爱好的职业,并且不断地补充自己的见识。有生活的原则,为坚持原则有所付出。不把得到与失去看得那么重要。

 

   每天至少做一件新的事情,比如至少写一篇博客,买一束鲜花……永远不对自己失望。

 

   如果没有做好的事情,去寻找知识,有了相关的知识就有了把握。争取总是比常人早走半步,比常人新鲜,比常人喜悦。

 

   旅行对于袁岳来说,是一件关于个人成长的要事。

   旅行也是阅读,你看到的都是动态的。旅行是一个提问的方式,因为你看到的总是新鲜的。同时,旅行也是一个寻求答案的方式,而这个答案是丰富的。旅行时,你的老师是很多的,不同的答案你得交叉检核。旅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最有帮助的。

 

    喜欢旅行的我,喜欢上了喜欢旅行的他。人们为什么喜欢旅行,每个人都可以给出一份self的答案。

    陈绮贞的专辑《华丽的冒险》里有一首歌叫《旅行的意义》,最近我一直在听。似乎没有人会拒绝旅行,尤其是当你厌恶了现世的种种不愉快之后,都会渴望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一回真正的过客。因为你是过客,所以你总是满怀好奇地打量那个陌生的地方以及那里的人们。你无须对那里负责,故而你的心态是极其放松的,而那里的人们也正以无比轻松的心态注视着你。
  

    有的人旅行到某个地方,喜欢买一张当地的明信片寄给朋友,让他们领略一下当地的风景,同时也带去旅行者的一份真情问候。通常情况下,旅行结束,再怎么留恋,你也要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旅行,是让你与现实世界有所间隔,是让你暂时摆脱现实世界的纷繁。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还是世俗生活的过分杂乱,我现在越来越渴望内心的安宁。内心的安宁来源于“自知”,知道你究竟想要什么,一旦你明确自己要什么了,那么对于外界的其他诱惑你自然会无动于衷。外界的诱惑无法扰乱你的内心,你的内心自然就安宁了。
  

    我们总是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更缺乏勇气跳出泥潭以一个局外人的态度审视这片泥潭。有的人总是在旅行,从世界的这头到世界的那头,他永远是一个局外人。他会迷恋旅行的感觉,不愿意回到他最早出发的那个地方,一旦回到那个被称作“家乡”的地方,他又将陷入固有的一套关系网中,按照那里固有的生活规则行事。可是,为什么偏偏还有人渴望回到家乡呢?或许,在回到家乡之前,他一直在颠沛流离,而那种动荡本质上不能被称为“旅行”。
  

    陈绮贞富有特色的音质,讲述了一个看遍美景的男子,一如既往地迷恋着旅行。他每到一个地方,总会写一封信给那位女子。而信里所写的内容,在那位女子看来,却都是男子离开的原因。离开与归来,总是有缘由的。成年之后,每个人都有权利挑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人离开,是为了逃避那个他已经厌倦了的世界;而有的人离开,则是为了寻找更适合的生活方式。没有比较,当然就不会知道哪个更好,哪个更合适。旅行是一种离开,一种跳出固有生活规则的审视,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当然,如果你的心里还有着牵挂与留恋,那你就更能体会旅行的意义,而不会像歌里所唱的那样“迷失在地图上”。
  

    我最近在读《生命之书———365天克里希那穆提禅修》,这个名叫克里希那穆提的印度人,将生命中的一个个问题提炼出来,但从来不给出答案,而是让你自己去思考。翻译者说,因为现代人“心灵的内外交困造成内心的极度紧张、焦虑和困惑,矛盾、痛苦日趋严重,生命扭曲失衡”,所以建议读一读这本《生命之书》。配合着耳边陈绮贞的歌声,这种感觉还真是很奇妙。陈绮贞过去和陈升合唱过一首《你一直在玩》,听那首歌时,我心里颤了一下,第一次听《旅行的意义》时,同样如此。
  

    这篇文字,送给一位即将远行的女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