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坝顶大地震堤坝唐家山堰塞湖定时炸弹绵阳南山中学 |
分类: 奥妙宇宙.神奇生命 |
高三,绵阳市各个学校的高三在确保相对安全的情况下,于五月下旬纷纷复课,儿子天阔也回到了绵阳南山中学的课桌前。儿子所在的2008级24班教室原来在老楼(军工厂时修建)的四楼,复课后搬到了新修建不久的教学楼二楼,虽然这座楼5。12地震后出现了明显的裂缝,但是据说这座楼是框架结构,不超过六级以上的余震就没有问题。(老天保佑吧)!
5月28日晚上10:00到29日中午12:00,北川下了一夜暴雨,堰塞湖水位猛涨,上游地区的禹里镇,半数的建筑已经泡在水里。北川羌族自治县建县的时候,县城就设在这里,后来县城才搬到现在的曲山镇。汶川大地震中,这里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之后的次生灾害让这座古老的城镇再次遭受劫难。
唐家山堰塞湖到底在哪里?绕过已经封闭的北川城向西北走,大约1公里处首先看见的是东溪沟堰塞湖,唐家山堰塞湖在3.2公里处,两个堰塞湖中间夹着苦竹坝水电站。从唐家山堰塞湖向东,是下游方向,在这条洪水走廊上依次排列着唐家山、东溪沟、沙坝、邓家、小毛坡、陈家坝、岩羊滩7个地震之后形成的堰塞湖,呈珍珠状串联分布,而唐家山堰塞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库容达到3.2亿立方米,355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雨水都往这里流。
专家表示,一个堰塞湖溃决,在洪水的冲击下,很可能引发一连串的溃决,一连串的溃决之后,会产生物质和能量的放大效应,越到后来越是危险。而一旦瞬时溃决,洪水在湔江、平通河、涪江汇合处,将危及下游江油市大片地势低洼的乡镇和绵阳涪江沿岸的乡镇,以及部分城区的安全,进而在涪江、会昌河、嘉陵江的合流处产生连锁反应。
到前晚20点为止,在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施工的工程人员和机械已经全部撤出,在附近的观测点上,只留下少数观测人员。从昨天的贮水量看,预计唐家山堰塞湖将从明天开始自然泄洪。
唐家山堰塞湖避险大撤离决策前后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唐家山堰塞湖高度重视,在全力抢险的同时,作出主动避险的决策,四川与绵阳各级干部,迅速制订预案,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尽最大力量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规避因地震次生灾害带来的二次劫难。
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的一份手写文件显示:5月19日8时,唐家山堰塞湖坝前水位为709米,相应的库容为7000万立方米,到了21日的17时,这两个数据变为了715.78米和9160万立方米!连日来,强降雨不断,唐家山堰塞湖上游的集雨面积为3550平方公里,堰塞湖水位在迅速上升!
水利专家20日实测当时堰塞湖坝顶最低部位752米。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说,如果蓄满水,库容量将高达3.2亿立方米!而1亿立方米的洪水,足以吞噬一座50万到100万人口的中型城市!
水,天天在涨,无数人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唐家山堰塞湖堤坝抢险与下游群众撤离工作,同时展开!
地震发生后第四天,5月16日,相关部门开始连续组织了六次对唐家山堰塞湖的勘探,部队通讯人员与地方技术人员冒死空降,给后方传来珍贵的数据。5月19日,水利部副部长矫勇、部总工程师刘宁、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胡云等专家紧急前往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研究北川县唐家山堰塞体处置方案。经会商认为,由于唐家山堰塞坝集雨面积大、水体大、水位上涨快、地质结构差,溃坝的可能性极大。
水利部专家组计算出三分之一溃坝、二分之一溃坝和全溃影响的范围和人口,但由于二分之一溃坝与全溃淹没面积差别不大,预案按全溃的撤离范围考虑。两种应急疏散的撤离方案是:第一方案按三分之一溃坝共需撤离15.86万人(最新数据是需要撤离19万多人),第二方案按二分之一溃坝和全溃共需撤离130万人。
天气恶劣,直升机无法打通空中通道,上千武警水电官兵紧急徒步挺进唐家山堰塞湖堤坝,开始抢险施工,降低堰塞湖对下游的冲击;与此同时,组织群众撤离工作也在紧急进行当中,5月21日,绵阳市政府及有关方面制定完成和下发了《北川县湔江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沿岸的撤离疏散方案》。
“大地震猝不及防,出现伤亡在所难免,但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形成已久,有充分时间做避险预案,如果还有群众死亡,那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中共绵阳市委书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谭力说。他强调:撤离过程将确保群众零死亡,否则就是政府工作的失职。
撤离方案中,规划了50多条路线,保证大量群众可以在第一时间分批撤离。撤离过程中一律步行,不允许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免造成道路的堵塞。
绵阳市政府会同水利部有关部门正对唐家山堰塞湖的水文情况、降雨量等进行全天24小时监测,一旦出现险情,将及时通知前方指挥部。如有必要,将全城拉响防空警报进行疏散,各乡县将通过事先约定的方式紧急疏散辖下村民。
5月31日8时,绵阳市安全转移群众197477人;
6月1日零点,唐家山堰塞湖堤坝抢险工作全部结束。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说,抢险超额完成任务,截至31日22时,共完成土石方开挖13.55万立方米,原高752米的堤坝削低到740米,使这一危险程度极高的堰塞湖理论满载库容量从3.2亿立方米降为2亿立方米,同时因为减少了12米的落差,有效降低了对下游的冲击。
6月1日12时,抢险官兵全部撤离,18时,工程技术人员全部撤离,坝顶只留下水文观察组监测泄洪槽的水文观测情况。
6月1日上午,绵阳市按全溃方案进行了撤离演练。
目前,唐家山堰塞湖周边及沿岸安全地带均设立了险情观察站,实行24小时实时观察并报告。一旦发生溃坝险情,上游观察站也将每间隔20秒钟连续发射30发信号弹作为警报。警报发出后,绵阳市指挥部还将同时使用热线电话、短信、广播电台、电视台、高音喇叭、广播等辅助方式向社会公告相关信息。
如此大规模的撤离工作,对正在紧张进行抗震救灾的地方政府而言,是一件极复杂与艰巨的工作。
这或许是一次不需要的撤离。但生命高于一切,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这又是一个不得不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