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这活儿,是一件很实在的事,不是为给别人看
你多么用功,也不是要为一定要得到什么奖,我所认为
的绘画的最高境界是画者要在绘画中和作品互动过程中
是否能得到的绘画所带来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是实实
在在的,并非做戏。近来常常在画画时“窃喜”,心里
很兴奋,这种兴奋来自于自己对绘画语言越来越多的领
悟,但并不是天天都这么高兴,也许很长的时间都在苦
恼,只是因为那种苦恼的存在才衬的这种兴奋来得那么
宝贵,在这里也许兴奋并不能代表我此刻的心情,用
“窃喜”可谓再恰当不过了!这个词不是按步就班的
工人上一天班给多少钱,而是下雨时走路不小心滑倒,
却拣到了钱包一样。得到奖我当然也会很高兴,但首
先是要这个奖是我的作品给我带来的,而不是关系或
着是照顾,如果是照顾才得到的奖,那么这种愉悦感
便会打打折扣。充其量是满足了一点小小的虚荣心。
而虚荣心的满足是非正常的,是不益于身心的愉悦,
更多时象是陷阱,是一种外人看起来很荣耀而其实各
种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的非正常心理状态。愉悦状态
对每个画者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状态来了有连气都
不敢出,饭都不想吃的感觉,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
生怕他跑掉~~因为此刻你是愉悦的~是上帝的恩赐。
为什么画画有时会很痛苦,是因为你知道上帝冲你微
笑的滋味很幸福,而这会你想上帝赐富于你时,上帝
却对你骂了句煞笔。
|
不管处于什么情况,想画好画,不只是应付画展,
绘画时你必须让自己进入绘画的愉悦状态。
如何才能让自己有一种宝贵的愉悦状态?
两种方法使然,一是要戒除浮躁心理,二是有没有
学会进入右脑模式。
关于浮躁,在现在快节奏的时代很容易发生,当我
们被房子和汽车所左右或者看到别人比我们更牛的时候,我们就很自然的急于求成,这是绘画的大敌。所以我们首先必须驱除浮躁的心理状态,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绘画所带来的快乐情绪。即使你不能够完全去除或控制,至少在学习或者绘画时,你不能有浮躁的心理。
关于学会进入右脑模式。什么是右脑模式?这也是我从一本书上才学来的,现学现卖吧~如果细致的讲,
或许会长篇大论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只拿最有
用的部分来对我们有所帮助。我们的大脑主要由左右脑
组成,左脑负责语言逻辑及归纳,而右脑主要负责的是
图形图象的处理记忆。所以右脑模式就是已图形图象为主导的思维模式。进入右脑模式以后是什么样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在不受语言模式干扰的情况下可以更加清晰地感知图象,并忘却时间,而且整个过程会很轻松并且快乐。在这里我称之为愉悦。如果再深入,我或许会告诉你这和宗教或者瑜珈所追求的冥想状态有关,可以更深层次的感受事物的真象,不需要语言可以立体的多元化的直观的看到事物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关键是可以增加图象记忆和在大脑中直接看到构思的图象。
|
以上对如何能够进入愉悦状态有了一个简单的说
明,但还是很有局限性的,笼统的。真正的愉悦我前边
说过应该是窃喜。是不期而遇的,长远来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是创造性的发现,而不是挪用,这种挪用说不好听了叫剽窃,剽窃来的东西,是会心虚的,心虚是不可能长生愉悦感的,前些时由栗宪庭,刘骁纯。黄笃朱青生,吴鸿担任特邀嘉宾的------《今日美术》“当
代绘画的状态”讨论会上·批评家、独立策展人黄笃的发言表明了他对中国当前大的画家大的艺术状态的担忧,,他说“我的意思并不是反对艺术中的挪用,但问题是大家都在照里希特的风格去画,似乎模模糊糊就有意思。但是,它到底与我们创作语境是什么关系?跟我们艺术的发展自身逻辑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在艺术中主体性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一窝蜂的人都追随这种画风?”黄先生所说的艺术中主体性的缺失,并没说道艺术的愉悦性绘画状态,而在此我要补充一句的是艺术中主体性的缺失是和绘画的愉悦性相脱节的一种绘画状态,抄袭是和愉悦状态相背离的绘画方式,更多的是出于某种商业利益和功利思想,是和愉悦无关的~是一种因“偷窃”而得来的某种利益上的满足,而并非是艺术创作中我所说的----窃喜了。。。。。。 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对绘画作品有决定性因素的愉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