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分类: 艺海拾贝 |
|
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 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 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 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 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 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 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 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 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凡·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 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 。http://www.artc.cn/youh/sjmj/fg/f009.jpg__(1853-1890)" /> 他象夸父一样地追逐着太阳, 最后在阳光中燃烧,轰然倒下——每当我看见凡高的作品, 总会想起古希腊智者赫拉克特关于这个世界说过的话: “它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一切转化为火,火又转化为一切。”凡高正是艺术世界的火崇拜者, 他的身世经历,他的精神状态,他的绘画创作都闪耀着生命燃烧的 熠熠光华,他是艺术史上最伟大的自焚者,一个古老而单纯的信仰, 已为现代人所接受。 欧文·斯通的纪实小说《渴望生活》正是在对其悲剧命运的描述中有 力地证明了理想、道义和人格力量对于人生的价值。人们从凡高艰难惨烈 的遭遇和对艺术执着以至狂热的追求中,树立了殉道者的榜样,这榜样
一直在激励着那些处在社会底层,至今默默无闻的天才。 艺术创造。 学性的画家。习画之初曾向荷兰绘画传统讨教,也曾对印象派有过一时冲 动的兴趣,但他天性中那股地火一般的激情,使他必定要抛弃荷兰画派的 暗淡和沉寂,并迅速远离印象派,因为印象派对外部世界瞬间真实性的追 求和他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凡高在本质上属于浪漫主义, 1888年他在书信中坦率承认自已深受德拉克瓦思想的陶冶:“因为我 不是企图把我眼前的自然一丝不变地准确地描绘下来,而是通过更为强烈 的色彩去表现自己。” 德拉克洛瓦在历史性绘画中发展了一种充满动感、活力、光暗强烈、色彩 炽热的个人风格在他的画面上还偶尔地出现过不加调合的色彩并置。浪漫 主义作为社会冲突和精神冲突的直接表达,突出地代表了现代精神的指向 。但这种表达还局限在未曾改变的表现体系之中,而这个成形于文艺复兴 时期的艺术体系出于群体规范和社会理想,对个人在自然面前的自决权是 排斥的,德拉克洛瓦克服不了这一内在的矛盾。印象派尽管在光色研究中 改变了传统绘画的面貌,但这还只是艺术体系的表层变化,因其真实观仍 以人对自然的臣服为前提。这样,浪漫主义对个性的崇尚(也即是对社会 规范的反叛)和对情感的尊重(也即是结理性主义的冲击),作为一种新 的时代精神,必然要在19世纪末叶的欧洲世界寻找自己的继承人。从这 个意义上看,凡高是幸运的,他在被环境抛弃的时候能够和历史相遇。 ?/P> http://www.artc.cn/youh/sjmj/fg/f062.jpg__(1853-1890)" TITLE="文森特·凡高 http://www.artc.cn/youh/sjmj/fg/f067.jpg__(1853-1890)" TITLE="文森特·凡高 http://www.artc.cn/youh/sjmj/fg/f043.jpg__(1853-1890)" /> http://www.artc.cn/youh/sjmj/fg/f033.jpg__(1853-1890)" TITLE="文森特·凡高 http://www.artc.cn/youh/sjmj/fg/f081.jpg__(1853-1890)" TITLE="文森特·凡高 http://www.artc.cn/youh/sjmj/fg/f054.jpg__(1853-1890)" TITLE="文森特·凡高 http://www.artc.cn/youh/sjmj/fg/f020.jpg__(1853-1890)"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