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 水印象  文/祝勇

(2008-06-10 14:46:50)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

皱褶

楠溪江

吊脚楼

褶皱

丽江

文化

旅行

旅游

分类: 图片故事
    南方的水,遍布神奇的皱褶,透明,轻巧,恍惚。与女孩子衣上的褶皱不同,水上的皱褶是游动的。女孩子衣上的皱褶也常是游动的,在她们行走的时候,这周边随着她们行走的节奏出现变化。但是,当她们静止下来,比如当睡眠时,皱褶便陷入寂寞。

 

     由于土布的自然垂感,或者由于经年的水洗,她们的衣裳上分布着一些皱褶,就像那些因山势起伏而岔开的小径。织物的质感遮掩了肌肤的光泽,使它愈发显得神秘和性感。但褶皱于身体曲线有着某种呼应关系,它用一种暗语来传达身体的魅惑。

 

    水上的皱褶却从不寂寞。在河流的表面,这些天生的花纹每时每刻都变换着形态,仿佛它们的生命中蕴含着无穷的活力。我把每一缕皱褶都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有自己的情感和命运,由它们的来路和去处,有炫目的光芒,也有漩涡与陷阱。

 

    南方的河道,方向是隐晦的,婉转迂回;不像北方平原上的河流那样一目了然。水上的皱褶无疑又增加了河的变数,让它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水上的皱褶具有超强的繁殖力。我亲眼目睹一绺皱褶在瞬间变幻出几个,那几个有在继续繁殖。在河流中,我见证了数的数的变化,一种集合级数的递增,我第一次意识到数学的美感。水上的数学,隐喻着万物间的隐秘联系。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

 

    一种联系存在于水与衣裳之间,褶皱就是它们之间通用的暗语。可以说,衣上的褶皱是由水上的皱褶孕育而生的。女孩子们在水上浣衣,皱褶就从水上蔓延到衣服上。即使衣服晾干,皱褶也自然存在。皱褶见证了水的无处不在,干爽的水印是水的另一种形态。

 

     河流是大地的褶皱,在大地之间闪耀和晃动。

 

     这些皱褶有着一种反复的美,无可救药地反复出现,层层推进,像冥想一样没有止境,显出一种无规则的均匀。它们重新出现划分了大地的单位,一级一级的,使它变得无穷小,分散成无数个气韵生动的细节。像所有的皱褶,河流复制到河流,无限衍生,实力强大,把南方的一切纳入自己的辖区,包括:石桥、碇步、廊棚、粉墙、黛瓦、船舶、芦苇、柳树、鱼米、药材、月光、梅雨、诗词、画轴、文房四宝、藏书楼、琵琶、目连戏、皮黄、青袍长衫、爱情、朝代…...皱褶肆意繁殖,遗传的影子随处可见,仿佛它们是事物的根源,所有一切都在它们身上蛰伏。水的方向随心所欲,毫无预兆,它管辖的事物都因它而变,就像多米诺骨牌,一个跟随一个,作出应对。

 

    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锦溪、朱家角……风姿绰约的袖珍小镇,在长江下游一带遍地皆是,仿佛种子,在水的灌溉下茁壮成长,水成了生活的参照物。美人靠在“美人靠”上,通过水来鉴照自己的青春。水如同是镜子,本身是空、是虚无,但它能容纳实有的生活。没有水,生活将隐没于黑暗中,将被埋没,也难以发现。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

江南水乡

 

    南方人让水来围拢自己的生活。在丽江,水干脆从房子地下流过,这里你根本找不到水井。饮水的时候,掀起地板上的一个盖子,水就近在咫尺。地板上空洞的方框就像一个取景框,杂花浮动的水流就像万花筒变幻不止。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丽江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

 

 

    沱江上的吊脚楼也让人得以枕水而眠,只是与丽江相比,楼板距水面高些。躺在吊脚楼里面,透过楼板间胳膊粗的缝隙可见深处的流水,有些惊心动魄。有人住在吊脚楼里,有人在水上票。于是,漂泊与停留的意象在艺术中像皱褶一样被一再复制。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沱江吊脚楼

 

    水乡的生活大同小异,它们像水上的皱褶一样广为复制。水浸透了沈从文的纸页,字迹中漫漶着水的气息:“近水人家多住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以沽酒。夏天晾晒在阳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则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周围环境极为协调,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条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游,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妙处,无一不使人神往倾心。”

 

    我不止一次到达南方的河流,寻找那个隐于云水间的古老中国。我发现那些村落之间的衍生与变异的线索。一条楠溪江孕育了无数的村庄,被蜘蛛网似的支流复制,像涟漪,一轮一轮的,越推越远。芙蓉村、苍坡村、花坦村、佳西村……十多个古老的村庄,星星点点地散落,宗祠、牌坊、水系、路亭、戏台、寨墙。构成这些村庄的基本元素。即使是走到云南,村落的面貌仍然相似;但就在楠溪江,村落又有细致的不同,比如中游的芙蓉村是以“七星八斗”的格局建造的,“星”是指道路交汇处的方形平台,而“斗”则是指水渠交汇处的方形水池,“七星”翼轸分列,“八斗”成八卦状分布,道路与水系在“星”“斗”之间穿梭与连接。这古老的阵图,给予天上的星宿神秘对应,又有防御的使用目的。只有站在芙蓉峰上,才能看清阵图的玄机。“斗”是水的反复铺陈,但它们像穴位一样,把握这古寨的生存秘诀。而在上游的林坑村,溪涧、廊桥、素木蛮石的老屋,夸张了村落间的立体感。这样的差别,只有深入细节中才能辨识。它是由河流运动的偶然性导致的,只能顿悟,无法推论。河流仿佛一把折扇,一项丰盈的图画贮存于这把折扇里,跟在皱褶之后,一节一节地铺展和呈现。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楠溪江

南方 <wbr>水印象 <wbr> <wbr>文/祝勇

 

    我曾经在楠溪江的竹筏上睡眠,是在春天的午后,楠溪江水量充沛,我从中游溯流而上。世界在均匀的阳光中通体透亮,在困倦中增加了我的非现实感,我合上眼,水和皱褶一起消失了,只剩下竹筏轻轻摇动,像摇篮,钟摆,或是其他与岁月有关的事物。我感觉竹筏师傅在空中的,没有依托与支点,我感觉自己变得比空气还要轻,只剩下灵魂。水以不在的形式存在,并且让我忽视了肉体而感知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是深刻的,它像上帝,了解我们的痛苦和愿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