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行性出血热(转自隆德县融媒体中心)

(2023-05-25 16:33:49)

出血热又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老鼠(黑线姬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


02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接触传播: 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03

临床表现有哪些?


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三红: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 

三点:软腭、腋下、胸背部出血


出血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以上总结的“三痛三红三点”并不是所有症状都会出现。


早期症状和体征:起病急,发冷,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上腭粘膜呈网状充血,点状出血;腋下皮肤有线状或簇状排列的出血点;束臂试验阳性。

出血热潜伏期为4-46天。

病程经过: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04

如何诊断?



看血常规:血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只要出现这个,结合临床表现就是流行性出血热。

确诊用血清特异抗体(IGM IgG)检测


 也许有人会问,我早期是“感冒”,最后医师怎么诊断为“出血热”了?因为在疾病早期,出血热和“流感”的症状相似,二者并不容易区别;所以大多数人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未积极诊断治疗。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普通“感冒”体温正常后全身状况好转,而血热在体温正常后全身症状继续加重,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等情况。所以当出现以上症状时要积极就医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