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髓鞘、脑外间隙、垂体正常MR表现

(2018-08-26 22:16:53)
标签:

神经系统

《实用小儿磁共振诊断图谱》金延方
正常小儿脑白质(2岁以内):T1WI低于灰质,T2WI高于灰质;
正常小儿脑髓鞘发育成熟T1WI信号逐渐增高(代表髓鞘形成),T2WI信号逐渐减低(代表髓鞘成熟)
正常小儿脑髓鞘发育成熟:T1WI变化早于T2WI;
正常小儿脑髓鞘发育方向:尾端向头端,背侧向腹侧,中心向周围;
正常小儿脑髓鞘:2岁之后达到成人水平,双侧侧脑室后角旁白质髓鞘化可延长至6岁。(形成始于胚胎第6个月)
脑外间隙:包含蛛网膜下腔和硬膜下腔,从出生到6个月逐渐增宽,然后渐小:额叶前方(侧脑室前角层面)最大6mm,颞极前方最大9mm。正常新生儿脑外间隙宽度为4mm,1岁内超过8mm,1岁时超过4mm为扩大。
脑室扩大:尾状核指数不超过0.23(TRA:双侧尾状核头部侧脑室间距/同层面大脑横径,或额角部两侧尾状核头间最小距离/同层面内板间径);三脑室横径不超过10mm。2006年中华放射学会第七届全国儿科放射学年会提议: 用“脑外间隙增宽”这个诊断术语代替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诊断。
透明隔宽度:不超过10mm。
垂体前叶:出生后8周之内为短T1高信号,以后渐变为等信号。
小儿髓鞘、脑外间隙、垂体正常MR表现

小儿髓鞘、脑外间隙、垂体正常MR表现

小儿髓鞘、脑外间隙、垂体正常MR表现
小儿髓鞘、脑外间隙、垂体正常MR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