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医学影像MR
医学影像MR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54
  • 关注人气:3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2WI&T2*WI;顺磁性&抗磁性;魔角效应

(2011-09-29 20:53:23)
标签:

杂谈

    T2*图像是由于受到磁场不均匀的影响,使得T2弛豫更快一点,180度聚相位脉冲可以消除由于磁场不均匀造成的T2*效应,得到的是T2图像,而GRE序列由于使用的是梯度脉冲,无法像聚相位脉冲一样消除T2*效应,所以GRE序列更权重T2*图像一些。

   顺磁性物质的主要特征是,不论外加磁场是否存在,原子内部存在永久磁矩。但在无外加磁场时,由于顺磁物质的原子做无规则的热振动,宏观看来,没有磁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每个原子磁矩比较规则地取向,物质显示极弱的磁性。磁化强度与外磁场方向一致,为正,而且严格地与外磁场H成正比。顺磁性物质的磁性除了与H有关外,还依赖于温度。其磁化率H与绝对温度T成反比:H=C/T 式中,C称为居里常数,取决于顺磁物质的磁化强度和磁矩大小。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一般也很小,室温下H约为10-5。一般含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或分子,电子未填满壳层的原子或离子,如过渡元素、稀土元素、钢系元素,还有铝铂等金属,都属于顺磁物质。 外磁场在其内部容易产生额外磁场。
    抗磁性物质:当磁化强度M为负时,固体表现为抗磁性。Bi、Cu、Ag、Au等金属具有这种性质。
在外磁场中,这类磁化了的介质内部的磁感应强度小于真空中的磁感应强度M。抗磁性物质的原子(离子)的磁矩应为零,即不存在永久磁矩。当抗磁性物质放入外磁场中,外磁场使电子轨道改变,感生一个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矩,表现为抗磁性。所以抗磁性来源于原子中电子轨道状态的变化。抗磁性物质的抗磁性一般很微弱,磁化率H一般约为-10-5,为负值。能对抗外磁场的作用,降低外磁场在其内部产生的磁场。

     静脉血中的去氧血红蛋白有4个不成对的电子,是顺磁性物质,引起T2*弛豫时间的缩短和静脉血与周围组织的相位差异。而氧与铁原子(Fe )结合时引起邻近血红素亚单位构象改变,铁原子(Fe )就与卟啉环组氨酸氮原子结合,这时氧合血红蛋白就没有不成对的电子,所以是抗磁性物质。磁敏感性的不同使静脉的T2*时间比动脉和脑组织短,因此静脉血信号将明显比动脉和脑组织低。

    魔角效应(又称磁角效应):最常见于肌键和韧带走向与主磁场方向夹角呈54.74°(或约55°)时出现。在正常情况下,水分子与肌键的胶原纤维在偶极一偶极效应的作用下,具有很短的T2时间,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无信号。当肌键与主磁场夹角在55°时,偶极效应消失,使T2时间延长了一倍。此时,在常规序列上肌键的信号是可以看见的。例如在肩袖和膝关节肌键上可以看到此现象。    在短TE成像时,魔角现象造成信号增加。产生的信号强度和主磁场(B0)的角度有关。当主磁场的方向调整到54.74°时(或约55°时),可观察到最大信号强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