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第一泉:圣水阁

标签:
成都风景旅游美景四川文化 |
分类: 闻听佛音 |
http://s1/middle/4dc6a002x7fa214428c10&690
以前曾经到过一次圣水阁,因为那次到时已经天黑,但对圣水阁的美景印象深刻。
这一次只凭记忆为大家带路,居然一点不差地来到了圣水阁门前,阿米托佛!
http://s15/middle/4dc6a002x7fa2169a787e&690
门前有几个卖香火的老婆婆边烤火边做活计。
照顾了老婆婆的香火生意,顺便在阴雨的山中烤烤火
http://s4/middle/4dc6a002x7fa21760cb23&690
圣水阁不在峨眉山180元的售票口内,所以不用买门票,开车只6元过路费即可到达。
禅院既安静又干净,游客稀少,与山脚的报国寺形成鲜明的对比。
http://s4/middle/4dc6a002x7fa21af218a3&690
http://s16/middle/4dc6a002x7fa217ea3bbf&690
http://s1/middle/4dc6a002x7fa2182747c0&690
这是禅院门前的介绍
http://s13/middle/4dc6a002x7fa21b2f1ecc&690
圣水阁的建筑十分有特色,清一色的穿逗式木结构建筑。
http://s16/middle/4dc6a002x7fa21bc7c49f&690
院内种满了鲜花,还有一个巨石卧在院中。
这里的寺院园林设计十分出色,堪称寺院园林的代表之一。
http://s10/middle/4dc6a002x7fa21c605849&690
纯净而安静的寺院令人想起王维的诗,正好圣水阁在山溪边修筑。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 一作演) 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 一作明) 淡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http://s13/middle/4dc6a002x7fa21ccb0d2c&690
圣水寺的建筑装饰上融入了西藏元素,图案中有八吉祥等,非常精美而有特色。
http://s11/middle/4dc6a002x7fa21cf8f00a&690
静静坐在廊中清谈的僧尼。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http://s9/middle/4dc6a002x7fa21d35e658&690
院中的建筑上挂满了兰草,很用心的养护才有这般素雅的美。
http://s5/middle/4dc6a002x7fa21d547a84&690
很有心地在寺院的山路中间留着一棵腊梅花树,花已开过了,花朵还在。
若是早几天来,这里不知有多少花香,会熏倒多少游客。
http://s6/middle/4dc6a002x7fa228e255c5&690
古老的建筑,上面的雕花非常精美。
http://s3/middle/4dc6a002x7fa22acaa702&690
冬天,寺院的山道边有一棵不知名的花树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http://s12/middle/4dc6a002x7fa22bce0d4b&690
梅花映衬山下的寺庙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http://s13/middle/4dc6a002x7fa22c852bfc&690
这是素馨么?
http://s9/middle/4dc6a002x7fa22cb2e4b8&690
在山门前喝一碗用圣水泡出的素茶
http://s6/middle/4dc6a002x7fa22d3c3b95&690
一行人在这里都十分高兴,称我带对了地方
http://s13/middle/4dc6a002x7fa216c83e3c&690
寺院前门的休息处,是个非常非常好的喝茶的地方,高树围绕,颇有古风。
僧人们在这里喝茶,简直就是一幅展开的山水古画!
我们用带来的水桶接了几桶水放在车上,回去又可以泡茶喝了。
期望夏天有机会来这里喝茶。。。。。。
尼 师 们 一 进 住 圣 水 阁, 即 恢 复 了 宗 教 生 活 , 十 多 年 来 , 始 终 坚 持早晚课诵。她们 从 87 年 起 开始 募 集 建 筑 材 料 , 88 年 修 建 大 殿 。 在 修 建 中 , 尼 师们无论盛夏 酷暑 ,寒 冬 积 雪 , 夜 以 继 日 地和 工 匠 们 平 地 挑 泥 , 运 土 搬 石 ; 凡 是 用车运在山门 外 的木 、 瓦等 材 料 都 与 工 匠 们 一 起 搬 运 ,从 不 退 后 。 为 了 将 所 有 资 金全部用在修 建 上 ,她 们 只 吃自 己 种 的 菜 , 从 不 为 了 自 己 到 城 里 去买 菜 吃 。 若 没有 蔬 菜了,便用 盐 和 自做 的 辣 椒 酱下 饭 ; 有 病 上山采草药治疗;他们的发愿和人格力量感动了外县的一些居士,他们组织和宣传,不断护持和努力,建成了今天这个非常殊胜的寺院,只要有至诚发心龙天拥护!!
寺院的观音殿里面还挂着一幅隆莲法师像。
寺院还曾经有位被拜为国师的喇嘛,不愿去北京皇宫,而是托病来峨眉山,最后坐化于圣水阁。其圣物至今还保存于一尊铜塔之内。
后来,智凯大师诵《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二十天能达其义。
公元 560 年,智凯大师参拜慧思,得慧思指教后依止慧思学法,得慧思真传。一天,智凯大师诵《法华经药王品》而开悟。从此,智凯大师代慧思讲授佛法,并受慧思之命入金陵(南京)弘法。
后来,智凯大师入淅江天台山,居住山中,弘传佛法,后奉南陈朝庭诏令出山,重回金陵,宣讲《大智度论》、《仁王般若经》、《法华经》等。
隋兵破陈后,智凯大师出游。后晋王杨广把智凯大师请到扬州,并从其受菩萨戒,又赐给智凯大师“天台智者大师”的称号。
后来,智凯大师相继在各地宣讲《法华玄义》、《摩诃止观》、《净名义疏》等,建大寺三十六座。
智凯大师承慧文、慧思的法统,宣一心三观妙理,建立新教,讲演《玄义》宣自宗教相,讲演《文句》解《法华》经文,讲演《止观》演示观行。智凯大师所建立的新教,因天台智者大师之号,而得名“天台宗佛教”。天台宗佛教,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完整系统的佛教宗系。
智凯大师晚年时,杨广派人依照智凯大师所作的蓝图在天台山建寺,此寺成为天台宗佛教的祖庭。
智凯大师建立了大乘天台宗佛教后,在六十岁时坐化。
天台宗尊北齐尊者慧文为初祖,南岳尊者慧思为二祖,智凯大师为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