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大喊:我要去河边洗衣服!

标签:
风景旅游文化休闲茶园美景 |
分类: 文化感召 |
早晨起来大喊:我要去河边洗衣服!
就在60、70年代,成都的河边还可以洗衣服。
如今,只有少量的小城镇可以享受此等高级待遇了。
要不是一周前才享受了一番河边洗衣的快乐,
我还真不知道,原来,河边洗衣也是人类至高的快乐!
如今,这样的快乐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我们不得不选择用洗衣机,但那是指纯绵以及加了化纤的衣物
当我们想洗真丝、亚麻服装时
我们不得不长时间地站的水龙头前等自来水慢慢蓄满水池
然后,再一次次地慢慢洗涤,
每次,都搞得腰酸背疼
于是,河边洗衣便成为一种奢侈
清亮的河水无论从时间还是地理位置上都已经远离了我们......
江西,瑶里古镇。
我们到达时,已经是晚上了。尽管如此,夜色中的景色依然让我们惊叹不已。
瑶里古称“窑里”,是景德镇陶瓷的主要发祥地,战国时期开始点火烧窑,长盛不衰,直至明初,景德镇兴建官窑,瑶里瓷窑外迁,才慢慢沉寂下来。
但是,作为“浮梁茶”的主产地,瑶里自古至今, 一直名播遐迩,素有“摘叶为茗,坯土为器,富则为商,巧则为工”的史载。
为了如此美丽的古镇,我一改习俗,起了一个大早,背上相机,去感受晨光中的小镇风情。
清澈的瑶河在晨曦中泛着温暖的光芒。
而瑶里古镇的人们已经在河边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洗脸漱口、洗衣挑水......
抬头望去,就是青山绿树蓝天,在这样的景色中,瑶里人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古镇里的游客这个时期不多,三三两两地扛着相机在游逛
来自上海、杭州、武汉等地的学生们纷纷展开了画板
晨曦中的狗狗们开始嬉戏打闹
小镇里有许多桥,桥边有很多的古树
桥是古镇的风景,也是风景中的点缀
这个桥是用很长的石条,放在石墩上构成的
如此长的石板,真让人担心会不会踩断啊,实际上,这种青石板是很结实的。
这座桥可以过汽车。桥的两边,全是粉墙黛瓦的幑派建筑
看孩子们在桥上吃饭,真的是一种享受
过桥的小狗,因为我的招呼,停下脚步来观望,看看河里的鱼儿吧,很多很多
相机能拍到的只是很大的红色的鱼,实际上,河里更多的是黑色的大鱼和小鱼,
仔细看去的话,简直令人惊讶:哇,这么多啊!!!!!!!!!!
孩子们每天下午都在河里嘻戏、游玩、洗澡
好开心啊,这应该是我们真正的童年
和水亲近,和石头亲近,和大自然亲近,也就是和我们自己亲近
镇里的大人也在河里洗澡,不过是穿着衣服洗的,打上香皂,抹抹,
再潜进河里游一游,一身湿漉漉地,回家去换衣服。
据房东讲,经常有老外来旅游,他们总是不避嫌,还总是站在最高处,男男女女脱光了往河里跳,
搞得在附近洗衣服的镇里人都不好意思看,呵呵,这也是中外文化的差异吧
河边洗衣,面对青山绿水,
古镇好像随时随地都有人洗衣,据房东讲,以前,镇上的人早晨没有洗衣的,
早上的河水,专供小镇居民挑水饮用,自从安装了引水管道后,家家有了自来水(也是山上的泉水)
大家就不再挑河里的水煮饭泡茶了
当然,洗菜和洗衣还是可以并行的
一个天然的洗衣台
我也来享受一下洗衣吧,挑旅行中带的一条牛仔裤来洗
居然三两下就搞定了,洗得比洗衣机干净多了,面料露出了鲜艳的靛蓝色
再用专门带上的小茶杯,掬一捧河里的水和小鱼儿,好好感受一下清亮的河水
房东家的白墙上,挂着经常来买茶的人为房东家写的字:白居易《琵琶行》。
原来,浮梁茶,就是产自景德镇浮梁地区的瑶里山中啊,以前读古诗就没怎么在意这个地名。
房东拿出家里的好茶,据说是房东要在凌晨三点开始上山,天亮才能上到的高高的茶山采茶,晚上才能回到家中......
我再用景德镇买来的小瓷杯,一口一口地,
在那样的风景中,品尝大自然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