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实拍上海世博会试运行期间的超炫河南馆(组图)

标签:
转载 |
根雕清明上河图成为河南馆最瞩目的明星
要说河南馆什么最好看,谁最能吸引游客,河南馆讲解员刘芳说,是根雕清明上河图,他4月20日一天不停地和另外一位同事讲解着根雕清明上河图的种种故事。
“根雕清明上河图是河南馆的镇馆之宝。”另一位讲解员小吴说,根雕清明上河图是35位艺术家根据名画清明上河图,用了5年时间才创作而成的。根雕的取材也颇具传奇性,这一作品原木是一株生长在东南亚原始森林中的香樟古木,树龄在2300年以上,树高百米,树干直径4米,根径20米,完全暴露风干近10年。整个作品长18米、高2.56米、宽2.1米,体积为96.77立方米,重达12吨。
上万木偶让游客最好奇
在河南馆的上万小木偶,也成了众人争相留影的对象,距河南馆还有一段距离,就可以看到无数个小人偶被线吊着,排列在过道旁,一直延伸到展馆深处。
这些小人偶在展馆不开灯的时候,是白色的,展馆内的灯光一旦打开,这些人偶就会发出绚丽的色彩,而且还会不停地变化。
河南馆为什么要装饰这些小人偶,它们有什么寓意,这个事情我也为读者们打听了,河南世博办的工作人员解释说,其实这些小人偶是通过13个故事,把河南的5000年文明史串了起来,这些故事包括嫁娶、集市等河南历史上所发生的城市生活情景。所以前去参观的河南游客一定要仔细品味这些人偶究竟演绎了哪些故事,说不定还会让您有种亲切感呢。
刘芳说,这些小人偶和展馆的灯光配合,非常炫目和五彩缤纷,显得河南馆特别大气、时尚。有两个来自于广州的客人看过河南馆后还说:“原来只知道河南的文化底蕴深厚,给人的印象是保守和传统,现在我们对河南的印象一下子变了,河南馆实在是太时尚了、太漂亮了。”
寻根和触摸大屏幕引来众人参与
在河南馆的藏宝室内,一个电脑屏幕前一直有人点来点去。这座屏幕是让游客“寻根”的,每个姓氏都有详细的资料,一点某个姓氏,资料就会显示在大屏幕上。河南世博办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是试运行,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到5月1日后,姓氏寻根系统还会配备打印设备,游客可以把自己的姓氏资料打印出来免费带走。
如何让参观河南馆的游客了解河南,河南馆也使出了“高招”,在河南馆二层位置,有一个“大桌”,“桌面”是一个两三平方的大屏幕,屏幕的正中是一个河南地图,如果你用手触摸某个地市,就会跳出了这个地市的资料。一位来自于江西姓王的游客,用手指触摸了一下濮阳,屏幕上立马跳出“城市概括”、“产业活力”、“人文特色”、“和谐未来”等文字,而且每个地市都有图片和视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