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阎崇年《清代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2007-12-22 17:13:17)
标签:

文学/原创

纳兰性德

纳兰容若

饮水词

阎崇年

分类: 轉載
  清代杰出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性德出身于满洲贵族。他的父亲明珠,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屡充《实录》、《方略》、《一统志》和《明史》诸书总裁,为康熙权臣。

    性德自幼娴于骑射,稍长又工文翰。他聪慧好学,读书过目不忘,青年崭露头角。康熙十年(1671年),性德年十七补诸生、入太学;年十八顺天乡试中举,座师为鸿儒徐乾学。明年会试取中,因患病未与殿试;三年后应殿试,“入对殿廷,数千言立就”,赐进士出身。选侍卫,寻升一等侍卫。随康熙帝幸海子、游西山、狩五台,东巡出山海关、渴盛京(今沈阳)、至乌拉(今吉林市),泛舟松花江上;又南巡登泰山、阅虎丘、驻江宁(今南京)。颇为康熙帝赏识。

    性德“出大匠之门”,从徐乾学研讨学术。他精鉴藏书,晓夜穷读,谈经史原委及其文体演变,常为同年宿儒所不及。徐乾学在其墓志铭中写道:“从我游者亦众矣,如容若之天姿之纯粹,识见之高明,学17之淹通,才力之强敏,殆未有过之者也。”

    性德尝在青翠满轩、绿水之畔的闲馆著文,因取其集名‘泳水亭杂识》。他自称:“癸丑(1673年)病起,披读经史,偶有管见,书之别简,或良朋在止,传述异闻,客去辄录而藏焉。逾三、四年遂成卷。”集中记有北京史事三十则。如现存北京最早志书《析津志》撰者熊自得,赖其载录欧阳元和张仲举二诗,记叙了自得纂述详情,这才使我们对熊自得的生平及《析津志》成书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性德的诗盛于文。他的诗有古诗,律诗和绝句等,共三百三十四首,多为“欲以言情”之作。除咏史、赠友、赏花、吟月等诗外,他随驾所感,作《古北口》、《山海关》、《盛京》、《福陵》、《松花江》等篇,都可以作为历史来读。至于咏北京的《玉泉》、《景山》、《南海子》、《大觉寺》、《扈驾西山》、《入直西苑》等,则为了解北京的历史与文物、园林与民俗提供了材料。

    性德不仅善诗,尤工于词。他扈驾塞北江南,阅历丰富,触景生情,凝聚于词。性德的塞上之作,尤为人们所称道。其。如梦令:“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被誉为绝唱。又如《浣溪沙"小兀喇》云:

    桦屋鱼衣柳作城,蛟龙鳞动浪花腥,飞扬应逐海东青。犹记当年军垒迹,不知何处梵钟声,莫将兴废话分明。

“桦屋”、“鱼衣”、“柳城”,写得朴素自然。自然,是性德词的重要特色。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性德之词,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可谓破的之言。但他更多的词抒写离别相思和个人哀怨。性德虽官至一等侍卫,但并非所愿,似有身处樊笼之感:“予生未三十,忧怨居其半,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断。”陈维松说他的词“哀感顽绝”,大致贴切。性德词的艺术风格是品高韵远,绵丽婉约,清新秀隽,自然超逸。如《浣溪沙》云:

    谁道飘零不可怜?旧游时节好花天,断肠人去自今年。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他写景物,不饰雕琢,清淡质朴,如《长相思》云: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性德词虽低沉委转,却深挚清婉,当时传写遍于村校邮壁,为人们所称道。如《画堂春》云:

    一生一代一双少、,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纳兰性德作为一个满族人,自清军入关至他去世也不过四十二年,却能既娴满文,又通汉文,并于填词造诣精深,实属难能可贵。性德词被称为“词人之词”;纳兰性德则被誉为清代第一词人。但他的词过于哀戚,流露出一些不健康的情调。

    性德的为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他虽生长于相府朱门,却与文士相接如平常。当时文坛名流朱彝尊、严绳孙、姜宸英、顾贞观等,都与性德过从唱和。他自言“视勋名为糟粕,势利为尘埃”,尝舍金如土,惟义是赴,见才必怜,见贤必慕。如对科试落第者,过往慰藉,对诫官失职者,执手相勖,对坎坷失意之儒,生馆死殡;对遣戍龙沙之士,解囊赎还。吴江孝廉吴兆骞(汉搓),坐顺治丁酉科试案,被流放宁古塔二十余年。兆骞赋《金缕曲》,经顾贞观言于性德。性德读“金缕一章,声与泣随”,便四出奔走,出资将吴兆骞赎归馆之。不久兆骞病殁,又作《祭吴汉槎文》,出金发丧,运棺回籍,士尤称之。彼时彼刻,性德能纳金奔走营救一个流放的汉族知识分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清代词坛明星纳兰性德,不幸早陨,三十一岁病投,留下的主要著作《通志堂集》。

    纳兰性德的故居在后海北沿,后为清醇亲王府。如能在其故居适当地方,挂纪念牌匾,以示对这位杰出满族词人的纪念,于民族团结,于首都文萃,均有裨益。

                                        文载《前线》 1984年第6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