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读周庄

(2014-08-06 21:04:47)
标签:

水乡周庄

古镇

旅游

分类: 散文随笔

夜读周庄

/朱国喜

 

夜晚的周庄该是一个古典女子吧。

上灯时分,匆匆赶到周庄,还没有来得及与她合影,周庄就在回眸的一瞬走进了夜色。

本打算抢在日落前赶来,仔细欣赏周庄的全貌,陪她一起缓缓地融进江南的夏夜,却因为导游的原因,我还是来晚了,只瞧见了周庄渐去渐远的美丽影像。

就是这短暂的美丽一瞥,我读到了周庄最惊艳的时刻。我不多情,读这个古色古香的水乡村落,还是爱上了周庄。

 

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走进一条主街道。

街道临河,一条最宽最热闹的河流。河流是五彩斑斓的,不是霓虹闪烁的城市里才有的那种涂脂抹粉的流光溢彩,而是不俗的古村镇特有的迷人韵致。街道也很热闹,一间间狭小的门面很有特色,它们拥挤着,安闲地迎接着天南地北的游客。

不知道是周庄的街道成就了周庄的河流,还是周庄的河流成就了周庄的街道。或许,他们从降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彼此依存,手挽手走到如今。

今天,在周庄的怀抱里徜徉,赏水上的旖旎风情,观桥上的憧憧人影,品老宅里的陈年往事,心早已被周庄捕获,随她的脉搏跳动。

 

我不知道该怎样描绘周庄的夜,真真地感到了自己的语言贫乏。夜周庄,难形容。

我也不知道周庄的夜是怎样落下来的。愣怔的瞬间,那些灯笼就睁开了眼睛,一座座拱形的石桥就披上了面纱,一棵棵绿柳就躲进了朦胧。

一叶蓬船缓缓驶近。看不清船娘的长相,却看得见蓝底白花的衬衫。船娘轻轻地哼唱着江南小调,纤柔的歌声跌进河里。船翁讲着周庄的前世今生,一个个故事被河水偷偷听去。

歌声和故事让安静的河水有些兴奋。河水抿着嘴,抛出一圈圈媚人的笑。一只只红灯笼影在窄窄浅浅的河中,在水里扭动着曼妙的腰身,仿佛是在嫉妒船娘的歌喉、船翁的故事,吸引船客的目光。

歌声渐渐淡去,故事渐渐走远,水面收敛了笑容,等待着下一段歌声和故事。

 

周庄的桥是普通的石头建成的,一座座弯着腰身,从明清走到现在,静静地呵护着周庄的一道道河流,呵护着一个个周庄人的灵魂。有了一道道河流,这些星罗棋布的桥就有了沧桑的韵致。

我坐在水边观桥,桥上的人影或动或静。那些人影没有声音,皮影一样地往来穿梭。偶尔一声赞叹,从朦胧的桥上跌落水面。周庄听见了,也许没有听见。周庄习惯了低低的赞叹,最初含羞垂首,现在气定神闲。

我站在桥上读水,读月,读一粒粒诗意的眼睛。

水在桥下,似乎不见流动,不知源头,不明去向。坐在船上的游客,忘记了交谈,迷失了自我,沉浸在周庄的水网编织的意境里。

一弯新月挂在高翘的屋角,定定地望着夜晚的周庄。月正在水里出神,一只小船划过,揉碎了它的思绪。哦,今晚是七夕呢,嫦娥去了哪里?织女和牛郎该不会也来周庄约会了吧?他们躲在周庄的哪条河、哪座桥?旅游团的那对小情侣呢,他们此刻又在周庄的何处卿卿我我?

假如没有灯,夜晚就像一具僵尸。周庄不是木乃伊,周庄有诗意的眼睛一般的灯。各种各样的灯装点着周庄的梦。那些星星点点的灯并不华丽昂贵,是那种普通的古味很浓的灯。它们散发着各具特色的光。黄晕的光线织成颇有古意的气息。周庄因了这些古意的气息,迷倒了一拨一拨的游客。

 

我没有品阿婆茶,吃阿婆菜,嚼万三蹄膀,甚至没有来得及在周庄人提供的长条凳上坐下休息。我急慌慌走进沈厅。

沈厅就要闭馆,我匆匆地浏览。脚步在幽暗的老宅里嗒嗒地响动,目光在那些画像、条幅、家具、碗碟上游移。

庞大的庭院,房屋毗连,走在狭窄昏暗的弄堂里,多少有些紧张。

这就是沈万三和他的妻妾、子孙居住的地方?这就是那个让洪武皇帝羡慕嫉妒恨的江南首富的安乐窝?沈万三,成也富,败也富。富是他的名字,富是他的智慧,富是他的荣耀,富也是他的劫难。

朱元璋贵为大明的开国帝王,怎能那么小的气量,与一个土财主斗来斗去?也不嫌辱没了自己的身份。朱元璋的出身本就低微,历尽人间艰辛,从小就有了杀富济贫的想法。他虽然当了皇帝,仍然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伙。

 

突发异想,不辨方向地走进一条幽深的小巷。

小巷没有临河,没有一盏盏媚惑的灯笼。小巷里黑黢黢的,有一两户人家的窗户还亮着灯光。时间刚过八点,周庄的居民就熄灯入梦了吗?

听王剑冰说,“三毛茶楼”隐在一条偏僻的小巷。莫非就在这里?我没有寻到三毛茶楼,无缘在茶楼里与三毛对话。

多年前,三毛从周庄走出;多年后,我走进周庄。是文字在三毛、周庄和我之间牵了一条线,这条线一牵就是多年。三毛永远走了,我却在周庄的小巷徘徊。

小巷的劲头是一条宽阔的河,河水没有声音。远处,一带美丽的灯光横跨水面,构成了半月形的轮廓。桥叫全福长桥,灯光闪烁,像周庄裙摆上的流苏。

富安桥、福洪桥、聚宝桥、财神居、全福塔、全福路……富与福是沈万三的一生追求,是周庄的理想蓝图。

 

周庄沉入了夜的臂弯,唯有沿河的小店还在候客。客人路过,店主人不打招呼,只顾做自己的事情,任你随意观赏,抚摸那些商品。生意好像是周庄的副产品,有也行,无也可。周庄人生活得好悠闲。

边走边看。一块方形的石碑滞留了我的脚步。这里是“中国作家协会江南水乡周庄文学创作生活基地”。合个影吧,即使不够清晰,却是最好的纪念。

往回走,路过一家不大的字画店。店里卖的都是周庄的风光。我没有丝毫犹豫,喜滋滋地带走了一幅“双桥迎春”。带走了双桥,就带走了周庄的精魂。从此,周庄就是我的,日日品读,周庄的美韵之夜就住在了我的心里。

                                                            2014.8.6

http://s13/mw690/001qiYWIzy6L2oLS56Qfc&690

http://s9/mw690/001qiYWIzy6L2oU5q1q18&690

http://s3/mw690/001qiYWIzy6L2p7gLOWe2&690

http://s4/mw690/001qiYWIzy6L2p7D79x83&690

http://s8/mw690/001qiYWIzy6L2p7V7G7d7&690

http://s14/mw690/001qiYWIzy6L2p8pmr37d&690

http://s9/mw690/001qiYWIzy6L2p9iguk78&690

http://s16/mw690/001qiYWIzy6L2p9Ibgz3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断裂的石桥
后一篇:游西湖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