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猎杀本·拉丹

(2011-05-16 16:15:39)
标签:

杂谈

http://s6/middle/4dc61845ga360460b8915&690

策划/本刊编辑部
拉丹死了,美国很冲动。
拿死人开玩笑向来是美国新闻界的禁忌,谁那么做就会被同行视为缺乏职业道德,可是当奥萨马·本·拉丹被美军击毙之时,就没人在乎这个禁忌了。
《每日秀》的主持人乔·斯图尔特说,巴基斯坦的军营离拉丹的豪宅只有半公里之遥,就好像纽约第七大道和第九大道,“他们步行都懒得走吗?”NBC的主持人杰·雷诺就调侃奥巴马说,他上次的竞选口号是“是的,我们可以(yes, we can)”,那么在2012年,奥巴马可以把竞选口号改成“是的,我们做到了(yes, we did it)”,政治家的空头支票终于有一项兑现了。《纽约邮报》更是冲动得伤不起,封面小标题近乎于骂街:美国干掉了这个杂种!
用骂街似的标题来发泄美国人的愤怒或许可以理解,因为《纽约邮报》的读者中就有“9·11”的死难者家属。“9·11”之后,拉丹消失了10年,但美国却被折腾得难有宁日,为了寻找安全,美国的行动已远远超出必要——近6000名士兵阵亡,国家和人民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与焦虑,“9·11”之前美国的自信和勇气,荡然无存。
以举国之力去击毙一个拉丹并不难,反过来,一个拉丹折腾美国10年之久也是事实。在大象与老鼠的战争中,各自的弱点都暴露无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