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新编历史剧《挖“曹操坟”》

(2010-03-22 11:11:25)
标签:

杂谈

 

文 / 安述之

历史将镜头对准那一年早春的华北平原,天气依然萧杀,帝国实际最高统治者的出殡队伍浩浩荡荡地由洛阳出发,前往邺城西郊。

阿瞒晚年对后生晚辈们提及自己当初的梦想,提三尺剑,率百万军,远征绝域,从汉天子那里“封侯作征西将军”,死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没想到,上苍将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从京师的城管委主任干起,一路青云直上,最后,阿瞒成了魏王。垂暮之年,阿瞒以恢宏的气度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关云长败走麦城后,阿瞒从汉中到洛阳,《世语》说:“起建始殿,伐濯龙祠而树血出。”不久就一病不起。司马光说,公元220年1月23日,作为东汉魏王的阿瞒崩逝于洛阳。凶信传至邺城,曹丕号哭不已。
历史将镜头对准那一年早春的华北平原,天气依然萧杀,帝国实际最高统治者的出殡队伍浩浩荡荡地由洛阳出发,前往邺城西郊。《三国志》的记载简洁至极:“二月丁卯,葬高陵。”
高陵在哪里?为史官的陈寿留给了后人太多的无奈,也为贺岁剧《挖“曹操坟”》的剧组人员(以下简称剧组)提供了可发挥的余地。

紧扣历史,不为所囿
拍历史剧,必须依据历史,这自然不在话下,正如金庸在写武侠小说时,总要把笔下人物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下。不过,想紧扣历史,又不为其所拘囿,这就难了。
当然,历史一再教育我们,天下事有难易乎?经过编剧4年酝酿和全体剧组人员1年的共同努力,《挖“曹操坟”》克服了诸多困难,终于在今年1月顺利公演。
编剧和导演首先解决了场地问题,将故事的外景放在中原,确切地说,是古邺城西郊的平原上。这完全依据历史记载。
公元218年,阿瞒在《终令》里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他在临终前的《遗令》里说:“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编剧根据邺城、西门豹祠和铜雀台三点,大胆推断划定了一个跨河南、河北两省面积达5平方公里的“曹操墓园”的大致位置。
其实,阿瞒终令还有下文:“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这段文字被剧组有意或无意地省略了。毕竟,拍历史剧是可以取舍的嘛,加上那段文字,观众会认为剧组所挖之坟或恐非属阿瞒,而是曹魏的公卿大臣之墓。
1998年4月,安丰乡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上面详细记载了曹操墓的位置,“(鲁潜)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且不论鲁潜墓石碑的可参考价值,即便如此,这个范围还是很笼统,但在剧组看来,鲁潜墓石碑的发现,给了他们莫大的信心。以致2008年12月12日,上午10时,新编历史剧《挖“曹操坟”》于河南安阳安丰乡郊正式开机。

直面质疑,十分的淡定
野外作业一年,直到2009年12月27日,历史剧《挖“曹操坟”》全球首发。与以往影片不同的是,即便进入院线,该片的摄制工作仍在进行,并不断更新,不断有新角色加入。
当天,剧组对外宣布,曹操高陵被发现。本次发掘,挖出了250件出土文物,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剧组将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的8件圭形石牌视为至宝。在剧组看来,这些是证明曹操墓的最有力证据,但观众可不这么看。
关于曹操墓确定在安阳的消息发布后,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他们提出了诸多疑问:
第一,这个墓是被反复盗挖过的,所以留存的直接证据很少。而且现在发现的一个号称是魏王用过的一件兵器,到底是真是假?因为它已经被盗挖过了,不是原封的,真假难辨。
第二,曹操本人是非常多疑的,民间有72冢之说(注:尽管此论出于民间口头传说,但别忘了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些史料也有口耳相传的成分,且为后来的考古发现所证明)。1790年后的今天,能证明墓主的关键证据并不存在。
第三,研究地下考古也好,研究传世文献也好,特别是考证上的一些东西,一定要有实事求是、无证不发的严谨态度,要经过慎重的论证。
第四,作为一个严重被盗,留存直接证据很少,面目全非,且没有发现类似“金缕玉衣”等过硬证据的墓地,顶多可以用“很可能”、“基本上可以肯定”等字眼,千万别用“确认”等板上钉钉的字眼。
面对质疑,剧组的第一反映是淡定。他们觉得没有太多必要去批驳“非考古专家”的“外行话”,让新加入的配角(掘墓派砖家)去应付就可以了。

安全系数高,票房看好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10年2月上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