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重庆黑社会

标签:
杂谈 |
文 / 秦宝琦
近期重庆掀起了一股“打黑风暴”,警方摧毁了14个主要黑社会组织,抓捕黑恶成员1544人,其中黎强、陈明亮、龚刚模都是亿万富翁,黎强曾是重庆市人大代表,陈明亮曾是渝中区人大代表。这些黑恶势力是怎么形成的?或者我们可以将视野放得更远一些,在历史上,重庆有黑恶势力吗?
翻开历史的记载,我们惊讶地发现,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时期,重庆黑恶势力已经不容轻视。他们有严密的组织、神秘的仪式、严格的戒约,他们贩卖私盐、走私鸦片、占码头、抢劫勒索。
(一)啯噜(雍正末、乾隆初)
四川的啯噜,是以结拜弟兄方式结成的武装集团。早在雍正末、乾隆初,四川已有啯噜活动的记载。乾隆中叶以后,随着各省流民大量入川,使四川的啯噜再次活跃起来。乾隆后半期的啯噜,以外省游民及四川本省下层穷苦人民为主。乾隆四十六年以后,啯噜的活动进入高潮。
当时啯噜已经有了一定的组织形式,不似从前大多三五成群,忽聚忽散。其首领称为“棚头”,率众活动。啯噜发展组织,同其他秘密会党相同,也采取结拜弟兄的方式。结拜时,要求把发辫割下,烧化溶入酒中共饮盟誓。
乾隆后半期,四川的啯噜分为两支:一支主要活动于川东北老林地区,一支活动在川江上游沿岸的重庆、夔州一带。
川东北老林地区的啯噜,主要在老林地区从事抢劫活动。其成员中,有些人是自愿参加的,有些人被啯噜首领认为义子而加入啯噜,有些人则出于被迫。凡“强拉入伙”者,皆被首领“视同奴仆”。
啯噜的另一支在川江重庆至夔州一段及其沿岸地区活动,以数人或数十人为一伙。大多以年长者为首,故称其首领为“长年儿”或“老大”。啯噜组织内部的日常事务,如分给饭食、角钱、赃物等,皆由“长年儿”或“老大”负责。有的虽然由“强梁”者为首,并非年长者,但仍称为“长年儿”,或称为“棚头”。
啯噜内部分为“红线”与“黑线”。凡白日行窃者,称为“红线”;黑夜行窃者,则称为“黑线”。啯噜的团伙姓名、排行,皆经常变化,连籍贯也各不固定。且一人数名,皆非真实姓名,这主要为了对付官府之搜捕。被捕者于审讯时,皆另捏姓名,使官员难辨真伪。
这一支啯噜中,许多成员皆来自川江木帆船上之水手。他们加入啯噜,从事抢劫,大多为生活所迫。水手们的劳动十分艰苦,生活也极贫困。
从啯噜的组织和活动情况来看,它是由下层穷苦人民,主要是流入四川的外省游民及本省穷苦无靠之人和川江上失业水手、纤夫所组成。其特点是拥有武装,是一种以抢劫为生的武装团伙。
乾隆后半期,特别是乾隆四十六年以后,啯噜更为活跃。
(二)哥老会(道光、咸丰年间)
哥老会的起源
哥老会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目前学术界对哥老会起源的结论,大体上有两种说法,即:“郑成功创立说”和“啯噜演化说”。在此笔者简单说一下后者。
当川江上的穷苦水手、纤夫加入啯噜以后,由于受到当局的查拿,他们便沿川江顺流而下,来到湖北、湖南、贵州、江西等省。
由于与沿途各地秘密结社组织的接触,逐渐从移民的武装集团向秘密会党转化,而逐渐发展为哥老会,在四川又称为“袍哥”,在长江中下游则称为“红帮”。
哥老会的名称何时出现?尚未发现可靠的历史记载,现在只知道在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创办湘军以前,尚未看到有关哥老会的记载。
从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草拟的湘军营规中可知,在湘军创立后不久,就出现了哥老会的名称。
左宗棠在招募、训练楚军时也在《行军五禁》中规定:“严禁军营结拜哥老会。”
当然,哥老会作为一个秘密组织,在被发现之前,肯定已经存在,所以其形成的时间,当比咸丰八年更早。从哥老会内部秘籍《海底》的内容判断,大约在道光末年,哥老会已经初步形成。
哥老会的仪式(开山堂与开香堂)
哥老会为了显示其组织的权威性和神秘性,规定了许多复杂的仪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开山堂与开香堂。
开山堂。帮会内部人称:开山堂是根据《海底》而来,其意思是“占山落草”、“插旗造反”,仿效梁山泊聚义。
开山立堂是哥老会新组织——山堂成立的标志,也是哥老会内最隆重的仪式,其程序在不同时间、地点也有所差异。
“开香堂”就是为新加入者举行的入会仪式。要求加入哥老会者,必须经过“引、保、承、恩”四道手续,手续齐备,才可举行开香堂的仪式。“引”是引见,就是入帮的介绍人。“保”是保举,“承”是承担,由三牌当家担任,“恩”是恩准,由执事大爷决定。故引、保、承、恩又称“四大盟兄”。
哥老会的帮规、戒约与联络方式
根据记载,四川哥老会的对内规制有十条三要及十款十要:
十条
第一父母要尽孝,尊敬长上第二条,
第三莫以大欺小,兄宽弟忍第四条,
第五乡邻要和好,敬让谦恭第六条,
第七常把忠诚抱,行仁尚义第八条,
第九上下宜分晓,谨言慎行第十条,
三要
若逢弟媳和兄嫂,俯首潜心莫乱瞧。
一见妇女休调笑,犹如姊妹是同胞。
寡妇尼姑最紧要,宣淫好色要挨刀。
十款
一不许前后把衣扎,二不许帽子戴歪斜,
三不许跷脚把腿挂,四不许口内乱开花,
五不许当堂把架打,六不许估扯与胡拉,
七不许谈言无上下,八不许吵闹肆喧哗,
九不许裁瓜或逗坝,十不许灭股并卞娃。
十要
一要孝悌和忠信,二要久远讲交情,
三要礼义为根本,四要廉心且实行,
五要谦和与诚信,六要仁爱并和平,
七要处世多端正,八要品节允详明,
九要视财如土粪,十要作事秉良心。
哥老会对违犯帮规成员的处罚主要有五种:(1)打红棍,即打法棍;(2)黜名,将犯规者开除;(3)三刀六眼,即帮内人士所说的“三刀六个眼,自己找点点”,由红旗大管事在犯者的心、腹、小腹各刺一刀,必须刺透;(4)挖坑自跳,即活埋;(5)钉活门神,即用六颗钉子将违法者钉在门板上。
联络方式:哥老会为了进行各种活动,诸如闯江湖跑码头、走私贩毒、贩卖私盐、或者逃避官府的追捕,都需要得到各地哥老会堂口的帮助。可是,各地哥老会的弟兄彼此并不一定熟识,甚至从未谋面,这就需要通过隐语、暗号,也就是特殊的语言、动作互相识别,相互联络。
为此,哥老会成员间都必须将会内的隐语、切口、手势、茶阵等背得滚瓜烂熟,以便交流时能够运用自如,这样,即使身无分文也可走遍天下,到处有会内人员接应供食,临走时赠送到下一站的盘缠,帮助解决疑难,甚至卖命报仇。反之,如切口不熟,手势不符,就会被看作是“空子”,不但得不到帮助,反而会有杀身之祸。
对于哥老会成员来说,最重要的暗号是要记住本山堂的四柱——“山、堂、香、水”的名称,和四大盟兄——“恩、承、保、引”四位大哥的姓名,这样才可遍行天下,到处有哥老会兄弟的接待和照应。四柱名称和四大盟兄的姓名,必须绝对保密,不可对会外之人泄露,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兄弟和妻子儿女。
暗号:哥老会用动作或器物来进行交流,如扎袖管、戴帽子的姿势,放筷子、烟枪的位置,放茶壶的地方,拿茶杯的手势,接递烟茶的姿势派头等,皆用来表达一定的含义。
如哥老会成员在庙里看戏或在茶馆酒肆遭人欺侮,即可将手举起来,做一个暗号(将大拇指与食指靠拢,做成一个圈子,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个指头伸直,表示是在圈子里的意思。三个伸直的指头就是象征“桃园三结义”,要像刘备、关羽、张飞那样的讲义气)。如此,将做暗号的手在空中摇晃,在帮弟兄知道是帮内弟兄,就会一拥而上,帮助打架。
哥老会的对内、对外活动对内活动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9年11月(上)杂志):
惊们:包括各种迷信活动,如算命、占卦、堪舆、相面、跳端公、配像、招魂、收妖及女巫、用鹦哥啄字条、用符水治病、挑牙虫、圆梦、桃木辟邪等。
培们:即设摊卖补养药者。又分为“文四平”,即设摊卖丸散膏丹者;“武四平”,即摆弄刀、叉、棍、棒等各种兵器,借以卖跌打药者。
飘门:即江湖所称“飘叶子”,有的在纸上书写各种字谜,在茶馆酒肆用来向客人索要金钱。或以字画上落客人的姓名,向之索钱。
猜门:即各种赌博行当,如门宝、摆宝、诗谜、花宝、估标等,即设一谜局让众人猜,猜中者给以小利,猜不中则全注皆倾。
风门:就是利用年轻有姿色的女子先勾引一好色之男子,与之同居,然后再令男子充当富商,在误饮毒酒后,故意向另一富商寻衅斗殴而受伤致死,然后借尸诈财。
火门:即利用一些人贪财好色的心理,假称利用铅锡等物可炼金银,引诱富有的贪财者上钩,然后再利用女色进行诈骗。
晚清哥老会虽然也参加过一些反抗国内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但是,由于严重的小团体主义和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作为一个落后的秘密结社,在晚清巨大的社会变革中,逐渐蜕变为军阀官僚的工具或黑社会组织。
(摘自:《中国地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