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总统亲自推销,中国空军真的需要苏-34吗?

标签:
杂谈 |
文/灵
6月15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专访时,亲自推销俄国新型苏-34歼击轰炸机。俄国总统甚至表示,苏-34“的确是一架伟大的飞机”。
俄国对华做武器推销历来是换着花样,已经不是新鲜事。但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的是,此次是由俄国总统本人亲自出马做“促销活动”。而更为重要的是,苏-34的“身份和地位”与以往俄国推销的战机相比要显赫得多。2009年3月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库宾卡”空军基地时,曾亲自驾驶苏-34上天飞行了半个小时,加上俄国官方多次的高调宣传,足以体现出苏-34在俄国人心中确实有相当的地位。
苏-34的引进问题在中国广大军迷中引起广泛争论。中国国内的俄制武器推崇者们将苏-34明确形容为“中国空军必须有的”。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他们对国产FBC-1A“飞豹”重型战斗轰炸机的大力批判,甚至出现了“要苏-34不要飞豹”的论调。这种说法在中国俄制武器推崇者和国产战机支持者中引发激烈争论。那么,苏-34远程战斗轰炸机是否真有如此“神勇”,甚至是“中国空军必需品”呢?在此,笔者欲以自己所知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带厕所的重型轰炸机
苏-34是由俄罗斯著名的苏霍伊设计局在著名的苏-27重型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前线战斗轰炸机。它基本保留了其前身苏-27的设计和结构。最大区别在于座舱改为并列布置,而且机头改为下倾角更大的扁平菱形。这样做是为了安装一部具有地形跟踪/回避能力的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苏-34上装备有俄国乌拉尔光学机械工厂研制的新型光电探测—瞄准系统以及红外前视系统观瞄吊舱,同时还装有电子对抗系统,座舱内布置了俄国新一代航电系统,包括多具大型彩色液晶矩阵。
为满足长距离和长时间飞行作战,苏-34不但为两名飞行员配备有具备按摩设备的座椅以减轻疲劳,甚至在并不十分宽敞的座舱后部为飞行员设计了一个微型厨房和微型厕所。这种带厕所和厨房的布局以及登机方式,以往只出现在诸如战略轰炸机或运输机之类的大型飞机上,在世界同等吨位的重型战斗轰炸机中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苏-34优化了机体结构,增加了机内燃油和最大起飞重量,还在全新设计的尾椎内安装了一部后视雷达。作为一种典型的前线战斗轰炸机,苏-34采用了双轮起落架以确保在条件恶劣的前线机场起降。机身关键部位装有17毫米的钛合金装甲,用于防御小口径防空火炮的攻击。苏-34最大起飞重量45吨,最大载弹量8吨;实用升限1.5万米,最大飞行速度1.6马赫,最大航程4000公里。固定武器为一门GSH-301型30毫米炮,备弹180发。机上共有12个武器挂架,可使用大部分俄制空—空/空—面精确制导和非制导武器。
自家的儿子永远都是宝贝
FBC-1A“飞豹”重型战斗轰炸机国内代号为“歼轰”-7A。是现役国产主力对地/海远程攻击机种,它是在原“歼轰”-7技术上改进的新型全天候多用途歼击轰炸机,主要用来突击敌战役纵深目标、中型以上的水面舰船,同时具备一定的空战自卫能力。
与原型“歼轰”-7、新“飞豹”尽管在外形上变化不大,但在整体性能上则有巨大飞跃。首先,在外观上采用整体风挡取代了原来的“3片瓦”风挡,改善了飞行员视野,同时取消了原型备受诟病的翼刀。机上还大量采用了国产新型复合材料,减轻了重量,增加了载油量和载弹量。而且喷涂有国产新型雷达吸波涂料,提高了隐身性。
与外形相比,新“飞豹”最大的变化是航电系统。新“飞豹”装备有国产新型JL—10A型“神鹰”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神鹰”是中国第一种实用化的纯国产战斗机用先进多功能火控雷达,具有上视、下视、空对空模式边扫描边跟踪、多目标探测跟踪的空域搜索和目标跟踪能力。它最大搜索距离104公里,上视80公里,下视54公里;可探测15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目标。
在机载武器方面,新“飞豹”固定武器为一部23—3型23毫米双管航炮,备弹300发。该口径机炮主要用于自卫,对地攻击威力有限,共7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6.5吨。翼梢挂点主要用于携带近程空-空导弹用来自卫。它可以使用中国空军现役所有型号的空—空/空—面精确制导和非制导武器,而且可以使用和俄制苏-30战斗轰炸机配套引进的各种俄制精确制导和非制导武器。
必须承认,与新“飞豹”相比,俄制苏-34在部分作战能力方面确实存在一定优势。苏-34在航程、作战半径和载弹量方面都要大于新“飞豹”。苏-34的最大载弹量达8吨,超过了新“飞豹”的6.5吨,但这不是绝对的。现代化战争条件下,对战机对地/海攻击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其航电系统的总体性能和机载武器性能。而在这两方面,新“飞豹”显然并不落后于苏-34。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9年4月(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