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航母成军还有哪些困难?

(2009-01-06 11:50:21)
标签:

杂谈

 

造出一种武器或许花费的是1块钱,而使用这种武器,或许要花费10元,中国未来的航母也是如此。

文/潘 

中国军方和造船工业专家都表示中国具有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实际上世界各大国也并不怀疑中国拥有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可是一个大陆国家在走向重视海权的海洋大国的道路不会在一夜之间达到。在发展航母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这绝对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航母不仅仅是一艘船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即航母并不能单独成为一种有效的武器,如果想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的话,必须组成航母战斗群。按照目前美军的编制,这个战斗群应该包括:攻击型核潜艇、反潜驱逐舰、防空驱逐舰或巡洋舰、反潜护卫舰和防空护卫舰、补给舰队,或者由攻击型核潜艇、多功能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组成。另外,航母战斗群的最大作战力量来源于它的空中力量,包括:各类舰船搭载的反潜直升机和救援直升机、航母搭载的预警机、固定翼反潜机、电子作战飞机、战斗轰炸机、制空战斗机。
作为一个完善的航母战斗群,我们短板还很多,目前至少我们没有一定水平的、可以很快实战的预警机、固定翼反潜机、电子作战飞机、战斗轰炸机、制空战斗机,连几乎作为航母必备的舰载机我们也没有。
而且航母的配套工程也相当浩大,比如驻泊军港建设、维修维护基地建设、后勤保障工程建设、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兵力投送工程建设、海军航空兵建设、海军陆战队建设、远洋水兵及各作战兵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了解武器开支的人都知道,采购装备时还有一种“冰山现象”,例如一辆战舰的本身售价只占全程寿命耗费的一小部分,不过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列装成军之后,它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耗(如油料、弹药),维持保养和零配件更换等费用,往往要大于一期购买费的两三倍。
俄罗斯为何从航母国家最终告别了航母,还不是因为根本无力维持航母舰队的庞大开销,目前建造一艘航母大约需要20~40亿美元,另外还要耗资装备战机和各种武器系统,舰上五六千名官兵军饷开支、训练和保养费用十分可观,一年下来仅维护费用就在13亿美元左右。航母的寿命约30年,即使是和平年代,光一艘航母“一生”就将吞金400亿美元。
如果一切从零开始,建造一艘航母、组建一个航母战斗群、形成基本的作战能力,需要的时间将会以十年来计算。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如果想要航母随时具备战斗力,按照目前世界通用的标准,至少需要拥有两个航母战斗群。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恐怕会更加漫长。

中国必须面对航母成军后的最大难题 

1995年底,为提升俄海军远洋作战能力,北方舰队以“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为首的特混编队从摩尔曼斯克母港出发,远航地中海,执行为期百天的远航训练任务。这次远航差不多耗尽了北方舰队当年计划内的所有油料,严重影响了其他舰艇的正常训练。
一艘航空母舰上需要搭载的各种武器装备和设备太多了,自身消耗和能源消耗非常之大,而且它要长期在远离陆地的海上活动,决定了对后勤支援有更大的依赖性。航母主要有以下的核心战备补给:
油料补给——美国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携带的航空燃油为9000吨,一艘大型航母上搭载的飞机在80架左右,每架舰载机出动一次平均就要消耗燃油8~12吨!假设每架战机每天出动一次,则航空母舰每天需要消耗的航空燃油就达到了640~960吨!
按照这样的油耗,大型航母上航空燃油的储备只能维持8~12天。实际上这还是理论上的计算。因为按照美国和北约海军规定,航母的航空燃油储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低于50%,进入战区前不得低于90%。一艘携带9000吨航空燃油的航母,每隔4~6天就必须进行一次航空燃油补给。
弹药补给——弹药需求包括航空武器弹药、炸弹、导弹、火箭、推进剂、烟火器材等等。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弹药装载量能够达到3000吨,普通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的弹药装载量为2000吨,其中包括舰载机使用的航空弹药和航空母舰平台使用的防御武器弹药。如果按照一艘航母搭载80架舰载机、每架每天出动一次计算,航母上航空弹药的自持力为10~15天。遇到强度比较高的战斗时,必须一周就要补给一次弹药。
生活用品——航母上的军人对生活用品的需要包括:生活用品,各种口粮和食品、饮用水和淡水;被服和纺织品;室内设备和用具等等。舰上官兵消耗的生活用品中一半以上是食品。
如果没有燃油、淡水、弹药、生活用品、零配件等的补给,没有卫生勤务的提供,维修保障的实施和补给基地,很难想象,一支庞大的航母编队在远离本土的大洋上作战会是怎样的孤立无援。

航母上了,局势恶化了怎么办?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9年1月(上)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