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大的小地方”

(2008-11-28 15:44:22)
标签:

杂谈

“最大的小地方”

龙眼行走美利坚(九)
文、图/龙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我们从波士顿出发,朝着城外的小镇康科德的方向去。早春三月的新英格兰,虽然寒风依然清冽,路边尚有积雪,但瓦蓝的天空、强烈的阳光中,万物复苏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震惊世界的枪响

离开波士顿十几英里、在不到康科德的地方,我们先经过小镇莱克星顿。1775年4月19日,英国军队与马萨诸塞殖民地民兵在这里接火,“莱克星顿的枪声”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在各种历史教材中都会提及的这一幕,就发生在莱克星顿的一片草地上。
这是一块由两条公路的夹角构成的三角地带,叫作“莱克星顿公地”。在东边三角形的尖端,矗立着一尊民兵铜像。与之相对的草地西端,则是有着白色尖塔的教堂与古老民宅。我们在寒风中下车,围绕着草坪走一圈,看那些散布在草地各处的纪念碑、墓碑。在莱克星顿一役中阵亡的民兵墓地,就在这块草地上。
草地边上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这样一句话:“守住地盘,不要先开枪。不过如果他们想要一场战争的话,就让战争从这里开始吧!”这是当时在莱克星顿拦截英军的马萨诸塞民兵首领派克上尉所下的命令。
在那个薄雾弥漫的早晨,派克上尉组织了77名民兵,站在莱克星顿公地西端一线,试图吓阻前往莱克星顿和康科德去夺取军火库的英军。今人读到派克上尉的命令,或者看到公地上的民兵雕塑,多半会感受到民兵的英雄气概,但却常常忽略一个基本的事实:美洲殖民地民兵实际上是典型的散兵游勇。他们没有统一的军装或者武器,多数人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发生在莱克星顿的并非两军对垒,而是持枪的殖民地老百姓与英军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间的摩擦。事实上,派克上尉手下的76人,不少人都是他自己的亲戚朋友。
在这样一个没遮没掩的空旷地上互相射击,对谁也不是好玩的事。在当时的莱克星顿公地对峙的双方其实都试图避免首先开枪。到今天,历史学家没有搞清到底是谁、或者哪一方打响了第一枪。多数人相信:开第一枪的人,并不是对阵的双方,而可能是一个在外围的什么人。历史性的瞬间细究起来总是充满偶然,无论如何,突然一声枪响,英军随后立即投入战斗。
我在莱克星顿游客中心看到的一个模型再现了当时的场面。身着猩红军装英军队列整齐,人数10倍于民兵,在军官指挥下射击或者冲锋。民兵这边,一些人流血倒地,其他人则四散奔逃。事实上,民兵们没放几枪就被英军打散。最终的战果是,民兵方面死亡8人,受伤10人;英军仅受伤1人。莱克星顿的枪声,实际上并不是一场战斗,而是英军单方面的屠杀。公地西头的一栋民宅外墙上钉着一块牌子凸显了事件的性质:“这里曾是乔纳森·哈里顿的家。他在公地上受重伤,试图爬回家里,但最终在家门口台阶上死在妻子面前。”在美国独立后的头100多年里,美国人一直都是从英军残暴的角度描述莱克星顿事件的。揭竿而起以及英雄气概,只是最近100年里美国人阐述历史的角度。
从莱克星顿西行,很快就到达康科德。这是一个整洁有序又颇为繁荣的小镇。街道两边是一家家精致的餐厅、商店。除了本地人的消费以外,旅游业显然是小镇经济的重要部分。
击溃莱克星顿的民兵后,英军继续向康科德挺进。康科德以及附近几个市镇的民兵得到消息后逐渐聚拢过来,埋伏在康科德河北桥附近的树林里。英军在镇中心一番搜寻后,发现自己逐渐走入了民兵的包围圈。这时,偶然性再度发挥了作用。一个慌乱的英国士兵违反命令朝天打了一枪,其他英军士兵也纷纷开枪。这一次,占据有利地形的民兵马上还以颜色。最终,十几名英军官兵死伤,包括最前排8名军官中的4名。英军丢下尸体、伤员,仓皇撤回波士顿。从来没想过要开枪打死英军士兵的康科德民兵,就这样取得了独立战争第一次战斗的胜利。
我们站在北桥上,春天上游的融雪让河水漫出河床,流入附近的树林。一群学生聚集在桥头,接受美国版的“爱国主义教育”。桥的一头,在第一个英军士兵被击中倒下的位置,现在是一座为在北桥死伤的英军士兵而修建纪念碑。在桥的另外一头,则是民兵雕塑。一个英姿勃发的民兵,外衣还搭在身旁的耕犁上,右手提着一支步枪,正要迈步走向战场。民兵雕塑下面,是美国思想家、作家拉尔夫·爱默生《康科德颂》中的一节:
简陋的拱桥下河水流淌,
他们的旗帜在四月的微风中飘荡,
这里曾经站立着严阵以待的农夫,
将那震惊世界的枪声打响。

康科德的“美国学者”们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8年12月(上)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