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恐怖风暴中的沙特阿拉伯

(2008-10-07 15:50:56)
标签:

杂谈

恐怖风暴中的沙特阿拉伯

印象中,沙特阿拉伯原本是一片伊斯兰净土,和平而安宁。可是,抵达其首都利雅得,我大为惊诧,满城弥漫的却是对付恐怖袭击的紧张气氛。
文/高秋福(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汽车驶向下榻的旅馆,离门口还有四五十米,特设的哨卡就将车拦住,下令打开发动机盖和后备箱进行检查。检查完毕,车子倒是放行了,但却不准靠近旅馆,车中人必须在距离门厅二三十米的地方下车。进入门厅,旅客及所带行李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几天之后,我发现,所有饭店、银行、机场、政府机构和大型公共设施,门前都设有武装哨卡和昼夜待命的装甲警车,四周都竖立着密密匝匝的水泥隔离墩,不准任何车辆靠近。在街头漫步,只要靠近大型建筑,都会有人走上前来盘问或干预。
当地的朋友说,这种情况是2003年3月美国联合英国入侵伊拉克之后出现的。但其发酵期甚长,至少应追溯到此前十多年的海湾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直逼沙特。四天后,沙特国王法赫德要求美国派兵保卫其王国。两天后,第一批美军开进沙特,建立起两个军事基地。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美军的前沿司令部设在沙特,驻军达几万人。在这片伊斯兰圣土上,驻扎被当地人称为“异教徒的外国军队”,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不能不引起具有强烈宗教情绪的沙特人的不满。特别是美军驻扎时间一长,纪律逐渐松弛,不断发生违反伊斯兰教习俗的现象,招致沙特人的憎恨,武装袭扰美军的事件在首都利雅得、海滨城市胡拜尔等地先后发生。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在19名阿拉伯袭击者之中,14名是沙特人或沙特裔人。事件的总策划者本·拉丹,虽说早已被沙特剥夺国籍,但他毕竟曾是沙特人。许多沙特人将这些“不顾生死严惩美国佬”的袭击者视为民族英雄。2001年10月美国进攻阿富汗,2003年3月美国联合英国入侵伊拉克,进一步加剧沙特人的反美情绪。据美国报刊报道,先后有1500多名沙特人进入阿富汗,5000多名沙特人进入伊拉克,协助两国的穆斯林兄弟展开圣战,打击来自西方的“新十字军”。

“一小撮拉丹的疯狂支持者绑架了整个社会”

沙特一直是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最可靠的盟友。沙特政府“拱手将伊斯兰圣地交给异教徒占领”,使不少沙特人对其合法性提出质疑和挑战。他们在支援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同时,“开辟第三条战线”,把斗争的矛头也指向沙特政府。2002年11月,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垮台之后,拉丹统领的“基地”组织中的上千名沙特成员回到国内,同处在秘密状态的本地成员结合在一起。他们既有在阿富汗的实战经验,又有充足的资金和武器弹药供应,形成一股令沙特当局和美国情报机构“没有料到的不祥势力”。2003年2月,在美英入侵伊拉克前夕,拉丹先是公开致信伊拉克人民,继而公开向全世界的穆斯林发出呼吁,要求他们动员起来,在伊拉克和沙特同时进行“一场历史性战争”,挫败美国即将发动的“新十字军战争”,推翻投靠西方异教徒的沙特王朝。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入侵伊拉克。5月12日,拉丹后来所说的“沙特圣战的第一战役”打响。那天夜间,一批武装分子在利雅得西方人住宅区同时制造三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34人死亡,其中7人是美国人,还有200余人受伤。恐怖袭击事件从首都很快蔓延到全国各地。袭击的目标,一是西方人及其住宅、机构、公司,二是沙特政府的安全机构和石油设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每周都有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到2004年底,沙特发生较大恐怖袭击事件40多起。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美国驻吉达的领事馆遭到攻击,造成7人死亡。沙特内政部几名高级官员遭杀害,内政部那座倒金字塔式的办公大楼遭袭击。东部城市胡拜尔的外国石油公司和居民区遭袭击,16人死亡,50多名外国人被劫为人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从2005年起,沙特政府对恐怖分子发起全面反击和围剿。沙特政府设立反恐中心,由内政大臣纳伊夫亲王统一指挥反恐部队,先后出动上万人在全国进行拉网式搜捕行动。据内政部宣布,到2006年中,安全部队挫败恐怖袭击事件70多起,击毙恐怖分子近200人。抓获恐怖分子的人数,内政部没有公布,据说有3000人之多。这样,就把嚣张一时的恐怖分子的气焰打压下去了。
但是,沙特政府不敢懈怠,主动进攻取得一定成效后又转向积极防范。首先,各政府部门、高大建筑和一些公共设施一律派兵把守,修建高大的围墙和严密的路障。其次,加强所有与石油有关的设施的保护。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和输出国,沙特有80多个大油田和长达1.1万公里的输油管道。这些是恐怖分子发动的“经济圣战”的主要袭击目标。过去,石油设施由一支1.5万人组成的特种部队负责保卫。2007年8月,沙特决定将这支部队增扩到3.5万人,以确保石油生产、运输、炼制和出口的安全。再次,加强资金监管,切断恐怖分子的经济来源。沙特政府做出新的规定,全面监督大笔银行资金流动,严格审查个人大笔国际汇款,取消全国清真寺设立的慈善捐款活动,严防各种资金流入恐怖分子手中。同时,加强同伊拉克和也门相邻的边界管理,防止恐怖分子和非法武器弹药流入。在同伊拉克长达900公里的边界上,沙特决定修建一道隔离墙。

沙特政府的“恩威并施”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8年10月(上)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