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傅聪

(2008-08-26 14:40:56)
标签:

杂谈

聆听傅聪 

文/马 

听傅聪的钢琴演奏会,也是为着傅雷——这场钢琴演奏会正是为了纪念傅雷夫妇而举办的。
星海音乐厅。没有报幕,没有开场白,一袭黑色西装、一身贵族风范的傅聪在众人的热盼中出场。
在中国人眼里,傅聪已不仅仅是一代音乐名家,更是中国一个时代的象征和化身。他传奇般的人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艰难历程。他更是中国人“望子成龙”传统的成功典范。凡是看过《傅雷家书》的观众,自会晓得,傅聪的成功,除了自身的聪颖天资、良好的学养、对音乐的领悟、殝于天人的化境,还跟父亲的谆谆教诲、人格塑造是密不可分的。
傅聪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过,虽然《傅雷家书》他很少看了,因为每次看都难以自抑,老泪纵横,《傅雷家书》里的话都已深深铭刻在他的心里。
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才更能显出艺术家的功力。德彪西、海顿、肖邦、舒伯特……这晚傅聪挑选了与这些伟大的作曲家神交。每一位伟大作曲家的音符都经过了时间长河的淘洗,在傅聪的手里更化成了一只只艺术精灵,悄然钻入人们的情感深处。他的弹奏绝没有纯技巧的匠气,也没有激情四溢的华彩,他已突破了父亲所谓的“魔障”:“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见《傅雷家书》)已成大家的他仍有自知之明:“你们钢琴系任何一名学生,哪怕是低年级新生,手上工夫都比我强得太多。”那么他的底气在哪里?他名震四方的本钱在何方?傅聪历经千锤百炼,“弹的尽管SIMPLE(简单),MUSIC(音乐感)却是非常丰富的。”(傅雷语,见《傅雷家书》)傅聪弹奏时恰如行云流水、肆意纵横。在他的音乐王国里,他就像汉晋六朝唐宋的风流名士,高蹈,洒脱,遗世独立,与他的音乐融为一体,哪管俗世间浊浪滔天。
傅聪诠释的肖邦、莫扎特、德彪西,自有一种让人难以捉摸的古典美,更有一种中国的唐诗宋词的婉约之美。应了那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当年华沙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来自欧洲的评委们就被傅聪演奏中透出的唐诗宋词意境迷倒,这之后,傅聪更逐渐成为世界上演绎肖邦作品的权威。傅聪有过流亡之痛,有过痛失双亲的悲戚岁月,弹奏肖邦,自是感同身受,“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傅雷语,见《傅雷家书》)要达至艺术的最高境界,“既需越高的自尊,又需极大的屈辱。”
傅聪当年风华正茂之时,曾作过预言:较之于日本同行,中国人更擅长于弹奏西洋音乐,因为中国人懂得化的境界。“因为化了所以能忘我,忘我所以能合一,和音乐合一,和听众合一,音乐、音乐家、听众都合一。”(傅聪语,见《傅雷家书》)傅聪晚年也曾将西乐与汉诗作过一番比较,称莫扎特后期作品近于庄子,从贝多芬处可听出杜甫,说舒伯特像陶潜,更以为要听懂肖邦只须读懂李后主。这些,都得益于傅雷的教诲。
“一切都远了,同时一切都近了。”(傅聪语,见《傅雷家书》)听傅聪,你会惊觉这些古往今来的中西名流在他身上灵魂附体,是他们的幽灵躲在琴盒子里悄悄成全他。还有傅雷,这个世间极为难得的严厉而又慈祥的父亲,仿佛也在他恬静优美的音乐声中复活,极力赞美了他一番:“孩子……你的演奏像流水,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见《傅雷家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