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夺取油田,印度与中国在非洲交锋

(2008-01-02 10:51:18)
标签:

杂谈

 


文/莫重畏

    上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非洲对印度来说仍是“外交上未开垦的处女地”。现在的景象则完全不同了。仅2007年第一季度,印非的贸易额就增长了40%,数百家印度公司蜂拥去非洲开展业务。
    印度基本上是一个贫油国,天然气储量也非常少。因国内石油资源有限,印度所需石油75%依靠进口。在此背景下,非洲走进了印度的视野。
    2004年印度发起援非倡议,融资5亿美元资助印度公司在非洲开展援助。这一举措改善了印度在非洲的形象。《印度斯坦时报》认为,尽管与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相比,印度的差距还如东非大裂谷那么巨大,但印度仍然考虑使自己成为非洲除中国外的另一个选择,做好今后与中国在非洲进行竞争的准备。
印度出手远没有中国阔绰

    非洲大陆的石油储量约占全球储量的10%,其中安哥拉、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尼日利亚和苏丹这6个国家又占了非洲石油储量的95%。另外,非洲还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7%。2005年以来,印度在拉美、亚洲、欧洲等地区大力勘探石油的同时,也加快了进军非洲石油开发领域的步伐。
    在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印度国有的石油天然气公司近年同尼日利亚有关方面签订了协议,从而获得该国两个深水油区25年的开发权。这两个深水油区的日产量预计在65万桶左右。作为回报,印度公司将投资60亿美元,用于尼日利亚的电力、铁路、炼油、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印度原先就与尼日利亚达成每天进口原油4万桶的长期合同。
    在中部非洲国家加蓬,印度马尔维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印度石油有限公司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于2005年11月同加蓬政府签署了石油开发合同,获准勘探和开发夏克蒂油田。这个油田位于加蓬中部的沼泽地区,占地3761平方公里。
    在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苏丹,印度在石油勘探和开发领域的投资超过15亿美元。据美国能源情报局的报告,截至目前,苏丹石油的开采量仅为10亿桶左右。因此,印度将苏丹的石油开采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
    北非的利比亚,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已探明石油储量为450亿至500亿桶,天然气储量为1.29万亿立方米。印度在该国获得了油田的开采权,并通过排他性收购将法国莫雷尔-普罗姆石油公司的非洲资产收入囊中。此外,印度还在安哥拉等非洲国家拥有石油勘探和开发项目。
    2007年年末,第一届印非石油会议在印度的新德里开幕。10个非洲国家的石油部长以及另外16个非洲国家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印度在过去也曾举办过以非洲为目标的商务会议,但举办能源合作会议还是头一回。
虽然非洲的石油储量不及海湾地区,可是在非洲几内亚湾发现的石油在质量上更胜一筹。这表现在油体粘稠且含硫量低,因此提炼过程比中东原油更简便、成本更低。而且,大部分非洲油田都在近海油田,这一来减少了运输成本,二来降低了受动乱影响的威胁。
    印度直到现在终于发现了非洲的价值,而此时,中国已经慢慢地确立了在非洲大陆的强大影响力。2006年的中非论坛加强了中国与这片古老大陆的联系,目前中国每年从非洲进口石油3700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30%,而印度每年从非洲进口1800万吨。现在印度若要收复非洲这块失地、获得更多的资源,就必须面对来自中国的强有力竞争。
    在新德里举行的石油会议上,印度表示将会向非洲提供低息贷款、发展援助基金、武器军火和政治支持等来发展同非洲的伙伴关系。
中国在非洲涉足的基建工程很多,包括公路、铁路、港
口、医院、体育馆和
    石化工厂等,而且也向多个非洲国家提供了数目巨大的低息贷款。在2007年6月举行的非洲开发银行上海会议上,中国承诺在3年内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的援助基金用于基建和发展贸易,而且到2009年还将把援助基金的数目增加一倍。中国已经注销了非洲15亿美元的欠债,在会议上又表示将注销另一笔同样数目的欠债。
    相比之下,印度的援助金额显得有点杯水车薪。而出手阔绰的援款是左右能源项目归属的最大因素。印度曾经表示向安哥拉提供2亿美元的援款,以购买壳牌公司在当地某油田50%的股权,但中国在最后时刻承诺向安政府提供23亿美元的援助基金,成功夺得了该油田的一半股权。

技高一筹,派军舰护卫石油动脉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8年1月号(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