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主权资金”令欧美不安

(2007-10-30 11:05:41)
 

文/高 毅

    主权资金又称“主权财富基金”,简单地说,就是有国家背景或得到政府支持的资金。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近日投入30亿美元参股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标志着中国主权资金在全球资本市场的隆重登场,走出国门的人民币在这一舞台上呈现新的面孔。

资金动机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中国的政策银行,与其携手参股巴克莱银行的是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公司,这一“双重主权资金”虽让巴克莱在并购荷兰银行的争夺中赢得先机,但同时也引起欧美国家的警觉与不安。
    德国总理默克尔就表示,主权资金往往受到“政治和其他动机”的驱使。她说,主权资金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冲突局面,我们必须认真应对”。
德国政府准备设立机构,审查外国主权资金的并购案,但默克尔还是希望欧盟能在这一问题上联手行动,增加外国主权资金的透明度。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副行长吉弗警告:“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从债权人开始向资产所有人转变,可能导致政治紧张和保护主义”。
    此外,美国财政官员也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制定管理主权资金的指导原则,否则会导致金融保护主义。

西方警觉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成功参股巴克莱银行,并准备在巴克莱成功并购荷兰银行后跟进投入80亿美元,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巴克莱银行的持股比例将达5%以上。
    交易如此顺利与英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紧密相关。英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度领先全球,面对所谓金融保护主义的威胁,英国财政大臣达林还是表示要“张开双臂”迎接这些资金。
    无独有偶,还在筹备中的中国外汇投资公司5月以30亿美元购买美国私人私募股本集团黑石10%的股权。
    但是,当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两年前大气地以185亿美元现金购买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时,却遭到美国的否决。
    美方称,中海油有政府背景,公司运营不够透明。一年后,美国国会又否决了阿联酋收购美国6个港口的管理权的申请。
    美国显然表达了对主权资金的担忧,但更担忧的是中国、阿联酋等国政府资金对石油和港口资源的染指。
    不难理解,英美等国或许会在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上容许外国主权资金的介入,但在石油等战略资源的融资并购上则会相当谨慎。

缓解压力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7年11月号(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