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造成33人死亡。案发之后,凶手赵承熙马上浮出水面,各大媒体也逐步把这起惨案的根源挖掘出来——赵承熙从韩国移民到美国之后,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孤僻、狭隘、自大、自卑、不爱交际,让这个孩子把身边的无辜师生当成了报复对象。
一时间,心理问题成为在美国打拼的亚裔家庭关注的焦点。由于案发当初,凶手一度被误传为中国人,让在美华裔也牵扯到此案中,受到了世界的关注。虽然事实很快被澄清,但在美华裔在虚惊一场之后,也与韩国人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思考:我们在美国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我们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吗?
美国华人日子不好过
文/青
帝 宋志颖
在美华裔的真实生活
初到海外,中国人都要经历一个心理落差:在国内我们可能锦衣玉食,可能是亲友的宠儿、事业的骄子。然而一旦跨出国门,语言不通,举目无亲,这些扑面而来的困难比所谓的“文化震惊”更直接地冲击着海外华人。
……
留美学生学位论文不好通过
美国博士研究生的退学率高达50%,想拿到博士学位比国内要艰难得多。在美国,为了保护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形象,教授们都坚持“宽进严出”的原则,论文不及格的学生坚决不让毕业。这样的严格把关,使美国的博士学位一直保持很高的含金量,在国际上能获得极高的尊重。
……
工作签证不好拿
最近几年外国人在美国找工作比以前容易一些了,但工作签证始终是个难题。申请工作签证的外国人必须要本科以上的学历,但手续并不麻烦,不少公司都有律师代办,花几千美元就可以办妥。麻烦的是有个名额“封顶”的问题,美国的工作签证每年只发放6.5万份,另有2万个额外名额给拥有硕士学历的外国人。以今年为例,美国移民局于4月2日开始接收工作签证申请,第三天就宣布收到13万份申请,所以只能通过抽签形式给50%的申请者发工作签证。挤不进去的人除了回国以外,唯一的出路就是从事教职,因为学校这些非盈利机构申请工作签证不受名额限制。
……
孩子和婚姻成为隐痛
……
男性中国留学生一样有这样的问题,中国女生稀少,外国女生又觉得中国男人呆板无趣,因为中国学生不像美国当地人,读不下去了可以回家休息,中国留学生读不下去就只能回国,因此读书都很勤奋,每天埋头在实验室、办公室里。加上不如美国学生那样会玩、会锻炼身体,因此总给人以书虫的印象。所以不少人都在寻寻觅觅中感到非常的苦恼。
心理问题长期遭到忽视
……
这就是华裔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缩影,这些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的人群,都这样漠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更何况那些还在为生计奔波的人呢?
生活观和语言障碍
困扰华裔心理健康
其实,在美华裔与国内人民一样,习惯性地把心理问题跟精神科问题混为一团,将看心理医生与“耻辱”挂钩,认为心理问题是个面子问题而不是健康问题。
中国人非常注重传统的家庭隐私观,面子为大,家丑不外扬,自己的烦恼自己扛着,讲困难就是示弱。所以,大多数到我这里咨询求助的华裔都已经到了心理问题非常严重、不得不求助的阶段。因个人问题而来的,多是因人际关系障碍已经丢掉了工作;因婚姻问题而来的,多是几十年的夫妻矛盾升级到家庭暴力,已经有警察和法律介入;当父母向我抱怨亲子关系和青少年问题时,他们的孩子已到了拒绝与家长合作去看心理医生的阶段。
相比之下,美国人看心理医生则都是因为很“平常”的事故,比如最近心情很郁闷,或夫妻第一次吵架。孩子跟家长一起来看心理医生就像去看他们的小儿科医生一样,不会受到任何歧视,还可以跟学校正式请假。
此外,语言障碍也让华裔有苦难诉。英语说得不好的妈妈要教育在美国出生的只说英语的儿子,可以想见儿子不愿跟妈妈沟通的理由;有了问题想找心理医生倾诉,但大多数的心理医生是说英语的“外国人”,又怎么可以交流清楚?
……
欲知详情,请留意《看世界》2007年7月号(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