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2021-06-21 17:01:19)
标签:

颐和园

前山

排云殿

分类: 游记

颐和园遛弯4—前山2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一碧万顷的昆明湖,绿树成荫的万寿山,还有金碧辉煌的佛香阁。自从佛香阁景区要单买票以后我就很少进去了。不过,几年前老年证可以免费参观了,我会时不时的进去看看。

排云殿和佛香阁景区是颐和园内建筑布局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中轴建筑群体。从临水的云辉玉宇牌坊至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层层升高,排列有序,金碧辉煌。这组建筑的前身是清漪园时期乾隆为给母亲祝寿修建的大型佛寺大报恩延寿寺1860年全被英法联军烧毁,现在的建筑都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

在这一片建筑中,云辉玉宇牌楼,紧邻昆明湖,是万寿山前山中央建筑群主轴线的起点。建筑为四柱七楼,顶覆黄色琉璃瓦,绘金龙和玺彩画,等级极其高贵。云辉玉宇牌楼表示这里的宫殿是彩云与华丽建筑相辉映的世界。牌楼的南面匾额上写着星拱瑶枢,它告诉人们,这里就是众星拱卫的神仙之地

牌楼正对着排云门,门两旁立有两只造型生动、铸造精美的铜狮,两侧各摆放了六块不同形态的太湖石,喻意为十二生肖。从不同角度去看,还真有几分像那些动物们。

进入排云门,正对着一个水池,上面有一座白色拱桥,过桥就是排云殿了。

排云殿地处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是慈禧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它建在一座高台上,重檐歇山,前后由21间房屋组成。殿内有宝座、围屏、鼎炉、宫扇等,平台下对称排列着供防火盛水用的四口大铜缸,俗称门海 排云殿四周有游廊和配殿, 巨大的白皮松很是年代久远如华盖般遮天蔽日。

殿角重重叠叠,琉璃五彩缤纷。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排云二字出自晋朝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这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

从排云殿东西两侧进入第三进院落,第三进院两侧没有房屋,两侧都有自排云殿游廊相连接的顺山廊直通德辉殿游廊。

排云殿后门正对登上德辉殿的台阶。往正北是28阶往东西两边转为倒八字31阶再转为正八字31阶,到达德辉殿门前平台共90层。往上是正八字,31层台阶直至德辉殿前平台。走上去,如登天际,十分宏伟壮观。

德辉殿,原为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多宝殿,大殿面阔五间,单檐正脊歇山顶,前出廊,两翼有爬山廊与排云殿相连,是帝后到佛香阁礼佛时更衣休息的场所。现殿内陈设"排云殿景区修缮展"。隔栅上,墙壁上,有为慈禧庆寿时大臣们敬献的诗词。

德辉殿院内东西各有3间硬山顶房,均坐北朝南。两侧精美的爬山廊将排云殿与紫霄殿、芳辉殿联为一体。

德辉殿后面匾额,春和元气下面为一平台,往北上14阶台阶到倒八字平台。往两侧各上两个50阶,共114层台阶,即可到达佛香阁前山门。

  佛香阁是颐和园标志性建筑,它三面有回廊。佛香阁自台面至宝顶总高36.44,在我国北方现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它仅次于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和河北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而居于第三位。又由于佛香阁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全木制楼图,有八个面,所以在过去北京地区没有高大建筑时,您无论从颐和园周边哪个地区都可以看到佛香阁,并且都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佛香阁两侧的建筑也是不能忽略的。

佛香阁东边的建筑称转轮藏。不知什么原因,已经很多年都不开放了。转轮藏是仿照杭州西湖法云寺藏经阁建的。由一座正殿和与正殿连接的两座配亭组成。配亭中有木塔,塔身周围曾贮藏佛经和佛像,中间有轴,底下设有籍贯,用手推动可以旋转,所以建筑名叫转轮藏。每当帝后们来次祈祷念经时,就有人钻入底下,用力推动机关,塔上所藏佛经也就开始转动起来,而帝后们仅用手轻轻扶一下,就算把放在木塔上的经书全部念了一遍。这种用转轮架藏放佛经的办法是我国梁代时候发明的。

在转轮藏园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这座碑是仿唐代河南的“大唐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碑”的样式建造的。上面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万寿山昆明湖记”,记述了堆积万寿山和开挖昆明湖的缘由。

 很多年以前,那里是可以随便上去的,记得我们还曾经坐在石碑下照过一张相片,可惜现在找不到了。

 佛香阁的西侧就是俗称铜殿或铜亭宝云阁,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 它的梁、柱、枋、橡(chuon)斗拱,亭瓦及九龙匾额皆为铜铸。虽然通体是铜铸,但是它的样式,比例,尺度与木结构的殿完全一样,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品。宝云阁的制作工艺达到了如此的精细程度,是因为它是使用多种铸造方法铸造而成的,其中精细部位是使用“拔蜡法”铸造而成的。拔蜡法是我国两千多年前就使用的一种铸造工艺,可谓是历史悠久。但是要铸造像宝云阁这样体量庞大的建筑,也并非易的事。在铜亭南坎墙内侧就刻有着创造出这一奇迹的40位工匠的姓名,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在皇家园林建筑中唯一留下工匠姓名的记载。

 中国有四大铜殿:武当山铜殿、昆明鸣凤山铜殿、五台山显通寺铜殿和颐和园铜殿。荣幸的是这四个铜殿我都一一看过,他们无一不显示了中国铸造工艺的精湛。

  排云殿景区应该是颐和园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排云殿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铜殿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远处拉近照的
颐和园遛弯4—前山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